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083
超越原生家庭.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7日
第1页
第9页
第15页
第22页
第45页
第56页

    参见附件(2735KB,174页)。

     超越原生家庭是作家罗纳德理查森写的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家庭分歧的正确处理方式,如何维持亲密关系,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等等。

    超越原生家庭内容提要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由原生家庭的环境所塑造。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心理上却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对这种影响的应对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有些人会压抑自己的感情,按照父母的吩咐行事。

    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故意与父母的期望相反,永远是叛逆者。

    有些人希望证明父母是不称职的,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改进。

    有些人则希望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很少返回或联系原生家庭。

    即使你与原生家庭远隔重洋,或者离开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本书的目的是揭示原生家庭的内部运作机制,帮助你学会应对原生家庭影响的全新方法,摆脱过去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从而在新家庭中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让下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

    超越原生家庭作者简介

    罗纳德理查森 (Ronald W. Richardson) 从事婚姻问题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20年。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岸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和培训主任、“太平洋沿岸家庭疗法培训协会”成员。现任“美国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师和督导,也是“美国牧师咨询协会”执业医师。

    超越原生家庭作品评价

    “我在年轻的时候,想要改变世界。后来我长大了一些,才明白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大了。于是我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又经过了一些岁月,我认识到这个目标也太大了。于是我试图改变自己居住的小镇。当我意识到连这个目标都无法实现的时候,我想改变我的家庭。现在我垂垂老矣,才知道一切应该从改变自己做起。如果一开始首先改变自己,也许我现在已经改变了我的家庭、我的小镇、我的国家,也许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超越原生家庭目录

    第1章简介

    第2章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第3章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疏远

    关系可以更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第4章你不比我更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歧的处理

    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按照我的方式来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夫妻之间对协同一致的追求

    第5章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是你让我做的!——为自己负责

    还是留给妈妈做吧!——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

    结论

    第6章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

    你和我一起对付她:三角关系中同盟的意义

    世界就是个舞台:三角关系中的各类角色

    第7章谁是长子或长女:原生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与性别序列

    长子或长女

    幼子或幼女

    出生顺序居于中间的子女

    独生子女

    双胞胎

    第8章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1步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第2步你好,妈妈,还记得我吗?联系家庭成员

    第3步创建一段家庭历史纪事

    第4步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第5步你可以回家了:探亲与家访

    第6步这就是我,无论你是否喜欢:自我分化

    第7步重做一遍

    第9章我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

    工作的开始

    工作的进展

    改善原生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实现自我的分化

    超越原生家庭截图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Family Ties That Bind: A Self-Help Guide to Change

    Through Family of Origin Therapy

    (美)罗纳德·查理森(Ronald W. Richardson) 著

    牛振宇 译

    ISBN:978-7-111-58733-0

    Ronald W. Richardson. Family Ties That Bind: A Self-Help Guide to Change

    Through Family of Origin Therapy, 4th Edition.

    Copyright ? 1984,1995,2011 by International Self-Counsel Press Ltd.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only) Trade Paperback Copyright ? 2018 by

    China Machine Press.

    This edition arranged with International Self-Counsel Press Ltd through 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Inc. This edition is authorized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Macao SAR and

    Taiwan.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from the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

    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目录 致谢

    第1章 简介

    第2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第3章 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疏远

    关系可以更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第4章 你不比我更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歧的处理

    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按照我的方式来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夫妻之间对协同一致的追求

    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是你让我做的!——为自己负责

    还是留给妈妈做吧!——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

    结论

    第6章 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

    你和我一起对付她:三角关系中同盟的意义

    世界就是个舞台:三角关系中的各类角色

    第7章 谁是长子或长女:原生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与性别序列

    长子或长女

    幼子或幼女

    出生顺序居于中间的子女

    独生子女

    双胞胎

    第8章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1步 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第2步 你好,妈妈,还记得我吗?联系家庭成员

    第3步 创建一段家庭历史纪事

    第4步 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第5步 你可以回家了:探亲与家访第6步 这就是我,无论你是否喜欢:自我分化

