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61083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偏头痛之间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当PACAP被释放后, 它可能与三种G蛋白耦联受体相结合, VPAC1/VPAC2或PAC1受体激活后, 通过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引起cAMP增加。其他第二信使系统, 包括磷脂酶C和磷脂酶D, 可能与腺苷酸环化酶同时被激活。临床试验已经证明PACAP而非VIP可以诱发偏头痛样头痛, 从而揭示PAC1受体可以作为一个治疗偏头痛的潜在靶标。研究发现硝酸甘油或PACAP-38全身给药会导致PACAP野生型大鼠畏光和脑膜中动脉扩张。总之, 目前PACAP参与偏头痛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①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这是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学说之一。VPAC和PAC1受体活化会增加细胞内的cAMP水平。而动物实验表明, cAMP水平升高可以导致三叉神经系统敏化[11]。这提示PACAP可通过活化VPAC受体, 致使三叉神经敏化, 诱发偏头痛;②颅内血管扩张理论, Copenhagen研究组发现静脉灌注PACAP-38会诱发健康人群头痛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