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24135
保留表皮瘢痕剥离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9期
     近些年,耳部瘢痕疙瘩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达2.5%[4],伴瘙痒疼痛等不适且影响患者美观,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耳部瘢痕疙瘩的发生与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临床研究发现最主要危险因素是穿耳洞[5-6]。穿耳洞后出现上皮受损,创伤部位局部组织启动内源性修复产生电化学反应以诱导细胞迁移[7-8],而穿耳洞后为了避免耳洞闭合常置入异物,异物尤其是金属异物刺激,不但影响伤口自行修复愈合而且会改变创口周围的电场,进而打破细胞迁移机制,并增加神经性炎性反应[9],导致细胞过度集聚形成瘢痕疙瘩[10]。

    虽然穿耳洞是耳部瘢痕疙瘩发生的高危险因素,但瘢痕疙瘩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了遗传和黑色素形成[2-3],有文献证实瘢痕疙瘩的形成还与局部张力[11-12]、免疫因素[13-14]、内分泌因素[15]等息息相关。

    4.2 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目前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手术切除、激素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硅胶膜治疗、冷冻治疗、局部加压治疗等[16-17]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