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4期
编号:12336569
儿童铅中毒83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收住入院的中度以上铅中毒患儿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以二硫丁二酸胶囊为主的一个疗程19 d的综合排铅治疗,有70例血铅值低于100 mg/L,有12例血铅值在200~250 mg/L之间,有1例高于250 mg/L。结论 二硫丁二酸胶囊治疗血铅中毒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关键词】 儿童; 铅中毒; 二硫丁二酸胶囊

    群体性儿童铅中毒在临床上较为少见[1],2010年8月至10月,在我县含铅矿区周边北衙地区部分儿童血铅值超标,经我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测定将连续两次静脉血铅值均高于250 mg/L的83例儿童集中到我院进行住院排铅治疗。经过一个疗程19 d的以二硫丁二酸胶囊为主的综合排铅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83例,男43例女40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6.3岁,中度铅中毒(血铅值在250~490 mg/L)80例,重度铅中毒(血铅值等于或高于450 mg/L)3例,最高位 470.2 mg/L。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慢性起病,绝大多数儿童无临床症状。20例表现有纳差、便秘、间断性脐周疼痛。5例有多动、夜惊、多汗。体检:有3例合并有漏斗胸,有1例合并有弱智,有1例合并有左眼先天性白内障。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儿胸片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有48例转氨酶(A、T和AST)轻度升高,26例有轻度贫血,有1例有双肾小结石。

    1.4 治疗方法 实施营养干预,提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配餐,在保肝、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重点进行排铅治疗。疗程为19 d,使用二硫丁二酸胶囊(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生产0.25 g×50粒/瓶)剂量为每次10 mg/kg,3次/d口服,连续5 d,继而改为每日两次给药,每次药量不变,连续14 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静脉血铅值。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19 d的排铅治疗,83例中,结果血铅值低于100 mg/l的有26例,在100-200 mg/l之间有的44例,在200-250 mg/l之间的有12例,高于250 mg/l的有1例,最高为277.9 mg/l,最低为21.9 mg/l。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有皮疹、腹痛、便秘等表现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消失,无一例出现肝肾损伤和血细胞减少等表现。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公路、汽车的显著增加,工业铅污染的排放,乡镇企业的不合理颁布,从而使得环境铅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突出问题,我国儿童铅中毒的问题倍受关注[2]。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是脑发育会影响智力、学习能力和神经发育。对于血铅超标儿童应积极寻找铅污染源和铅进入儿童体内的渠道,设法去除并脱离铅污染环境。对于达到中度(血铅大于或等于250 mg/l)以上铅中毒的儿童需行排铅治疗。

    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3]。常见表现有:①神经系统:疲劳、失眠、烦躁、头痛及多动。②造血系统:铅可抑制血红素的合成与铁、锌、钙等元素拮抗,诱发贫血,并随铅中毒程度加重而加重。尤其是本身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③心血管系统:铅中毒患儿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脑动脉有变异性改变,心肌变性。此外还引起高血压和心率失常。④消化系统:引起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机能紊乱,肝脏解毒功能受损,出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等改变。⑤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慢性肾炎,出现氨基酸尿、糖尿、痛风,晚期出现肾功能衰竭。铅还具有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⑥免疫系统:铅能结合抗体,可作用于淋巴细胞,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常引起呼吸道、肠道反复感染。⑦内分泌系统:铅抑制维生素D活化酶、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儿童体格发育障碍。⑧骨骼:体内铅大部分沉积在骨骼中,通过影响维生素D3的合成,抑制钙的吸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引起骨代谢紊乱,发生骨质疏松。⑨其他:铅还可以引起营养素、微量元素丢失造成酶系统紊乱,继而引起相关生理功能低下。
, http://www.100md.com
    铅中毒的诊断与分级: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 mg/l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00 m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 mg/l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 mg/l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450 mg/l,血铅水平≥700 m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处理原则:遵循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驱铅治疗的基本原则。帮助寻找铅污染源,尽快脱离铅污染源,进行卫生指导、营养干预;对铅中毒儿童及时予以恰当治疗。对于血铅水平在中度及以上铅中毒进行驱铅治疗。
, 百拇医药
    驱铅治疗的方法:驱铅治疗是通过驱铅药物与体内铅结合并排泄。以达到阻止铅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驱铅治疗时应注意:①使用口服驱铅药物前应确保脱离污染源,否则会导致消化道内铅的吸收增加。②缺铁患儿应先补充铁剂后现再行驱铅治疗,因缺铁会影响驱铅治疗的效果。

    中度铅中毒的治疗[4]:首选二硫丁二酸,剂量为每次10 mg/kg或350 mg/m2体表面积,3次/d口服,连续五天,继而改为每日两次给药。每次药量不变,连续14 d,每个疗程共计19 d。停药4~6周后复查血铅,如等于或大于250 mg/l,可在一个月内重复上述治疗;如低于250 mg/l则按高铅血症或铅中毒处理。

    重度铅中毒[5]:治疗方法同前,疗程结束后2~4周复查一次血铅,如大于或等于450 mg/l,重复上述治疗方案,如连续2次复查血铅低于450 mg/l,等于或高于250 mg/l,则按中度铅中毒处理。如血铅大于或等于700 mg/l则采用二硫丁二酸和依地酸钙钠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血铅,如仍大于或等于700 mg/l,可立即重复联合治疗方案;如大于或等于450 mg/l,按重度铅中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检测血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水平,及时予以补充。严密观察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此次通过对83例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集中住院排铅治疗的结果分析,绝大多数铅中毒儿童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有少部分有纳差、便秘、腹痛、多汗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对二硫丁二酸胶囊口服驱铅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1-456.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24-2427.

    [3] 卫生部《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CBZ37-2002)》.

    [4] 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5] 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 http://www.100md.com(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