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571
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探讨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A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B组采用定岗分级激励机制管理法。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后的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12例护理人员得到满意的评价,占80.00%,B组15例护理人员得到满意评价,占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比A组更高(P<0.05)。结论:采取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可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可提高患者及医生对其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定岗分级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079—01

    护理管理是否良好,对护理质量有一定影响。而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采取定岗分级激励机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本文就此问题对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A组年龄22~46岁,平均(32.3±2.5)岁,工龄1.6~24.5年,平均(11.5±2.5)年。其中本科学历2例,占13.33%,大专学历8例,占53.33%,中专学历5例,占33.33%。B组年龄22~46岁,平均(32.5±2.7)岁。工龄1.5~24.3年,平均(11.7±2.9)年。其中本科学历3例,占20.00%,大专学历9例,占60.00%,中专学历3例,占20.00%。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工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即根据护理人员具体工作能力进行工作分配。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B组采用定岗分级激励机制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根据护理人员平时工作能力及表现,将护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分为四个级层: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基础护理人员。上一级对下一级人员进行管理,同时给予相应的责任及任务分配。在严格遵守职责的同时,积极指导下一级护理人员工作辅助上一级护理人员工作的实施。制定相应鼓励机制,其工作鼓励机制与其工资有一定关联。
, 百拇医药
    一段时间后,通过了解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护理评价,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对两组护理人员得到的护理评价进行比较分析。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使用中文版GSES量表进行评价,共10个项目,每项1~4分,分值在10~40之间,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护理人员受到的满意评价的人数高于A组(P<0.05)。B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也相对更高(P<0.05)。

    3 讨论

    由表1可知,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鼓励管理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2],加强护理人员工作管理,使护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3]。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取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其的满意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安梅,赵光英.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44—1745.

    [2]姜云燕.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62—63.

    [3]戴轶.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88—89.

    (收稿日期:2012—06—08)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赵小娟 徐莉 张宗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