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6
编号:13807897
综合放血法所致血虚证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6
     2.4各组小鼠血清IL-6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比较

    模型组A、B、C、D小鼠造模9 d后的血清IL-6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A、B、C、D小鼠造模9 d后的血清IL-6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中医认为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脾统血,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平稳运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功能,如《金匮要略》所述“五脏六肺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失血会引起肝脏萎缩,藏血功能失常;脾脏萎缩,统摄血液功能失常;胸腺萎缩,免疫功能低下,从而表现为血虚的证候。血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目前有失血性(综合失血法)、化学损伤[1-2]、放射性损伤[3-4]和免疫介导[5-6]4类模型。通过中医学的定义和古籍文献的描述可知,血虚多由失血、劳倦、饮食不足等原因引起,故本研究采用综合放血法(力竭游泳+放血+限食),符合血虚证中医证候的病因。经过每日观察记录发现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的第3天即出现行动迟缓,团缩弓背,面、眼、耳、尾苍白而凉,毛蓬竖而少光泽,血色暗红,大便稀等典型血虚症状。

    通过整理文献报道的综合放血法致血虚模型,发现造模参数差异较大,有每日强迫力竭游泳20 min+隔日放血0.3 ml[7]、也有隔日游泳20 min+隔日放血0.4 ml[8-10]、隔日游泳20 min+隔日放血0.3 ml以及每日游泳2次(时长不定)+隔日放血0.5 ml等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