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1
编号:13711179
舒适护理在门诊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31
     【摘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门诊急诊输液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应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诊输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一般输液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24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其输液效果,并分析前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输液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该类患者病状得到大大改善,明显缓和医患矛盾,拉近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诊输液; 护理干预;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94-02

    众所周知,输液是门诊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途径,也是主要途径,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首要反应器。然而在临床中大多数的护理工作人员常常只是为了疾病治疗措施的落实,从而忽视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少有更新医疗服务理念。为促进医患和谐,缓和医患矛盾,不断提高本院护理水平和质量,采取护理干预。本院门诊输液室对包括输液室环境、输液流程、输液操作等科学合理改进,对病患实施舒适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诊输液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年龄20~50岁,平均(30.62±7.23)岁,病程1~5 d,平均(3.78±1.64)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一般治疗+特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和生理舒适护理两个部分。护理人员动作轻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减少输液过程中的不适感,针对患者的疑问,同患者进行讲解,交流过程中可以多说一些正面的话,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减轻患者的紧张,调动起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情绪。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采用评分形式,干预前及干预后24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输液效果。

    1.4 评价标准

    舒适护理按照本院《舒适护理标准》执行。舒适护理标准:视觉上,医疗环境舒适、干净整齐;听觉上,安宁怡静、音乐氛围;感觉上,温度适宜、温馨宜人;护理人员技术好,仪表素雅、举止端庄、亲切和蔼、坦诚可信。精神状态采用SAS评分。输液效果评分标准,80~100分:症状改善度较输液前达90%以上;60~79分:症状改善度较输液前达75%以上;30~59分:症状改善度较前达30%以上;30分以下:症状改善度未达到30%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状态

    试验组干预护理实施前后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实施后,试验组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适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新型人性化的非常符合病患需要的科学合理护理模式。其施行的主要临床目的就是要使患者时时刻刻在身体以及精神上都很好的处于满足而舒适的良好状态,尽量减少或降低不适的反应[1]。然而目前各级医院门诊输液室都普遍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护士人力不足、疲于应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护理服务质量,且同时还受不少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创新。大多数的护理工作人员常常只是为了疾病治疗措施的落实,从而忽视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少有更新医疗服务理念。然而所忽视的这些恰恰却是新型护理上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2]。

    因此,只有通过转变护理服务观念、提供舒适环境,规范输液流程,完善输液操作,把舒适护理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操作应个体化、个性化,要时刻注重创新,时刻保持创新的头脑,认真听取病患的建议和倾听他们的疾苦,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达到使其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家庭感,进而尊重和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及同意权,要以十倍的精神百倍的信心去迎接每一天,我们的每一个病患,把他们当作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3]。让他们感受到舒适的照顾和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断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从而达到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护理实施前后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实施后,试验组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液效果评分(78.25±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87±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输液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急诊输液患者精神状态及输液效果将会得到大大改善,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萍.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9,7(3):8.

    [2]程文惠.静脉穿刺后两种拔针法临床对比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0,19(5):44.

    [3]王爱萍.门诊患者静脉输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19(1B):114.

    [4]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6,5(7):40-41.

    (收稿日期:2013-05-27) (编辑:韩珊珊), http://www.100md.com(钟敏 郭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