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0
编号:1367184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余继言
第1页

    参见附件。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因为视网膜上皮细胞功能失代偿,逐渐吞噬感光细胞,减弱外节膜盘代谢,致使视网膜前堆积,而形成玻璃膜疣。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萎缩型、渗出型,对于已发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还比较欠缺,一般只是嘱患者服用锌与维生素E,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其病症的发展,找出一种通过抑制和消除脉络膜新生血管,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当前可行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等[6]。对于白内障合并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暂时还没有出现较统一的治疗方法,由于此类患者在行超声乳化术后,可能会使其老年性黄斑变性更加严重。

    有高度近视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就会出现眼球壁薄、脉络膜萎缩、Fuchs斑、视网膜裂孔、漆裂纹样病变、黄斑区变性及出血等[7]。漆裂纹样病变与Fuchs斑是高度近视病变的主要特征,会对术后视力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视力差、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并且此类病变是无可避免的。因此,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在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还是会因为这些无可避免的病变,造成低视力。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早期性筛查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排除患者潜在的眼部疾病,如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等,对患者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提升术后效果。由于在白内障早期,可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对其晶状体、视力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