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1期
编号:11529580
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沈云富
第1页

    参见附件(190KB,2页)。

     急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肠道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疾病,至今尚未有确切的病因。而细菌感染及患者机体的变态反应两种因素,被认为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变主要发生在小肠,肠壁各层均可受累,表现为广泛的溃汤、出血、坏死。临床上典型特征为:突发性剧烈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以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归纳如下几点诊断依据 ①突发性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有阵发性加剧;②腹泻便血,排特殊腥臭味、血水样或果酱样大便;③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④有急腹症表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急腹症。

    1.2 X线表现 透视或平卧位平片上可见病变肠管扩张。肠间隙增宽,黏膜皱襞增粗,肠壁张力及蠕动减弱,立体平片上可见液平面。少数患者尚可见肠壁气囊肿,其机理为肠黏膜破坏,肠腔内高压气体逸入肠壁所致。

    1.3 手术所见 ①肠腔内渗液呈棕黄色或血水样;②病变肠客呈高度炎性水肿,肠壁增厚僵硬,重者呈灶状坏死,界线清楚;③病变常累及浆膜并发腹膜炎。

    1.4 临床分型 临床上是根据本病的某些症状较为突出而划分的,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出现,这种多类型表现与病变肠管的病理形态有密切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