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357677
猫尾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李游 邓旭坤 蔡俭 米雪 杨新洲 陈旅翼
第1页

    参见附件。

    李游 邓旭坤 蔡俭 米雪 杨新洲 陈旅翼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省勐腊地区产猫尾木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采用质谱、磁共振等波谱学技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勐腊产猫尾木种子中提取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3’,4’-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Ⅰ),3,6,7,4’-四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Ⅱ)。结论黄酮化合物Ⅰ和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猫尾木 化学成分 黄酮 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7)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7B00-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ZY09003) 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GCX12019)

    【分类号】R284

    猫尾木为紫葳科植物猫尾木[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Hance)Benth.et Hook.f.]的干燥种子,别名猫尾(海南)。产于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等南方山区,另外,在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也均有分布[1]。药性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退热功效。傣医主要用于治疗“拢害埋
------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勐腊地区产猫尾木种子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采用质谱、磁共振等波谱学技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 结果 从勐腊产猫尾木种子中提取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3’,4’-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Ⅰ),3,6,7,4’-四甲氧基黄酮 (化合物Ⅱ)。 结论 黄酮化合物Ⅰ和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猫尾木;化学成分;黄酮;研究

    [中图分类号] R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004-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