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6636
腔内激光闭合术与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共有120条患肢, 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B组和C组, 每组33例(患肢40条)。A组患者行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 B组患者行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 C组患者行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即刻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均明显少于B组、C组, 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 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组, 术后即刻及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复发率为2.50%, 略低于B组的5.00%、C组的5.00%,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麻木、局部血肿瘀斑、皮肤灼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2.50%、2.50%、2.50%、0、2.50%, 均明显低于B组的12.50%、17.50%、17.50%、17.50%、12.50%、17.50%, C组的15.00%、20.00%、20.00%、20.00%、15.00%、2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静脉剥脱术;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30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较为多见, 临床上主要利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治疗本病患者[1], 但是, 效果不够理想。因此, 本文选取9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分析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的治疗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7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并接受治疗的9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120条患肢, 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晓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B组和C组, 每组33例(患肢40条)。A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3例;年龄36~66岁, 中位年龄46.8岁;B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12例;年龄35~65岁, 中位年龄46.5岁;C组患者中, 男19例, 女14例;年龄34~64岁, 中位年龄46.2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组 A组患者行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 具体内容如下。①在患者腹股沟区作一斜切口, 实施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理, 利用一次性金属剥脱器对患者大隐静脉主干进行全程剥脱处理, 给予患者曲张侧支实施常规切口剥脱处理。②利用腹股沟区小切口为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实施高位结扎处理, 将患者患肢抬高20°并将患者下肢血流尽量排空, 利用LFK-SLT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患者曲张静脉实施光纤导入处理, 使用808 nm激光促使患者病变组织产生热效应, 通过光纤传送促使患者血管纤维化及闭合。对于不同直径的静脉应采用不同治疗原则, 给予个体化治疗, 功率14~18 W, 若浅表曲张静脉较为细小, 应给予患者实施2 mm切口点式剥脱处理。

    1. 2. 2 B组 B组患者行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 具体操作同A组②步骤。

    1. 2. 3 C组 C组患者行静脉剥脱术治疗, 具体操作同A组①步骤。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即刻及24 h 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麻木、局部血肿瘀斑、皮肤灼伤、DVT、血栓性浅静脉炎[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数、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均明显少于B组、C组, 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 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术后即刻及24 h VAS评分、复发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术后即刻及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复发率为2.50%, 略低于B组的5.00%、C组的5.00%,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麻木、局部血肿瘀斑、皮肤灼伤、DVT、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通常采取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但是静脉剥脱术的创伤较大, 术后恢复速度较慢, 复发率高达62%, 所以临床使用较为局限。而采取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时的激光会导致血液局部气化, 形成蒸汽泡后可对其局部静脉腔内皮细胞造成热损伤[3], 可诱发患者血管管壁纖维化, 类似于血栓形成,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管腔闭塞, 但与静脉剥脱术治疗的效果相比, 其成功率为100%, 可促使患者切口数量明显减少[4], 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 且操作较为简单, 安全性较高, 术后可快速恢复,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区美观度, 促使患者静脉纤维化闭合[5]。但是, 存在较为细小的迂曲静脉不能应用激光治疗, 容易产生皮肤灼伤等不良反应, 因此, 临床上提出了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的方案, 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6]。

    综上所述,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 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中, 临床工作者应深入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案, 同时进行大样本、长时间实验, 以加深临床的探讨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春龙, 姚立正, 李文会, 等. 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比研究.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26(4):305-308.

    [2] 康乐. 静脉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比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12):1772-1773.

    [3] 张志华, 王肃生, 梁刚冀, 等.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6, 27(21):3502-3505.

    [4] 吴中华.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3):1875-1876.

    [5] 黎荣克, 赵旭, 王刃. 腔内激光与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8):81-83.

    [6] 李国新. 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比较策略. 双足与保健, 2017, 26(7):117-118.

    [收稿日期:2019-02-13], http://www.100md.com(李旭 王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