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783
辨证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何泽
第1页

    参见附件(2600KB,2页)。

     【摘要】 目的 辨证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基础降血糖、降血压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P<0.01)、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辨证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

    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丹红注射液;心血瘀阻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据报道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者高达72.3%,约50%的2型糖尿病者在诊断时已有冠心病。而且糖尿病本身又加速冠心病的发展[1]。冠心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症状要比非糖尿病患者严重和隐蔽,可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梗;造影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等。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疗效良好,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型,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0~65岁。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7.9)岁,平均病程(9.1±4.3)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1±7.7)岁,平均病程(9.5±4.1)年;两组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血压、血脂水平和血糖控制水平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007年中国制订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2]。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症状、体征分级量化,分轻、中、重三级。分别记1、2、3分。

    1.4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的年龄在40~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1.5 排除标准 经检查排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甲亢、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心绞痛者。且所有患者均无应用溶栓剂和抗凝剂的禁忌证。

    1.6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教育,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口服;硝酸甘油一次用0.25~0.5 mg(1片)舌下含服,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每次相隔5 min,宜在固定发作之前5~10 min服用,及其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ml,1次/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心电图ST段改善程度;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查血糖、血脂,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检查心电图。

    1.8 疗效判定标准

    1.8.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按1987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系统用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评定。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 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

    1.8.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降低的S-T段,以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在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1.8.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3] 中医证候疗效指标(n)=(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n≥70%;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n<70%;无效为n<30%。

    1.9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变化比较 见表2

    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

    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非常普遍,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心痛”的范畴。在临床实践中以心血瘀阻型较多见。气虚血瘀、不通则痛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心血瘀阻型患者症见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黯,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痛。丹红注射液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药剂学研制而成,由丹参与红花中提取的中药复方针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丹参味苦性微寒,为主药;红花味辛性温,为辅药。二药皆入心、肝经,二药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血性属阴,得温则行、遇冷则凝。丹参性微寒,辅以红花,借其温性以助消散瘀血,温运血行,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丹参为沉降之物,红花为升浮之品,二药同用,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行气活血之功尤为显著。普遍认为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形成的早期表现。而一氧化氮产生的减少,是内皮功能障碍早期典型的特征之一[4]。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现有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ST段缺血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使患者心电图复查有效率显著提高,并最终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率,且安全性更高[6]。

    丹红注射液是是现代制剂技术和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的产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