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352
正畸治疗过程中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对牙龈炎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对牙龈炎的影响,为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正畸治疗后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提升个人保健意识,两组术后第3、6个月复查,采用牙龈指数(GI)评估牙龈状况,观察牙龈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正畸治疗后第3、6个月GI评分分别为(1.33±0.51)分和(0.17±0.02)分,分低于对照组的(2.78±0.69)分和(1.27±0.46)分;牙龈炎发生率分别为8.9%和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和4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提升其个人口腔保健意识,有利于降低牙龈炎发生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口腔保健; 牙龈炎; 影响作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157-02

    正畸治疗是矫正牙齿畸形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牙颌畸形发病率高达67.82%,而且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尤以牙龈炎最为常见[1]。青少年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病率超过50%,不仅会影响牙颌矫正效果,延长治疗时间,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需重视牙龈炎的防治问题[2]。个人口腔保健是最经济简单的一种保健措施,对于预防和缓解牙龈炎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正畸治疗过程中开展个人口腔保健对牙龈炎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牙齿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90例,入选病例接受正畸治疗前口腔卫生状况良好,不存在牙周疾病,无正畸治疗史,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实验期间无中途脱落病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3~27岁,平均(16.53±3.27)岁;小学6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本科及以上12例。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12~25岁,平均(15.46±3.70)岁;小学7例,初中13例,高中14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恒牙列直丝弓矫治,治疗后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后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正畸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发放口腔保健资料,指导患者根据自身需求阅读,叮嘱其在治疗后第3个月回院复查,接受口腔卫生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提出指导建议。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治疗后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提升个人保健意识,具体措施:(1)加强健康宣教。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是提升患者个人口腔保健意识的关键,教育指导工作需严格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增强患者自觉性作为首要目标,有序地开展各项健康宣教工作。治疗后开展专题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加,在讲座上普及口腔保健相关健康知识,同时介绍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可通过播放宣传片的方式增强个人口腔保健意识,降低牙龈炎发生率。(2)推行健康教育互动。个人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取决于患者个人的自觉性,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自觉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来,与其他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形成良好互动。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鲜活生动的活动项目帮助患者培养健康意识与口腔保健意识,使其掌握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鼓励患者主动尝试适合自己的口腔保健方法,真正提高口腔保健效果。(3)强化刷牙指导。刷牙是保证口腔卫生清洁的关键,医护人员需向患者介绍Bass刷牙法以提高刷牙质量,Bass刷牙法又称水平颤动法,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刷牙方法。刷牙前需选择软毛牙刷,刷牙时牙刷需与牙轴呈45°角,上颌牙需向上,下颌牙需向下,按照牙龈、交界区的顺序清洁龈沟与龈缘处,每一处需颤动10次,移动距离约1 mm,指导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耐心讲解牙刷握法、刷牙方法,使患者正确掌握刷牙要领。为了保证每个牙齿表面与龈线都有充足的清洁时间,每次刷牙时间不得少于3 min,而且早晚各刷一次。考虑到牙膏会影响牙龈炎的发生,术后应当尽量选择兼具口腔清洁与药物成分的牙膏,利用牙膏中的药物成分能够促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术后第3、6个月回院复查检查口腔卫生状况,按照文献[3]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分级标准评估牙龈状况,结合视诊和探诊的方式观察牙龈颜色与质是否发生改變,检查时可选择全口牙齿或部分牙齿。GI记分标准:0分—健康,1分—牙龈有轻度水肿并伴随颜色改变,为轻度炎症;2分—牙龈颜色发红且水肿明显,探诊有出血迹象,为中度炎症;3分—牙龈有明显的红肿或溃疡,可自动出血,为重度炎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对于不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第3、6个月GI评分比较

    观察组正畸治疗后第3、6个月G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刘荣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