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552
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均进行氮培养, 98例为病毒感染组,116例为细菌感染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在早晨空腹时采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组治疗一周后采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结果: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在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在C—反应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异常例数、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异常例数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经过治疗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检测各个数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能够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具有方便、快速、干扰小等优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准确有效的参考,能够避免滥用抗生素及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C—反应蛋白; 诊断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055—02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对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1]。C—反应蛋白是第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通过肝细胞不断的合成,当受到炎症、感染等刺激后浓度迅速上升,当炎症、感染清除后,浓度下降,C—反应蛋白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2],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均进行痰培养,其中98例患儿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病毒检测呈阳性,为病毒感染组,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7~98个月,平均58.5个月;116例患儿痰培养出现致病菌生长,病毒检测呈阴性,为细菌感染组,其中男61例,女55例,年龄6~98个月,平均58.6个月。选择同期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6~102个月,平均58.7个月。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在早晨空腹时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测,在2 ℃~8 ℃保存,检测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患儿经过对呼吸道感染治疗一周后再次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采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检测。外周白细胞计数采用血球计数仪来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从上海海军医学院研究所购置,试剂盒在2 ℃~8 ℃保存。外周白细胞总数正常值为低于10×109/L,高于12×109/L为异常;C—反应蛋白正常值为低于8 mg/L,高于10 mg/L为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三组患儿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检测结果比较

    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异常例数、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异常例数、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异常例数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检测结果比较

    细菌感染组在经过治疗后,C—反应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异常例数、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异常例数各个数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C—反应蛋白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主要通过肝细胞不断的合成,当受到刺激后浓度迅速上升,当刺激物清除后浓度下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被广泛用于辅助诊断疾病,是一种常规检测项目。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也增加,单纯的白细胞总数增加并不能确诊患儿为细菌感染,经过治疗后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因此C—反应蛋白能够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3], 有助于早期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临床及时的合理用药。C—反应蛋白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反应患儿炎性感染[4—5]。总之,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方便、快速、干扰小等优点,能够正确快速的诊断病原体类别,是细菌感染诊断的标志物,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准确有效的参考,能够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李小平,伍启康,徐杰伟.hs—CRP测定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5(26):579.

    [2]宋红,赵彩妮.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8(36):870—871.

    [3]丘芸,罗丽娜,林伟雄.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0,35(31):6461—6462.

    [4]何霞.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4(7):127.

    [5]何灵霞.急性期C—反应蛋白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31—33.

    (收稿日期:2012—06—06)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王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