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762098
动物药水蛭高温炮制的科学合理性(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9期
     3.1抗凝活性水蛭的主要作用为抗凝作用。水蛭的抗凝原理[24]是活性组分作用于凝血过程,抑制凝血酶及纤维蛋白溶酶,从而阻断凝血反应的进行,达到抗凝的目的。张永太[25]则运用凝血酶滴定法研究水蛭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生水蛭每1 g含抗凝血酶活性单位虽大于制水蛭的,但2种药材每克含抗凝血酶活性单位均大于160 U,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相关要求。而李冰宁等[26] 则发现生品经过100 ℃处理后,抗凝效价为 275 U,比水蛭鲜品降低15 U。而炮制品抗凝效价仅为15 U,这是高温导致与抗凝药效相关的一些活性物质变性失效,其中因为炮制品处理温度最高,所以药效损失程度相对也越大。然而不论其抗凝效价大于16 U还是等于15 U ,都可以说明高温会使水蛭的活性降低,但并不会使其抗凝活性全部丧失。吕文海等[27]以水蛭给小鼠灌胃之后取血,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经对比可知酒制水蛭超微组小鼠的凝血时间远远长于生水蛭超微组的凝血时间,即经酒制增强了水蛭的抗凝活性。刘曙晨[28]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