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171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朱永生 王靖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146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进行治疗,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87.7%)明显高于对照组(71.2%);观察组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5.5±8.2)min、(43.6±7.1)mL和(7.2±2.0)d,均大于对照组的(47.2±5.8)min、(15.2±3.5)mL和(5.4±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2.2%和93.2%,高于对照组67.1%和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URL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和患者恢复较快的优势,适用于无结石远端狭窄的患者;MPCNL一次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高,但相对容易发生出血事故,适用于URL无法完成的手术,同时需要医生具备熟练的技能。

    [关键词] 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经输尿管镜取石术;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 R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033-03

    输尿管结石通常是由于肾结石在经过输尿管排出时,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导致暂时受阻而引发的,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病症[1]。如果输尿管结石一直没有排出,则可能在停留部位逐渐长大,引起肾绞痛、血尿、梗阻和肾积水等急诊症状[2]。本文通过对近年本院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对比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患者有肾区疼痛或隐胀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肉眼血尿或发热症状;全部患者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和全腹CT平扫等影像检查确诊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1例,年龄21~69岁,平均(42.5±11.7)岁;病程1~12年,平均(3.3±1.7)年;其中,左侧42例,右侧31例;其中35例患者有ESWL治疗史,17例患者有开放手术史,其余21例患者无手术治疗史;合并中度以上肾积水41例,合并息肉23例,合并结石远端狭窄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19例,年龄20~71岁,平均(43.2±12.3)岁;病程1~13年,平均(3.5±1.8)年;其中,左侧44例,右侧29例;其中34例患者有ESWL治疗史,19例患者有开放手术史,其余20例患者无手术治疗史;合并中度以上肾积水42例,合并息肉21例,合并结石远端狭窄10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病症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输尿管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结石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仰卧平躺后,将会阴部位充分暴露,进行持续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生效后经尿道先行插入输尿管导管(F5),然后在导管的引导下输尿管镜向结石位置插入,观察清楚位置后采用钬激光光纤粉碎结石,用取石钳将比较大的结石取出后,留置双J管导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结石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仰卧平躺后,将会阴部位充分暴露,进行持续硬脊膜外腔或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生效后经尿道先行插入输尿管导管(F5),留置导尿管,然后患者改成俯卧位,将腰部适当垫起方便操作,用B超进行实时观察,在B超监视下向患侧肾盂进行穿刺进针,直到有尿液从穿刺针流出来后,将斑马导丝置入。沿着斑马导丝对皮肾通道进行扩张(自F8直到F16,每次增加2F),扩张完成后留置薄壁鞘,然后在直视下将肾镜插入至结石位置,用弹道碎石探杆击碎结石,冲洗排出碎石后留置双J管导尿,在皮肾通道内留置硅胶管。

    1.3 注意事项

    两组患者行手术时,均应做好消毒工作和抗感染治疗,术后患者注意导尿和导流管的护理,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3]。术后4周复查时将双J管拔出。

    1.4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在术后1、4周进行复查,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并对手术指标进行统计,包括治疗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疗效及手术指标

    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指标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2.2%和93.2%,高于对照组67.1%和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观察组(MPCNL)术后出现肉眼血尿41例(占5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