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1期
编号:11702440
骨质疏松的诊治与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质减少改变现象,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骨骼脱钙,骨的钙质流失,使骨质变得单薄,造成骨质出现许多孔隙,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骨强度、韧性降低,不能承受外力负荷。当运动不当或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尤其老年或经常因病卧床者,常因弯腰取物或剧烈咳嗽而发生骨折。此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有关资科表明,现在患患者数已达4000万左右,约占老龄人口的1/2,而且尚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为了进一步增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就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1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 ①内分泌紊乱:主要为性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等代谢失调;②废用所致:长期因病卧床或外伤后需肢体长时间制动患者,因不能从事肌肉锻炼,极易发生骨质疏松;③人体内钙代谢平衡失调:体内钙的维持与摄入、吸收与排泄有关,如果摄入少或小肠对钙的吸收不好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④有学者认为白种人、黄种人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黑种人, 少年白头人比一般正常人更易患骨质疏松。

    1.2 继发性骨质疏松 大量饮酒吸烟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