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2799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P53\Bcl-2蛋白和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胡兆鹏 李 琴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近来许多研究证实P53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的通常为突变型P53,其具有某些癌基因的作用。本研究显示P53在一般良性肿瘤(PAS)中不表达,而MEC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PAS,同时显示P53在MEC中低分化型高于高分化型。提示P53的高表达与MEC的发生发展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MEC的良恶分级及预后评估,与文献报道相似[3-5]。Cyclin D1为最早发现的原癌基因,其主要功能在G1期进展中起限速控制作用,过表达可促进细胞繁殖[6,7]。本研究显示Cyclin D1在MEC中表达明显高于PAS组,提示Cyclin D1的过表达是MEC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此外笔者还发现Cyclin D1与MEC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因此Cyclin D1可能与MEC的预后密切相关。Bcl-2是一种膜结合型蛋白,主要通过C末端疏水性氨基酸锚定于线粒体外膜。Bcl-2是制约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在多阶段、多层次阻断凋亡过程,其既可抑制线粒体破裂,阻止凋亡执行者caspase-3激活物细胞色素C的释放,还可直接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结合使caspase-3无法激活,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发生[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