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0
编号:13613335
电针复合不同麻醉方式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0
     既往多项研究表明,针刺麻醉具有辅助镇痛,减少全麻期间麻醉药物用量的作用[13-14]。本研究中,GA组术中主要的镇痛药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少于GC组,证实了针刺术中的辅助镇痛作用。从停止泵注麻醉药物开始,全麻患者的拔管时间(GA组为8.5 min,GC组为12.9 min)、苏醒时间(GA组为8.4 min,GC组为12.8 min)、呼吸恢复时间(GA组为7.5 min,GC组为11.3 min),GA组均短于GC组,表明电针优势穴位,减少镇痛药物(瑞芬太尼)使用剂量的基础上,加速了患者的苏醒。以往的众多研究证实,电刺激相关穴位可以促使机体产生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产生镇痛作用及微弱的镇静作用,Liu等[15]认为穴位刺激也可以抑制觉醒中枢,进而产生镇静作用。然而本研究在维持一定麻醉深度(BIS维持在40~60之间)的基础之上,调节全身麻醉药用量,发现GA组和GC异丙酚用量并无统计学意义,不支持电针优势穴位具有辅助镇静作用的功效。

    传统观点认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因为局部刺激轻微、伤口小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