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159856
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谢多英
第1页

    参见附件(2660KB,2页)。

     TC4.33±0.924.32±0.814.41±0.864.30±0.794.35±0.704.58±0.83

    TG1.43±0.601.52±0.731.45±1.031.27±0.671.70±0.781.79±0.83

    2.4 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见表4) 观察组服药后有9例(13.3%)出现异常心电图,对照组有10例(16.9%),两组经χ2检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例,%)

    

    心电图异常齐拉西酮组(n=67)喹硫平组(n=60)

    窦性心动过速4(6.67)5(8.48)

    窦性心动过缓2(2.23)0(0.00)

    T波低平倒置0(0.00)2(3.39)

    QTc间期延长3(4.45)1(1.70)

    传导阻滞0(0.00)2(3.39)

    2.5 两组治疗后采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其中便秘4例,头晕3例,轻度锥体外系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应10例,其中锥体外系副反应4例,便秘3例,头晕2例,活动减退1例。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妄想、幻觉、攻击及激越等精神与行为症状影响到超过一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痴呆有关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喹硫平及齐拉西酮等被广泛用于治疗这些精神与行为症状[3]。目前较多研究已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BPSD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否会增加脑血管意外和猝死的发生率,目前结果尚不一致[1, 5, 6]。作为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已经被认为疗效上至少与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相当,而有较低的风险[4]。我们采用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估了喹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齐拉西酮为二环类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的平衡拮抗剂,对多巴胺D2、D3、5HT、5HT2A、5HT2 c、5HT1A、5HT1 d、ɑ1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组胺H1受体具有中等亲和力,对D2、5HT2A、5HT1 d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5HT1A受体有激动作用;能抑制突触对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喹硫平是一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有相互作用。在脑中,喹硫平对五羟色胺(5 hT2)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且大于对脑中多巴胺D1和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喹硫平对组织胺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同样有高亲和力,对肾上腺素能α1受体亲和力低,但对胆碱能毒受体或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喹硫平对抗精神病药物活性测定如条件回避反射呈阳性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效,但是使用齐拉西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其耐受性好,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影响较喹硫平小。故新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是治疗BPSD较为理想的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曹秋云,江开达,高之旭.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3):187189.

    [2] ReisbergB, BorensteinJ, Salob SP, et al. Behavioral symptoms inAlzheimers disease: phenomenology and treatment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6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