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600
腹部近期再手术3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近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32例近期腹部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近期再手术原因中,术后并发症占75%,未达到治疗效果占25%。32例患者再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2例,失血性休克3例,感染性休克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30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并发症是腹部近期再手术主要原因,做好首次手术,可有效减少腹部再手术率。

    【关键词】 腹部; 再手术;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113—02

    腹部近期再手术是术后一个月内再次进行的手术,是腹部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个临床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上腹部近期再手术日渐增多。但近期内再次手术的难度增大,手术风险也增高,再手术必然给患者造成二次打击,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再手术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近期再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探讨腹部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时机。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4~72岁,平均52.5岁。再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6 h~28 d,平均10.2 d。

    1.2 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

    (1)切口裂开4例,距首次手术时间为5~12 d,再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2)腹腔内出血5例,其中行吻合口修补2例、胆囊床血管结扎1例、肝破裂重新修补术2例;(3)胆肠吻合口漏2例,腹腔镜胆道损伤1例,行T管重置和胆肠内引流术;(4)肠吻合口漏3例,行腹腔清洗置管引流;(5)腹腔脓肿4例,行脓肿引流术;(6)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术后行漏口修补加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7)胰漏1例,置管引流;(8)结肠癌误诊阑尾炎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9)粘连性肠梗阻6例,于术后第8~14天行肠减压粘连松解术4例,肠排列术1例,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10)残留胆总管结石3例,其中1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入胆总管,均再手术取石。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近期再手术原因中,术后并发症占75%(24/32),未达到治疗效果占25%(8/32)。32例患者再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2例。失血性休克3例,感染性休克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30例,死亡2例。

    3 讨论

    腹部近期再手术是指术后一个月内再次进行的手术,是腹部外科经常遇到的临床难题[1],随着技术进步,临床上腹部近期再手术日渐增多,据文献[2]报道,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率在0.5%~5%。

    腹部近期再手术原因众多,首次手术的并发症,经过非手术治疗没有效果或危及生命的时候,常常需要再次手术,成为近期再手术的最主要原因[3]。笔者所选再手术的32例患者中,有术后并发症24例,其中切口裂开4例,腹腔脓肿4例,粘连肠梗阻6例,消化道瘘7例,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胆囊床出血1例。首次手术的失误8例,如遗漏结石3例,诊漏结肠癌2例,肝破裂缝合止血不彻底2例,胆道损伤1例等。32例患者近期再手术原因中,术后并发症24例,占75%,未达治疗效果8例,占25%。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腹部再手术原因众多,但基本是医源性的原因,多是首次手术产生的并发症,其次为手术操作不当。
, http://www.100md.com
    患者经受上次腹部手术后,近期内再次腹部手术的难度增大。笔者对32例患者进行再手术时,发现腹内脏器广泛粘连,肠壁水肿移位,腹腔受到前一次手术的破坏,解剖结构改变,不易辨认,使再手术的难度加大,时间延长。第二次手术分离时,创面渗血多,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再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再次打击,手术的风险增高[4],术后并发症也增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手术死亡率也增高,文献[5—6]报道再手术死亡率为3.87%~31.58%,甚至有学者报道高达40%[7],笔者治疗的32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6.25%,较文献低。

    再手术的时机判断很难,患者经历首次手术后不久,体质虚弱,能否耐受再手术打击,再手术会不会引发新的并发症,医生需仔细分析,权衡利弊,手术的指征要严格把握,笔者认为以下情况需再次手术:(1)术后腹腔大量出血,特别是实质性脏器修补手术后或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或引流管引出大量血液,经输血输液血压仍不稳定者;(2)术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胆漏、肠漏、吻合口漏及腹腔脓肿,引流不畅者;(3)切口大量渗血,诊断切口全层裂开者;(4)出现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或疑有绞窄性肠梗阻者。再手术时机的选择,多在炎症水肿高峰期过后即3周左右,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术者,争取减轻二次损伤,有效地解决问题。
, http://www.100md.com
    总之,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复杂,手术难度大。减少腹部再手术,着重在于做好第一次手术,提高首次手术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可有效减少腹部再手术率。

    参考文献

    [1]傅军,王守铭,林岚,等.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26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41—42.

    [2]刘达炳,刘仰斌.腹部手术后再手术原因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3):435—436.

    [3]姜洪池,乔海泉.腹部外科再手术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196.

    [4]路宁生.腹部近期再手术23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22—23.

    [5]李忠廉,崔乃强,苗彬. 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附828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2):149.

    [6]李远华,李逊,洪文龙.腹部创伤再手术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197.

    [7]刘永锋.加强对腹部外科再手术的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193—195.

    (收稿日期:2012—06—04)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殷自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