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773922
低浓度平阳霉素局部灌注预防体表淋巴管瘤术后淋巴管漏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期
     【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平阳霉素局部灌注来观察其对术后淋巴管漏的防治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高浓度灌注组和低浓度灌注组,各组均先行手术切除肿瘤。低浓度灌注组46例,高浓度灌注组40例,对照组24例,分别将平阳霉素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5、1 mg/ml,单次剂量不超过8 mg,保留10~15 min后开放引流,任灌洗液流出,予加压包扎。每天灌注1次,隔天进行,连续灌注2次。对照组仅予以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灌注组和高浓度灌注组淋巴管漏发生率均大幅度降低(P<0.05),而低浓度灌注组与高浓度灌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阳霉素灌注组发生淋巴管漏的例数远远低于未灌注组,且发生淋巴管漏后予以再次灌注1~2次后均治愈。而对照组19例淋巴管漏患儿,除4例经2周左右持续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后自愈,15例经2周以上持续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后仍未愈,最后均予以平阳霉素灌注后治愈。低浓度灌注组与高浓度灌注组相比较,其局部硬结形成例数较少(P<0.05)。结论:使用低浓度平阳霉素行局部创面灌注,不仅可减少淋巴管瘤术后淋巴管漏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药物灌注的副作用,可作为淋巴管瘤术后常规灌注使用,以减少淋巴管漏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 低浓度; 平阳霉素; 淋巴管瘤; 淋巴管漏

    中图分类号 R5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01-02

    淋巴管瘤是一种来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多由于淋巴管畸形或发育障碍所致。按Weguey分类法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弥漫性淋巴管瘤4种类型。其中囊性淋巴管瘤最多见,好发于头颈部、四肢、胸腹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