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4421
小腿离断伤再植与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缺损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第5期
     我科于2009年进行了一例小腿离断伤致小腿大面积缺损行交腿皮瓣修复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不仅取决于医师精湛的医术,而且术后精心护理也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09年9月因压砸伤致左踝上5cm处离断,仅胫后侧宽约2.0cm皮肤与肢体相连,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骨质外露。创缘不规则,肌肉、肌腱外翻,重度污染,离断足冰凉,有青紫色花斑。入院后急诊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小腿清创再植术,术后肢体成活,左踝上5cm处有一6cm×8cm缺损,骨质外露,无法行局部转位皮瓣修复和游离皮瓣,手术风险大。故术后两周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交腿皮瓣修复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3周行皮瓣断蒂术,交腿皮瓣顺利成活,骨外露得到修复,术后皮瓣外观肥厚,但质地好,不影响走路和穿鞋。

    2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彻底清创,皮瓣面积根据受区创面部位及大小设计皮瓣,不包含小腿主要动脉[1]。皮瓣切取后,用U型石膏固定两小腿于合适的位置,使皮瓣部不卡压、扭转。3周后行夹蒂试验。先从10min开始,逐渐延长阻断时间,待时间延长至1h后,拆除外固定,行皮瓣断蒂。
, http://www.100md.com
    3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为了使患者及家属更好配合治疗,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方案、术后姿势,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相关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减轻精神压力,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手术。

    3.1.2供区与受区的准备:术前了解健侧小腿皮肤有无破损、感染,肢体血运循环是否正常。按医嘱常规准备供区皮肤,术前一天用消毒治疗巾包扎,按常规做好术前检查及药物过敏试验,备血、禁食水等术前准备。

    3.2术后护理

    3.2.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 000ml/min,每15~30min监测记录1次,直到平稳为止。
, http://www.100md.com
    3.2.2 体位护理:需卧床3~4周,患肢抬高,以减轻术后肿胀。搬运患者用双手掌托起,避免固定石膏折损。在变化体位时,嘱患者动作要轻柔,位置要适当。可用支被架托起被子,以免压迫双下肢,以利于观察皮瓣血运。在保持正确舒适体位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

    3.2.3 皮瓣血运的观察:术后24h每1小时观察并记录血运一次,并床旁交接班。密切观察皮瓣开窗处的色泽、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肿胀程度。

    3.2.4 预防血管危象的主要措施:①患肢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局部用40~60w烤灯持续照射,高度为30~40cm,室温保持在22~25℃;②病房内严禁主、被动吸烟,防止尼古丁引起的血管痉挛;③常规镇痛:一切护理操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刺激。一般在术后24h内疼痛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晚上,加强巡视,常规给予镇痛药或使用体外持续镇痛泵,避免疼痛导致血管痉挛[2];④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皮瓣肿胀引起静脉回流受阻。如发现皮瓣张力高,颜色暗,立即进行伤口换药,间断拆除伤口缝线,缓解皮瓣张力过高压迫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皮瓣坏死。
, 百拇医药
    3.2.5用药及疼痛的护理:术后常规进行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潘生丁、妥拉苏林、罂粟碱等,使用时注意询问过敏史,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药物不良反应。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疼痛介质),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因此,要减少患者的疼痛刺激。术中应保证麻醉效果,术后常规使用止痛剂。

    3.2.6预防感染:常规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定时翻身扣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戒烟,预防肺部感染;嘱患者多饮水,每日大于2500ml;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床铺平整,在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垫以气圈垫或糜子垫,每日用温热毛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

    3.2.7断蒂前皮管夹闭训练:皮瓣建立充足的血液循环,一般需2~3周,皮瓣断蒂前早期合理的血管阻断训练,有利于皮瓣与患肢毛细血管网的血供早日形成,为安全断蒂做准备。训练方法:用特制的一种皮管钳或用外套胶皮管的肠夹夹住皮管蒂部,或用较细的有弹性的橡皮管绕紧蒂部,再用钳子夹紧橡皮管,松紧度以能阻断供应皮管的血流为宜力量过大可将皮管夹坏,力量过小阻断血流不彻底,起不到训练的作用[3]。一般于术后2~3周开始训练,开始时每次钳夹5min,5~6次/日,钳夹后皮管如无明显循环障碍的表现,如肤色发绀或苍白等,则可逐渐延长钳夹的时间而减少钳夹次数,直到连续钳夹1~2h皮管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即可断蒂。
, 百拇医药
    4出院指导

    讲解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意义,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良好的心态,督促患者出院后能自觉长期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使每个动作都行之有效,以不造成伤口疼痛或不增加皮瓣张力为原则。

    5讨论

    术前重视心理支持、做好术前被动体位的训练,术后体位变化对于保证皮瓣的成活至关重要,过高影响皮瓣血液供应,过低影响血液回流致皮瓣肿胀,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皮色观察需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是判断皮瓣血运的主要依据,皮温与健侧作对照,如皮瓣温度低于健侧3℃以上并伴有色泽的改变,或毛细血管反应超过3s和反应不明显应考虑血运障碍,需立即处理,该交腿皮瓣虽不带知名血管,但蒂部血管网也有痉挛的可能。避免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移植皮瓣存活及手术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世镇.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0:92.

    [2]金荷娣,钟李芳,姜丽玉,等.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45.

    [3]金 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176.

    [收稿日期]2011-02-22 [修回日期]2011-04-06

    编辑/贺艳梅, http://www.100md.com(方立梅,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