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670971
腭瘘的发病与修复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第8期
     腭瘘是指腭裂修复术后仍遗留在硬软腭部的瘘孔,为腭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多数国外学者报道腭瘘的平均发生率在23.0%~25.2%[1-2],瘘孔修复术后复发率为25.0%~60.0%[2]。国内学者文献报道[3-6]腭瘘的发生率分别为4.6%、6.68%、13.0%、11.1%不等。腭瘘能造成患儿的口腔卫生不良、中耳疾患、语音功能以及心理负担等,如何预防和治疗腭瘘一直是整形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腭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腭瘘发生的部位及原因

    1.1腭瘘的部位: 腭瘘可以发生在硬软腭的任何部位。早期没有明确的定义分类,大多根据解剖位置分为软腭瘘,软硬腭交界瘘和硬腭瘘。近来Smith [7]根据解剖、病例资料等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新的腭瘘分类方法,将腭瘘分为七种类型:①悬雍垂瘘;②软腭瘘;③软硬腭交界瘘;④硬腭瘘;⑤原始继发腭交界瘘;⑥齿槽瘘;⑦口鼻前庭瘘。通常我们所述的腭瘘为第一至第五类。

    王洪涛[8]分析得出硬腭部位瘘占完全性腭裂术后瘘率70%,较其他部位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文献则报道软硬腭交界瘘发生率较高。肖小娜[6]对417例腭裂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后得出,穿孔46例中28例发生于软硬腭交界处。

    1.2 发生的原因:①腭裂的类型:临床经验发现硬腭或软硬腭交界处裂隙宽度超过2.5cm时,术后伤口容易裂开[10]。Cohen[2]发现腭裂的畸形程度愈重,其术后瘘孔的发生率愈高。Schultz[1]报道瘘孔的发生率在不同类型唇腭裂术后的发生率分别是单侧腭裂15%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