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充血性心力衰竭
编号:13655881
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
     【摘要】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对治疗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2月-2013年

    11月笔者所在医院123例被诊断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选择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主要服用药物胺碘酮,治疗组则在服用胺碘酮的同时再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为时12个月,最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内径缩小优秀率为72.92%,良好率为8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3%、47.9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秀率为45.83%,优良率为8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56.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2.9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血脂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可明显缩短左心房的内径,减少房颤的复发,甚至是降低持续性房颤的几率,实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胺碘酮; 联用; 血脂阵发性房颤;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061-02

    阵发性房颤是指患者发病在72 h内可以恢复的一种房颤。它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2]。如果不及时根治,经常会演变成持续性房颤或者是永久性房颤,与此同时,还经常会引发左心房的逐渐扩大。房颤虽然不会马上导致生命危险,但是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一些流动力学障碍,特别是对于那些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还可以使其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甚至是心力衰竭加重[3]。目前为止,胺碘酮仍是其主要用的治疗药物。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阵发性房颤有预防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使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来治疗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传统的仅使用胺碘酮作为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2月-2013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123例被诊断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选择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47例;年龄28~76岁,平均(44.0±3.3)岁。通过阵发性房颤的标准评价,轻型患者44例;重型患者26例;爆发型患者26例[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0~76岁,平均(38.0±2.1)岁。轻型患者21例,重型患者14例,暴发型患者1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8~74岁,平均(38.3±1.9)岁。轻型患者23例,重型患者12例,暴发型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 http://www.100md.com
    两组患者均服用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服用胺碘酮,第1周每次服用200 mg,3次/d;第2周减少次数,即每次200 mg,2次/d;第3周后则是每次200 mg,只需1次/d。观察组每天像对照组一样服用胺碘酮并且还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1次,10 mg/次。用药后第1个月每周去患者家中观察,询问并记录是否有不适症状,检查患者的左心房的内径。从第2个月后,每月去1次。其中左心房内径缩小2 mm以上的为“优”;缩小1 mm以上的为“良”;缩小1 mm之内的为“差”。

    1.3 疗效评价

    通过以下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优”为接受治疗后,患者每个月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次数比未治疗前减少75%以上,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炎症反应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良”为接受治疗后,患者每个月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次数比未治疗前减少50%~75%,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炎症反应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可”为接受治疗后,患者每个月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次数比未治疗前减少50%以内,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炎症反应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差”接受治疗后,患者每个月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次数比未治疗前减少50%以内,血脂正常性阵发性房颤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炎症没有得到抑制[4]。左心房内径正常值为男22~32 mm,女19~33 mm。若经过治疗后,左心房内经比治疗前缩小,缩小程度达到40%以上,为“优”;所小幅度在20%~40%间,为“良”;若小于20%,则为“差”[5]。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

    观察组左心房内径缩小优秀率为72.92%,良好率为8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3%、47.9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优秀率为45.83%,优良率为8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56.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2.9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百拇医药(周焰)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