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6
编号:13807469
穴位按摩配合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1000 g;Apgar评分≥8分;早产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遗传病、消化道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无法经口喂养者;口腔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等疾病者[5]。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胎龄(33.10±0.26)周;平均Apgar评分(8.56±0.32)分。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胎龄(33.06±0.25)周;平均Apgar评分(8.60±0.3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喂养护理,通过注射器垂吊式间歇管饲喂养法实施喂养,奶液可经重力作用从胃管进入胃肠道。早产儿可自主吸吮,明显提高吞咽能力后,可通过奶瓶喂养。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配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鱼际、足三里、中脘穴进行缓慢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 min。在实施口腔运动干预时,主要为被动运动,包括以下内容。①左右脸颊按摩:由耳垂至嘴角实施脸颊按摩,2 min/次,对鼻底、嘴唇中央实施按摩,2 min/次,每侧4次。②上嘴唇:对嘴唇右上角、鼻底左侧、嘴唇左上角依次实施按摩1 min,按摩2次。③下嘴唇:食指放到下嘴唇,对嘴角缓慢按摩,按照圆形方向按摩到下嘴唇中央,再于对侧唇角,进行按摩,1 min/次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