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4
编号:13730712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张绍伟 李树金 陈秀娟 谢颖 李笑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结果: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9例,动脉狭窄4例(右大脑前动脉狭窄3例,双侧大脑后动脉1例),先天发育异常(胎胚性大脑后动脉)11例,40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并且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同时清晰显示了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CTA)具有安全、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脑血管病变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变;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4-0041-03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具有无创伤性、扫描层厚薄、多方位及任意角度显示以及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在诊断脑血管病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进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4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脑出血病变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7~73岁,平均(45.2±12.3)岁。22例以脑出血就诊,18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临床表现:头昏、头痛、恶心、视物模糊、肢体乏力,动眼神经麻痹、突发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

    1.2 CTA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SIEMENS 16层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取0M线先常规对颅脑进行平扫,范围自颅底至颅顶部,扫描参数:扫描层厚0.75 mm,螺距0.6 mm。扫描条件为130 kV,200 mA,FOV为40,扫描时间为12.4 s,矩阵512×512。增强扫描时,从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碘帕醇,碘含量370 mg,剂量为1.5~2 ml/kg,总量约为80~100 ml,速率为3.5~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