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1期
编号:11799272
重度哮喘应用无创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邵 闳 鲍俊晰 杨会英 王 丽 王 锋 孙 磊 杨秀娜
第1页

    参见附件(276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能否较常规治疗者改善预后,减少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方法 常规治疗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患者57例,以同期住院同等病情仅做常规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治疗4、24 h后血压、心率、呼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pH值、PaCO2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为96.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43%,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大大减少了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大大减少了插管机械通气的机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重度哮喘;气道给药

    近年来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技术的发展,应用NIPPV治疗重度哮喘已成为同行接受的方法,但其疗效如何说法不一,尚缺乏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本研究即对这一争论的问题进行探讨,对重度哮喘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并加气道给药,观察能否较常规治疗者改善预后,避免插管上有创呼吸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我国2002年11月重新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的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的入选指征,对于重度哮喘出现呼吸心跳停、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血流动力学不稳、消化道出血、上呼吸道梗阻,面部创伤或术后畸形作为禁忌证而需插管上呼吸机。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重度哮喘患者114例入选,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试验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试验组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9~84岁,平均52岁。对照组57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20~80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性别及入选条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吸氧、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雾化吸入祛痰剂及补液、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并同时间断予以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沐舒坦),应用瑞思迈沙利文多功能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用软帽固定好,给予患者双水平正压通气,采用S/T(自主呼吸/时间转换)模式,同时设定气道内吸气正压(IPAP)水平和气道内呼气正压(EPAP)水平(相当于常规呼吸机PSV+PEE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