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9
编号:13830299
FIB与D-D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DVT的临床价值(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9
     FIB由人体肝脏合成,是急性期应激蛋白的一种,亦是血液中含量占比最高的凝血因子,FIB含量升高,可反映机体可能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大手术后、血栓形成、高凝状态以及休克等情况[7]。FIB参与血栓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反映机体血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升高,意味着机体纤溶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血栓形成速度加快。除此之外,FIB浓度上升可导致机体血液黏滞度增加,进而为血小板聚集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引起血液高凝状态[8]。D-D属于机体凝血系统凝血过程中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亦是机体体内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当人体血液中D-D浓度持续且明显上升时,表示机体纤溶活性及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患者体内很可能已形成较难辨认的微血栓,且D-D浓度越高,患者发生DVT的危险系数也就越高[9]。Caprini评分则可评价DVT形成的风险性,是目前来说全球较为权威的具有个体化特性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量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