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85570
仲夏又见樱花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5日 《人人健康》 2008年第18期
仲夏又见樱花来

     我们在上一次的龙城过客栏目中,邀请到了美国陆伯彬先生一行三人来到《人人健康》会客室。在畅谈中,我们和国际问题专家陆伯彬先生聊到了日中问题——这个在民间都很敏感的话题。中国人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记忆是深刻的,其实日本对此段历史也有着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很多中国老百姓提到日本人,都有不少愤然之情,因此总要在日本这个国家前面强调一个“小”。说到此,陆伯彬笑了,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中不仅是未来的经济大国,更是政治大国。日本的经济虽然发达,但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经济腾飞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因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经济发展中脚步缓慢甚至停滞乃至后退,而中国雄姿英发,朝气蓬勃,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成长。既然是大国,就要有大国的开阔和胸襟气度,对弹丸之地的日本还要算旧账,不如把眼光多关注中国的未来成长。谈论至此,我们深受启发,这是来自外国人眼中的中日关系,颇有见的。

    这一次的龙城过客,我们专门诚邀了一位日本友人来到我们的会客室,她是日本山形县新和通商株式会社的柳谷利津女士,她是山西人民的老朋友,每隔两三年就要到太原,虽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但是惊鸿掠影,对太原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历历在目。也许正是这种间断又连续,远观又感触的独特视角描绘出来的太原,对我们有不同的启示。

    记者和柳谷女士谈到了这次来对太原的印象,柳谷女士感触良多,她说:“太原的迎泽大街很宽阔、大气。宾馆酒店的装饰和服务都很国际化,这一点太原进步很快。最直观的感受是高楼比以前多,人来人往,看到了这个城市的活力。人们穿着时尚有品位,很多年轻人也充满个性,这和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工作关系,常来太原,所以每次到这里感到分外亲切,山西人待人热情、诚恳朴实,说话的语速慢悠悠的,听着就像唱歌,很有韵味。虽然每次来去匆忙,没有时间接触更多的人,但是所有能接触到的人,都对我很好。我们在太原十几年办合资企业,对太原有亲切感,每次来都能发现太原的不断变化,发展速度很快。”

    柳谷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太原市民的私家车比以前多了好多倍,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交通秩序越来越混乱。在迎泽大街还好一些,走到小街巷或者非主干街道,道路就很狭窄,而且还有车辆乱停乱放,七扭八歪,造成了拥堵,堵车现象很严重。乱停车也会很危险。

    谈到交通秩序,柳谷女士很诚恳地说,不仅开车的司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的和骑摩托车、电动车的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开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经常会有行人突然穿过马路,没有走人行横道,也不按照行人的交通信号灯指示,就忽然在我们面前穿过来,我们非常害怕和担心,他们太不爱护自己的生命了。就这一点印象不好,日本就是车辆再多,都没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包括行人,都要严格地遵照交通规则,中国人要提高对生命的爱护和尊重。”

    我们采访柳谷女士那天,是中国传统的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柳谷女士在前一天给她尊敬的已故中国学者朋友上坟。每次来到太原,她都会第一时间去看望这位老先生的夫人和家人,因为在日本,非常讲究长幼礼节,无论发生怎样的紧急状况,长幼礼节绝不能省略,礼仪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反映到生活中举手投足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柳谷女士很高兴地说:“我发现今年到墓地上坟的人特别多,所以印象很深刻。很多人在先辈和亲人的墓前摆放了鲜花、水果和糕点,从这件事看出来中国人现在对自己的父母和祖先亲人更加尊敬、更能够表达出敬爱之情。人们用了鲜花、高档水果、糕点,说明现在中国百姓生活实实在在富裕了。”

    在日本,每年的8月13日是盂盆节,人们要把祖先或亲人的骨灰盒接回家去,15日再送回去,盂盆节是佛教的一个纪念日,日本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因此形式很隆重。在盂盆节,日本各公司都会休息放假,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假期时间可以选择3~7天。这段时间中,商店都售卖与此相关的纪念用品。

    看到我对“盂盆节”感兴趣,柳谷女士向我解释了它的由来。日本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消灭,死亡的世界是恒常循环的。日本人从古代开始,相信人一旦死亡,就与灵魂相分离而爬上山坡远去(称为荒御神),经过供养就成为祖灵(称为和御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相信这个神灵就自然晋升到神的地位了,就是经过了荒御神——和御神——神的过程。因为日本人非常注重现实,喜欢供养近几代之内的前辈,这样有鲜明印象,保持了清晰形象。在日本人心目中,佛、菩萨的形象与先祖的形象是重复的,或者说是重合的。供养先祖的虔诚情绪,与在佛、菩萨面前形成的虔诚情绪是一样的。对死去祖先进行供养的感情在日本,从古至今,没有丝毫变化。“盂盆节”表达了外来佛教与日本从古旧有神道在相适宜一致的情况下被和缓地接受过来,并相融。夏天的“盂盆节”就是在夏季神下凡到民间并祝福人民的风俗。

