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3
编号:13565126
穿龙薯蓣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3
     长期以来,穿山龙药材主要来自野生采挖的穿龙薯蓣。随着穿龙薯蓣药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采挖后的穿龙薯蓣自然恢复速度已经满足不了药材市场的需求[9-10]。人工栽培穿龙薯蓣是解决野生资源日益短缺的主要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穿龙薯蓣的栽培研究工作,由于穿龙薯蓣通常需要栽培3~4年后才能采收,栽培周期长导致栽培种植成本高、见效慢;良种缺乏导致质量不稳定;且人工栽培过程中不规范使用农药、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限制了穿龙薯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1]。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遵循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最佳采收期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在提高中药材品质,保障中药材安全,促进产业升级,保障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本文总结并探讨了穿龙薯蓣无公害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穿龙薯蓣无公害规范化种植体系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促进中药材穿山龙优质、高产、稳产。穿龙薯蓣的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是保障穿山龙市场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基础。

    1 无公害产地环境(生态因子)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是无公害穿龙薯蓣选择产地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准;按照NY/T2798.3-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安全生产穿龙薯蓣;穿龙薯蓣产地环境的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应分别满足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GB/T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