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49291
黄褐斑需要长期防治与综合管理(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5期
     与病灶周围正常皮肤相比,黄褐斑皮损处的血管数量、血管大小和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病灶周围的正常皮肤。众多的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了黄褐斑皮损血管化过程,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转化生长因子(TGF-β)、中性肽链内切酶等,提示黄褐斑色素的增多可能是一种炎症反应的过程[7-8]。而且,黄褐斑皮损中确实还发现了一些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参与,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SCF/KI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等[9]。

    虽然去除色素颗粒仍然是目前黄褐斑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局部脱色剂的应用、化学剥脱以及激光治疗等,但考虑到黄褐斑病理组织学的新发现,以及发病机制上的一些新认识,我们提倡“长期、综合管理”的治疗理念,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避免治疗方法或手段加重黄褐斑病损的可能,同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紫外线防护是综合管理的首要原则

    既往我们意识到紫外线照射在黄褐斑管理中的重要性,是因为紫外线照射作为黄褐斑的诱发因素不仅能够激活黑素细胞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