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69627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6期
     吴庆莲等[6]的研究认为,腺样体肥大是炎症的发生机制,主要原因有三点:(1)腺样体增大后会对咽鼓管口造成堵塞;(2)腺样体的慢性感染作为一个病灶,会对咽鼓管口造成逆行感染;(3)从腺样体中释放的炎性介质会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病情发展。对此,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和预后效果。

    3.2 临床治疗分析

    密切观察和随诊,是临床处理的关键流程,因为该疾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且自愈时间受到病因和积液时间的影响。卢宣桦[7]的研究报道显示,在给予患儿采取有创治疗前,应该对症状观察一段时间,由急性中耳炎造成的分泌性中耳炎,75%~90%的患者能够在3个月时间内自愈。在临床治疗上,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类型,但由于药物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较多,一般不推荐使用。而手术方案较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