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454
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不同刺激方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期
     阵发性室上速全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主要是指源于房室交界区或心房的心动过速 ,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折返激动引起 ,仅少部分是由触发活动和自由律性增加所致 ,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1]。该疾病呈突发性发作 ,且较为顽固及较难控制 ,对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血流动力学障碍[2],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应尽早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终止 ,对于疾病的治疗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作用[3]。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非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 ,其可用于检测房室、窦房和窦房结的传导功能 ,进而确定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机制 ,为临床的诊疗提供指导 ,目前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中[4]。以前临床主要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的 Burst刺激法终止阵发性室上速, 但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在心动过速终止后容易被再次诱发 , 此外部分患者还会由于刺激过大而诱发房颤 /房扑 ,进而影响患者的诊疗。对此本院于 2016年 1月起拟在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治疗中采用改良 S1S1超速刺激法 ,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阵发性室上速采用 Burst刺激法诊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