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4期
编号:13332312
不同胎龄肺出血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特征(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4期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肺出血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肺出血新生儿90例患儿,按照胎龄的不同均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早产儿1组:出生时胎龄<34周的早产儿;早产儿2组:出生时胎龄34~36+6周出生的近足月儿;足月新生儿组:出生时胎龄37~42周。收集不同胎龄肺出血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时间(thromboplasti,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指标,比较不同胎龄的肺出血新生儿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早产儿1组的APPT、D-D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早产儿2组,APTT、PT长于早产儿2组(P<0.05),FIB水平明显低于早产儿2组(P<0.05)。早产儿1组的APTT、D-D的水平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APTT、PT大于足月新生儿组(P<0.05),FIB水平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组(P<0.05)。足月新生儿组和早产儿2组比较,APTT、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产儿2组的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P<0.05)。新生儿胎龄越大,PT、APTT越短,D-D的水平越低。结论 胎龄越小的新生儿极易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同时随新生儿胎龄的变化,D-D的水平变换显著,可作为分析新生儿功能紊乱的指标之一。比较分析PT、APTT及FIB、FDP水平,能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异常,便于及时治疗,能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

    [关键词]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2(a)-0130-03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刚出生时,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健全,易发生感染、休克等病理状况,严重时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由于其生理保护,使患儿的凝血功能处在低活性的状态[1]。新生儿的凝血功能由于其低活性具有促进新生儿血液循环以及有利于组织灌溉的作用,但新生儿在患病状态下,导致新生儿极易出现肺出血等一系列出血问题,是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及发育的危险因素[2]。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国内没有统一凝血功能的评判标准,大大限制了医师更好地评判患儿的出血风险[3],获取健康新生儿血标本较为困难,关于不同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数值有限,且较为陈旧,且数据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为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观察其出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本研究对在我院住院的肺出血新生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肺出血新生儿90例患儿,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1组:出生时胎龄<34周的早产儿,其中男17例,女13例;体重2~4 kg,平均(2.14±0.61)kg。早产儿2组:出生时胎龄34~36+6周出生的近足月儿,其中男16例,女14例;体重2.2~4.6 kg,平均(3.17±0.99)kg。足月新生儿组:出生时胎龄37~42周,其中男15例,女15例;体重2.7~4.2 kg,平均(2.24±0.81)kg。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的批准。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新生儿学》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4-5];②所有新生儿的母亲于产前和产时及新生儿均未使用对凝血或纤溶有影响的药物;③受试者的监护人在试验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先天畸形、先天性遗传病、患有高胆红素等疾病的患儿;②孕妇在妊娠期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孕妇患有高血压、血栓等一系列不良疾病的患儿

    1.4方法

    采集3.6 ml股静脉血,其中1.8 ml内注入比例为1∶9枸橼酸钠抗凝检测凝血功能,另外1.8 ml注入含肝素试管内(1∶9抗凝)进行血细胞计数。所有标本在2 h内完成检测。采集时为了防止组织损伤,标本凝血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患儿在采集时保持安静,采集环境保持温暖、舒适,为减少患儿的疼痛,取血要迅速,拉伸时候要均匀。采集完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兵库县加古州市野口町北野314番地2,CA-70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

    1.5观察指标

    使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收集分析不同胎龄肺出血新生儿PT、APTT、D-D、FIB的指标,比较不同胎龄的肺出血新生儿凝血指标的差异。

    1.6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早产儿1组的D-D的水平均高于早产儿2组,APPT、PT长于早產儿2组,FIB水平低于早产儿2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1组的D-D的水平高于足月新生儿组,APTT、PT长于足月新生儿组,FIB水平低于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2组APTT、PT、FIB与足月新生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早产儿的D-D、FDP高于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缩短D-D水平随新生儿胎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1)。, 百拇医药(周锦龙 罗昊 胡向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