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9期
编号:1268696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GEJ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ESD治疗,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除面积、病理类型及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成功接受ESD,手术成功率为97.2%。平均手术时间为(72.3±10.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4.5)ml。术后发热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见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手术平均切除面积(18.5±21.3)mm2。病理学检查平滑肌瘤29例,原位癌15例,黏膜鳞状上皮增生5例,低度恶性间质瘤12例,胃息肉7例,胃纤维瘤4例。随访68例,失访率(5.56%)。随访期间复发3例 ......
------
    杨玉宇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GEJ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ESD治疗,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除面积、病理类型及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成功接受ESD,手术成功率为97.2%。平均手术时间为(72.3±10.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4.5)ml。术后发热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见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手术平均切除面积(18.5±21.3)mm2。病理学检查平滑肌瘤29例,原位癌15例,黏膜鳞状上皮增生5例,低度恶性间质瘤12例,胃息肉7例,胃纤维瘤4例。随访68例,失访率(5.56%)。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为4.17%;平均复发时间(7.5±3.4)个月;复发病灶面积平均(12.2±4.7)mm2。3例复发患者均给予内镜下切除,再次手术后随访12个月未再复发。结论ESD治疗GEJ癌前病变疗效确切,其手术切除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当前临床治疗GEJ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食管连接部癌前病变 疗效

    【分类号】R571

    对于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前病变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大为降低[1]。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手术治疗癌前病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