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22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孔梅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强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作用。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围术期患者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康复治疗依从性与术后6个月HSS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强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38-0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术后康复治疗复杂,对患者心理冲击大,患者心理应激严重,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强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管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在研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者,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45~65岁,平均(52.2±5.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入组标准:(1)年龄18~65岁。(2)能够清晰表达自己意愿。(3)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对侧肢体和关节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年龄 < 18岁或 > 65岁。(2)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心理应激障碍,无法表述自己想法或意愿。(3)合并严重其他部位创伤,使病情复杂化。(4)对侧肢体和(或)关节功能异常。(5)中断治疗和随访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管理后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1)强化心理干预。首先采用一般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并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掌握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应激来源和应激水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使患者保持较低心理应激水平。(2)常规护理。明确护理责任,将患者护理工作分配落实到具体护士,做到分级负责。使各种护理措施均落实到位,并强化监管和评价,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发现护理缺陷及时纠正,并对责任护士进行提示或培训。(3)优化康复护理方案。康复护理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国内近期研究文献,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对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进行优化调整。①早期护理介入:早期开展对患者术后恢复程度的评估工作、康复治疗开始时机出现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使护理工作与康复治疗实现无缝隙链接。②优化干预:采用舒适护理、中医护理等措施对传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患者康复治疗舒适度,提高患者依从性。③注重落实措施:严格执行康复治疗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正性强化、设置趣味环节等措施,提高执行质量和力度,保证康复治疗的执行效果和完成质量,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率。

    1.3 临床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康复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康复治疗依从性与术后6个月HSS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关节重建手术,对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围术期护理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护理方案和良好的执行是保证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关键。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在维持人体下肢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治疗周期长、康复治疗程序复杂。因此,做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张杰敏等[2]研究认为加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质量,保证手术效果。王秋芬[3]研究认为优化护理方案,将工作细节落实到实处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刘莉等[4]认为完善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曲雅丽等[5]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能够实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的作用。笔者在研究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日常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与强化,使护理方案得到优化,执行力度提高[6]。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康复治疗依从性与术后6个月HSS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通过加强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优化护理方案,强化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使护理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强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丹.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1, 6(28):211-212.

    [2] 张杰敏,杨兴华,黄素碧,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94-95.

    [3] 王秋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