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59498
我院2例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
     【摘要】 收集本院2例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做出相关应对措施。探讨其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原因,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红花注射液除糖尿病患者外要用葡萄糖做溶媒。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 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43

    近几年来,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红花注射液也被列入部分有严重不良反应(ADR)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 而实际上有部分不良反应的出现是由于临床使用不当所引起的, 而非产品本身的问题[1, 2], 本文根据本院发生的2例使用红花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 发现2例病例均是由于溶媒选用不当所致, 为促进红花注射液的合理应用, 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女, 32岁, 因腰痛15 d于2014年3月8日入院, 9年前患肺结核, 6年前患肾结石, 无外伤史, 否认输血及食物、药物过敏史。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014年3月8日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014年3月9日早上, 滴注红花注射液大约150 ml时, 上午10:5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大约300 ml, 立即停止输液。12:50患者脉搏120次/min, 呼吸24次/min。血压75/73 mm Hg(1 mm Hg=0.133 kPa), 血氧饱和度94%。呕吐物100 ml。患者血压低, 13:10患者体温39.6℃, 脉搏138次/min, 呼吸25次/min, 血压98/60 mm Hg, 血氧饱和度95%, 患者情况危急, 出现休克现象, 转入综合医院治疗。20 d后患者痊愈出院。

    例2:女, 44岁。因腰痛3年加重15 d于2014年3月6日入院。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中药塌渍、中频脉冲电、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2014年3月6日开始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014年3月9日上午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于11:50患者突然出现寒颤、恶心呕吐、发热。腹泻2次。体温38.5℃, 脉搏88次/min, 呼吸22次/min, 血压110/70 mm Hg, 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液体。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氯化钾注射液。12:40患者寒颤明显缓解, 仍恶心、呕吐, 体温38.8℃, 脉搏90次/min, 呼吸23次/min。血压100/65 mm Hg, 给予吸氧3 L/min。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14:00查体:体温39.6℃, 脉搏96次/min, 呼吸24次/min, 血压94/58 mm Hg, 患者体温持续升高, 血压下降, 情况危急, 转入其他综合医院治疗。

    2 讨论

    红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3]。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能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冠心病、血栓性浅静脉炎、骨科围手术期、跌打损伤等疾病[4];对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本院引进红花注射液7年, 每月有400余例患者应用, 以往应用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3月9日同一批红花注射液在本院有385例患者应用, 除2例不良反应外其他病区也没有出现类似不良反应。说明2例不良反应与这批药物质量无关。当日这一病区共有16例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 其中13例和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 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液体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采用了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两组液体静脉滴注过程中没有间隔。16例患者中13例用5%葡萄糖作红花注射液的溶媒, 3例应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 3例患者均没有糖尿病, 其中2例发生了不良反应。这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可能与溶媒的选择有关。红花注射液是从中药材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药物成分复杂[5], 含有酶、皂苷、鞣制、角质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加工生产过程中某些杂质消除不尽可产生有害物质, 部分大分子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直接进入血液, 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2]。选用氯化钠做溶媒, 有可能会盐析沉淀或有害物质, 稀释液应该选择葡萄糖注射液[4]。红花注射液使用说明书中描述:药品稀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配置, 不得随意改变稀释液的种类稀释浓度和稀释溶液的用量。2例不良反应均不是初次用药, 2例患者也没有过敏史, 不是过敏体质。说明红花注射液存在迟发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

    红花注射液说明书中描述胃肠系统损害:恶心、呕吐。没有显示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引起休克的可能。这2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 入院时肝肾功能无异常,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胃肠道反应, 进而引起休克。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掌握用法、用量, 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辨证用药。使用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食物药物过敏史。对本品或含有红花的制剂有过敏史的禁用。本品应单独使用, 确需联合用药, 应考虑与中药注射液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6]。稀释液除糖尿病患者外应该选择葡萄糖注射液。用药过程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特别是用药开始的前30 min要严格控制滴速, 开始为20~30滴/min, 无不良反应可调节为40~60滴/min。加强巡视, 如有异常, 立即停药救治[2]。但一定要保留静脉通道, 方便抢救用药。并采取积极措施抢救患者。早发现、早处理是防止不良反应的关键。本品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用药后出现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参考文献

    [1]闫晓英. 2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与辩证施护.中外健康文摘, 2013(44):49-50.

    [2]计建军, 王长江.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7例文献分析. 中国药房, 2015, 26(9):1192-1194.

    [3]汤玲琚, 莫云.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30):70-71.

    [4]解娜.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8):24-25.

    [5]龙惠, 于海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药房, 2007, 18(21):1660-1662.

    [6]李茵, 于高路. 47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事, 2007, 21(4):279-281.

    [收稿日期:2016-01-21], 百拇医药(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