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5
编号:13823442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IgA肾病经验拾萃(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5
     1 IgAN与络病理论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独特的组成部分。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干;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的网状系统。络分气络、血络,气络是人体内运行经气的网络,发挥着信息传导、自稳调控、防御卫护等功能;血络是人体内运行血液的网络,发挥着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等功能。气络、血络是脏腑结构及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络脉发生病变时即络病,络病的内涵是络脉的结构损伤、功能失常,络病的外延是导致络病的病因及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疑难肾脏病的病机状态,络病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26]。

    IgAN仅通过肾活检确定,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常伴C3、IgG、IgM沉积。其病理改变多样,据IgAN牛津分类[27],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细胞和纤维细胞新月体存在与肾脏预后不良关系密切,病变损伤以肾小球为主,伴肾间质小管及肾血管病变。高彦彬教授认为IgAN的病变部位在肾络,属于中医“络病”范畴;内因是禀赋不足、肾络失荣;外因是外感六淫、邪伏肾络;病性为本虚标实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