    对于这位山西的好友柳谷女士,我们希望听到她对太原城市的一些建议,柳谷女士很真诚地说:“太原城市的建设主要街道很宽阔,但是小巷里面太狭窄,交通很混乱,应该把小巷的交通规划一下,同时停车也要规定地点,不能乱停。城市的建筑,在主干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充分感受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但是到了小巷建筑变得简陋,总体不是很平衡协调,我们会感到贫富差距大。还有信号灯的设计如果再人性化一点就好了。中国的信号灯红灯在最上面,日本的信号灯红灯在最下面,这样不会给司机造成压力,同时强调了安全。就是这个细节,日本的设计人员请教了心理学家。电线最好能埋在地下通过管道,又安全又美观,在日本的很多街道,都是把电线埋在地下,有专门的管道。因此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多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健康,也是建设发达城市必修的一课。”

    柳谷女士的日程总是排得很满,她所代表的日本新和通商株式会社是在山西第一个投资的日本公司,是太原第一个中日合资企业。问及她们为什么选择在山西投资的理由,柳谷女士说:“这要提到我们的山西老朋友孙先生,他和当时的省长共同努力,让日本崎玉县和太原成为中日友好城市,他把很多的日本企业介绍到中国山西。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诚信,我们成为多年的好朋友,当决定在中国投资的时候,孙先生向我们推荐了一个项目,最后董事会一致同意,在中国要投资就到山西省太原市。在日本,也很讲究人际关系,在录用公司人员的时候,首先要经过推荐人的考核。日本很多用人方式,都讲究推荐,引荐人的诚信名誉非常重要。所以就促使我们在人格方面很注意品行的修养,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誉。我们的投资是先从对人的信任开始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长寿国家,国人很重视自己的健康。遇到柳谷女士,我们谈到了她的健康观念,她微笑着说:“我平日饮食主要多吃鱼、大豆、蔬菜、芝麻、绿茶之类的天然食物,都是低脂肪的食品菜肴,吃饭追求八分饱,不过量,有规律。崇尚低盐高蛋白这种饮食结构,不易患中风。我们食物中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的比例为1:1,而动物性蛋白中肉和鱼的比例也为1:1,应该是最理想的摄取量。在对待疾病的观念上,我们在日本有着‘凡药皆毒’的认同,在不舒适情况下,不会轻易吃药,把功夫放在注重平时保健和锻炼问题上。不依赖药物补身和治病,患一般疾病,主要靠体疗来调动体内抗病潜能。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重视体育课,常开各种运动会,培养顽强的拼搏作风,增强国民体魄健康。在日本的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要光着脚绕着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这是日本的‘赤足’训练,从小注重孩子们的体格锻炼及吃苦精神。此外,我们还讲究内心修炼,提倡‘安于本分、敬业重业’精神,像儒家‘不动心’、‘不听闲言,不说别人坏话,常存敦厚之心’的处世格言,几乎家喻户晓。在绿化方面,日本到处可以看到翠绿的植物,这样空气清新,负离子多,眼睛不易疲劳,精神易于放松。日本关于健康的宣传很多,现在面对越来越高的生存压力,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在提高。”

    聊到这里,记者和柳谷女士一致认为,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与健康的居住人群互相影响。柳谷女士夸奖《人人健康》对健康理念的深刻理解,很具有国际化视角和高度,希望有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份杂志,让每一个人生活健康、心理健康,让这个城市企业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

    从战后的经济困局到快速发展,日本人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市场,其实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格的修炼和信誉的重视。从日本人送礼物的精致包装到谦卑的鞠躬再到城市建设的人性化,日本人获胜的秘诀在于把做人的品质与做事的品质统一起来,融为一体。交通信号红绿灯的位置都要经过心理学家的参与,这个城市就成为百姓自己的城市,因为在城市的任何一处角落,百姓都能感受到一种关怀与尊重。

    时间过得很快,柳谷女士又要离开太原了,她说,每一次分别,都有很多不舍。下一次来的时候,尽量多花些时间在山西各地走一走。这次恰逢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真诚为中国成功地举办这样的盛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分手的时候,我也怀着对长辈的尊敬,向柳谷利津女士致以恭敬之礼,我们互相祝愿中日友谊长存。, http://www.100md.com(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