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7158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抢救措施与效果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
     1. 2. 3 强化出入量管理 明显水肿、体循环及肺循环淤血者需对静脉输液速度和饮水量严格限制。根据病情控制患者出入量至合理的负平衡状态, 以减少水钠潴留, 减轻心脏负荷。

    1. 2. 4 镇静 根据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不同注射适当剂量的吗啡, 维持患者情绪稳定, 减轻急性肺水肿带来的痛苦, 减少耗氧, 使容量血管扩张, 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肺循环压力与心脏前负荷。另外, 其还可达到扩张小动脉的目的, 能降低心脏的后负荷, 减轻心脏负荷;密切观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合并明显低血压、意识障碍、休克以及COPD等患者严禁应用[3]。

    1. 2. 5 利尿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利尿药物, 排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和钠, 减轻心脏负担。

    1. 2. 6 扩张血管 血压<90 mm Hg者严重使用, 主要原因在于其极可能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扩张血管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于能够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左右心室充盈压, 并使收缩压降低, 缓解心脏负荷, 主要药物有硝酸酯类、硝普钠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等[4]。

    1. 2. 7 增强心肌收缩[5] ①洋地黄类药物能轻度增加一氧化碳(CO), 缓解临床症状, 使左心室充盈压下降, 在合并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尤其适用。若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在其病发时24 h内不可给予毛花苷C治疗;②正性肌力药物:对外周低灌注合并或不合并充血表现者及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干预后效果不理想的肺水肿患者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