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1期
编号:13149157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胆木注射液多维结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1期
     目前国内外中药质量控制的主流方法:一是在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药中的某一或几个有效成分(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而控制中药的质量,目前已成为国家药品标准中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二是

    考虑到中药的多成分和整体作用,应用指纹图谱的方法控制中药直接提取物中尽量多的成分[29]。当前,对于胆木注射液的质量控制,药监局试行标准则以芦丁含量作为指标,根据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胆木注射液中并未检测到芦丁成分,说明芦丁含量很低,也可能由于胆木制剂的工艺过程导致芦丁成分丢失,该标准用于胆木注射液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鉴于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为胆木及其制剂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同时体外活性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疟、抗菌、抗病毒的活性,部分研究者[30-33]建议通过测定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来控制胆木药材以及制剂的质量。但是,由于中药化学成分以及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仅用1个或几个成分并不能反映药物的整体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一些研究人员[34-35]通过建立胆木注射液指纹图谱,并以此作为其质量控制的依据,虽然能满足中药的整体性,但是缺乏与疗效的相关性,结合药效物质基础建立有效成分群化学指纹图谱更具有说服力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