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2661
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出血的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2期
     【摘要】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的手术,不乏医源性损伤出血,处理不当,能致损伤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防治的方法包括提高认识和重视、对正常胆道和血管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非常熟悉、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精细的操作和丰富经验,手术处理个体化。

    【关键词】

    胆囊切除;医源性损伤出血胆囊切除术目前是普外科中开展十分成熟和较多的手术之一,也是医源性胆道损伤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其也不乏医源性损伤出血,若处理不当,能致损伤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重视医源性损伤出血的防治。

    1 医源性损伤出血的预防

    1.1 提高认识和重视 腹部外科医生应清醒地认识到胆囊切除术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的手术[2]。,术者应有丰富手术经验的积累,部分复杂的胆囊切除术对于术者的知识层次、技术水平、实践经验、心理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应强调胆道手术的高风险性,从主观上重视胆囊切除术,不能片面追求手术速度等,对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要非常熟悉。对解剖的生疏容易造成损伤,尤其是出血情况下,应急经验不丰富的术者易盲目乱夹,造成误伤或加重损伤。除了手术经验,手术的态度也至关重要。有的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视“胆囊”为小手术,思想上重视不够,也常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要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高度负责的手术态度,才能减少医源性损伤出血。

    1.2 胆道解剖因素 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是否清楚是决定胆总管损伤发生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医源性出血也和其有重要关系。在临床工作中,80%以上胆总管损伤都是因为术中对胆囊三角结构认识或解剖不清楚造成的。解剖因素又可分为先天变异和后天改变两类。

    1.2.1 胆道先天变异 肝外胆管的变异比较多见,人群中占40%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