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5
编号:13746108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的48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精心地临床护理,本组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经精心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成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

    中图分类号 R69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5-0078-02

    腹腔镜手术是泌尿外科领域最为成熟和广泛的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作为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方法。但是,因为后孔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则对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48例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经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34~75岁,平均55岁,单纯性肾囊肿41例,多发性肾囊肿7例。其中病变位于左侧25例,右侧21例,双侧2例。上级18例,下级21例,背部中部11例。囊肿直径为45~131 mm,平均71.3 mm。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排除肾盂旁囊肿、肾积水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

    48例患者均行气管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取腋中线髂嵴上2 cm插入1 cm第1工作套管,插入腹腔镜观察,证实为后腹腔,早期插入自制水囊,注水约400 ml扩张;后期直接用腹腔镜分离,成功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肋缘下腋前线、腋后线相应位置置入0.5 cm的第2及第3工作套管。分别插入电钩和吸引器,以腰大肌为标志向上分离,打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钝性游离直到将整个囊肿及周围肾皮质游离出来。于囊肿中心灼开一小口,吸引器伸入囊内吸尽囊液,提起囊壁,距肾皮质约0.5 cm处切除囊壁,切除的囊壁送病理检查。
, 百拇医药
    1.3 围手术期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作各种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血型、出凝血时间、电解质的检查,艾滋病、梅毒及肝炎等检查正常时方可手术,将机体功能调至最佳状态,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压、血糖。不用给予患者留置尿管,避免对其出现刺激的影响。

    1.3.1.2 心理护理 患者多是因为进行体检后才发现此疾病,因对疾病缺乏认识过对手术治疗会有一定的担心和压力。故护士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告知其肾囊肿为良性病变,并非恶性肿瘤。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也大不相同。详细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和安全性、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师的业务水平、手术预期效果。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1.3.2 术后护理
, 百拇医药
    1.3.2.1 一般护理 与手术室常规交接患者,检查输液管、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患者是否清醒和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者全麻术后应进行平卧,拿去枕头,把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应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情况,保持畅通,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控。

    1.3.2.2 引流管及切口护理 对置有腹膜后引流管的患者,立即链接引流袋固定于床旁,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扭曲、脱落、堵塞。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泽和量的情况。定期进行辅料的更换,避免出现继发性出血的并发症,避免切口感染。

    1.3.2.3 基础护理 病室要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流通,病床要保持清洁、整齐、干燥、平整。

    1.3.2.4 呼吸道护理 患者因采用全身麻醉,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所以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及时将痰咳出,清醒后早期给予雾化吸入等,以避免肺部感染。
, 百拇医药
    1.3.2.5 肠道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待胃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多食用好消化、高营养的食物,术后如有腹胀应立即停止进食,并报告医生,给予适当处理,待情况好转后方可进食。

    1.3.3 并发症的护理

    1.3.3.1 皮下气肿的护理 二氧化碳气体可沿穿刺创面弥散进入皮下引起皮下气肿,轻者可在穿刺点周围有肿胀、捻发感,一般在术后1~2 d自行吸收,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加快排除积聚的二氧化碳气体[1]。重者可达面部、会阴部,一旦发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1.3.3.2 出血的护理 出血是后腹腔镜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穿刺鞘拔除后压迫作用消失引起穿刺孔渗血,多因穿刺定位不准确而误伤血管、肠管等引起出血,应注意切口敷料及引流管的观察,若引流过多或鲜红色血性液超过100 ml/h时,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快而弱,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救护措施。
, http://www.100md.com
    1.3.3.3 皮下血肿及肩背酸痛 术中气腹压力过高,二氧化碳气体循筋膜间隙上行弥散,引起皮下血肿,一般术后2~5 d可行吸收,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气体未能排尽,手术体位也可引起肩背酸痛,一般可自行消失。

    1.3.3.4 皮肤压疮 患者手术时采取健侧卧位,受压面积相对小且手术时间较长,极易引起局部压疮,应加强翻身局部按摩,避免继续受压。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没有一例患者术中出现中转开腹。术中出现皮下气肿3例,腹膜损伤1例,均未行特殊处理。手术时间为35~95 min,平均54 min。出血量15~75 ml,平均38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3 d,引流量10~170 ml,平均45 ml。术后1周内复查肾脏CT扫描,证实无复发或无囊肿残留,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纯性肾囊肿。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现今,各项医疗技术不断更新,腹腔镜已经在各个医院广泛开展起来。而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之一,50岁以上者的发生率超过50%,在肾囊性疾病中居首位。一般认为<4 cm、无合并症、对肾功能无影响的肾囊肿不需外科处理,主张定期随访观察。当囊肿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功能损害或囊肿继发感染时,需手术治疗[2]。利用腹腔镜实行肾囊肿去顶术是近年来的新术式[3],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避免了腹膜的刺激和肠道的损伤,还可避免因炎性反应粘连而延长手术时间,因而深受现代泌尿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的青睐[4]。随着腹腔镜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认真做好早期预防和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尤为关键。总之,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玉新.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观察与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6):471-475.

    [2]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884.

    [3]卓文利,王安喜,靳风烁.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4):234.

    [4]朱育春,曾国军,饶晟,等.经后腹腔镜与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J].华西医学,2009,24(5):1100.

    (收稿日期:2012-05-28)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钱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