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9期
编号:12687058
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16例非痴呆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VD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中,文化程度、长期饮酒以及存在脑卒中等疾病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史以及长期饮酒与VD密切相关,属于临床造成VD后行为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史是成VD的主要影响因素,脑卒中引发的精神行为学的异常是血管与脑卒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学;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031-03

    Study on risk factors for mental behavioral symptoms of vascular dementia

    Chen Yi-y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
------
    陈奕奕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学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16例非痴呆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VD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文化程度、长期饮酒以及存在脑卒中等疾病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史以及长期饮酒与VD密切相关,属于临床造成VD后行为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既往脑卒中病史是成VD的主要影响因素,脑卒中引发的精神行为学的异常是血管与脑卒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精神行为学 危险因素

    【分类号】R749.1

    精神行为异常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较多见的临床表现,占VD总人数的50%以上[1]。精神行为的异常,首先引发患者一般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从而造成患者家属需要专门的照顾,显著加重了家庭负担[2]。由于VD是目前临床唯一可逆的痴呆,因此关于VD引发精神异常的研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