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775
促红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张新
第1页

    参见附件(1986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mpoietin 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120例HIE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供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n=60)入院后24 h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00U/kg,qod),疗程2周,第3天开始给以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疗程10~14 d。对照组(n=60)第3天开始给以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疗程10~14 d。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NBNA评分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肌张力、原始反射、意识状态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促红素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促红素;脑蛋白水解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生期缺氧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早期有效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目前对HIE的治疗是以综合洽疗为主,尚无特效疗法。促红素(EPO)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0400含唾液酸的可溶性糖蛋白,在低氧的情况下,EPO可通过抑制红细胞前体的凋亡来增加成熟红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携氧量,改善组织缺氧。EPO在脑中也有表达,并作为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发挥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外的其他重要功能。为观察EPO在急性期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对12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EPO治疗,与不使用EPO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120例HIE病例,依据2004年11月长沙会议修订的HIE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度[1]。入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①入院日龄不超过72 h;②无严重先天性异常;③无颅内出血或贫血;④体重≥2.54 kg,37周≤胎龄≤42周;⑤母亲无严重心、肺及肾脏疾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使用EPO,对照组不使用EPO治疗。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胎龄(39.4±1.2)周,出生体重(3396.7±125.4)g,轻度17例,中度38例,重度5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胎龄(39.2±1.0)周,出生体重(3454.5±132.7)g,轻度18例,中度36例,重度6例。两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供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先给予促红素(rhEPE,药物由华北制药厂提供,批号:20070111),按300 U/kg,入院后立即给予首次皮下注射,以后每周3次,连续2周,第3天开始给以脑蛋白水解物30 mg加入10%葡萄糖液3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第3天开始给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用法用量同实验组,疗程10~14 d。

    1.3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由专人仔细检查临床神经症状,并分别于生后≤3 d、5~7 d、10~14 d进行3次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包括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和肌张力,NBNA根据鲍秀兰提出的操作方法和评分标准进行[2],操作者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持证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神经症状比较 实验组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表1。

    明显偏低,随着疗程的延长,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有显著改善,至10~14 d已接近正常范围,但在用药后实验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3.1 EPO对HIE的作用机制 EPO最初治疗慢性肾性贫血。近年来有关EPO对脑保护作用备受关注。低氧或缺血后脑组织中EPO、EPO-R的表达明显增高。EPO可减轻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Kaptanoglu等研究表明[3],EP0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引起的运动神经元凋亡,改善运动功能,减轻脂质超氧化反应。能有效地减轻大鼠实验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诱导的脑损伤,促进短期功能恢复。另有研究发现,EPO能改善鼠闭合性脑外伤引起的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轴突变性及细胞凋亡。此外,EPO还能保护脑皮层神经元免受人免疫缺陷病毒gpl20的损害。目前普遍认为EPO可能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发挥作用[4]:①抗氧化损伤: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能生成大量的氧自由基,产生一系列的氧化损伤,如神经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和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EPO可以激活神经细胞内的抗氧化物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表达上调,清除氧自由基,阻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细胞凋亡;②阻断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递质。脑缺氧缺血时的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神经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大大增加,激活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使钙钠通道持续开放,大量持续的钙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钙超载,从而介导神经细胞水肿、坏死。EPO能有效阻止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③抑制NO的过度合成:目前认为缺氧缺血损伤较轻时神经细胞的死亡形式以凋亡为主,严重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则与坏死同时存在。脑内的EPO通过激活抗凋亡基因来抑制缺血缺氧时的神经细胞凋亡。此外,EPO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刺激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血管再生,能减少脑缺血后促炎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具有直接的神经营养作用。以上说明EPO作为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围生期和新生儿期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3.2 脑蛋白水解物为一种大脑所特有的肽能神经营养药物。能调节和改善神经元的代谢,促进突触的形成,诱导神经元的分化,并进一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各种缺血和神经毒素损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在脑内迅速代谢,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呼吸链,具有抗缺氧的保护能力,改善脑内能量代谢,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催化其他激素系统,提供神经递质、肽类激素及辅酶前体。

    3.3 促红素和脑蛋白水解物对HIE有协同作用 实验组早期应用EPO,能减轻HIE早期脑损害,提高存活率,脑蛋白水解物能促进恢复期神经细胞再生,使脑细胞免受缺氧缺血的损伤,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