    第7步 重做一遍

    第9章 我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

    工作的开始

    工作的进展

    改善原生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实现自我的分化

    结论

    附录A 如何与原生家庭加强联系

    附录B 如何寻求原生家庭领域专业人士的帮助读者须知

    本书中包含的案例全都来自本人客户的真实生活经历。但是在每个

    案例中,为了保护客户的隐私,我特意修改了一些个人的突出特征,防

    止别人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有时候,我会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客户身

    上发生的事件融合为一个事例,以求更加清晰、有效地展示本理论。致谢

    在《纽约客》杂志的一幅漫画中,一位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出版商对

    一个有些吃惊的作者说道:“哦,这挺不错的。但是现代人写书也不全

    靠自己了。”这幅画反映出了我写本书过程中的体会。

    我是从乔治城大学的莫瑞·鲍文(Murray Bowen)博士的著作中学

    到了家庭内部运作机制的基本理念。鲍文博士是原生家庭心理疗法最早

    的先行者之一。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鲍文博士在原生家庭方面的研

    究和实践工作,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我所做的只是把他的

    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我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卫

    ·弗里曼(David Freeman)博士那里学会了如何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

    的生活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弗里曼博士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导师,对我

    也很关怀。他帮助我彻底理清了原生家庭理论中各种理念的意义和用

    途。

    此外,如果没有我妻子露易丝的帮助,此书也不会面世。她是一名

    专业的编辑和作家。是她首先建议我为非专业人士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原

    生家庭心理疗法方面的书籍。当我完成本书的初稿之后,她又对其进行

    了修改和重组,让内容变得更加浅显易读。虽然有时候我会不同意她的

    修改,但最终我还是对她充满了感激。

    当然,我还必须感谢自己原生家庭的各位成员:我的母亲——她为

    我树立了一个充满慈爱与支持的榜样;我的父亲——虽然我不知道他是

    谁;我的姨妈和姨父、表兄弟姐妹、外祖父母,以及曾外祖父母等。这

    些人从小就认识我、了解我。我长大之后,也试图更加深入地了解他

    们。第1章 简介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

    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对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生活经

    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

    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

    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

    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在人生中的某个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但

    我们在心理上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即使你跟原生家庭远隔重

    洋,或者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

    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当然,某些具体内容和细节也许

    会有差异。

    例如,你会做很多父母曾经做过的事情,虽然你总是发誓自己绝对

    不会这么做。毫无疑问,你的父母曾经也发过这样的誓。这种传统可以

    一直追溯到远古的穴居人,也许他们也曾发誓再也不像他们的猿人祖先

    那样生活。有时候,这种希望与先辈不同的愿望会产生有趣的结果。

    ┊示例┊

    安妮特离婚了,还带着3个孩子。孩子的年龄分别是9岁、12岁和14

    岁。她常常抱怨父母从来没有支持过她所做的事情,也不喜欢她的所作

    所为。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一定要经常表扬孩子,让孩子知道

    自己多么喜欢他们。但令她十分吃惊的是,最大的孩子有一天对她

    说:“妈妈,我觉得你有点儿问题,你总是夸我们有多好,但我们不相

    信,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你说过我们不好的地方。”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

    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

    情。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找到应对自己原生家庭影响的新办法,即帮

    助读者学会完全不同的新途径,摆脱过去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从而让

    读者在自己的新家庭中过得更加幸福快乐。如果你在合适的框架(这个

    框架就是你原生家庭的环境)中审视自己过去遗留的问题,那么你现在

    和未来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掌控自己

    的生活,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不会感到太多的挫败感,从而可以

    更好地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请回忆一下你给父母打电话,或者回家看望父母时的情景。在这种

    情况下,你的感受和言行举止是否与过去在原生家庭中生活时很相似

    呢?回到原生家庭之后多久,你就会产生与过去相似的感觉?5分钟?1

    个小时?还是2天?当家里的局面变得紧张时,你会如何?如果回到原

    生家庭3天之后,你的行为和感受才会变得跟13岁左右相似,那么你很

    有可能并不需要读这本书。但是大多数成年人,一旦回到自己的原生家

    庭中,又会变得像以前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状态一样,虽然他们的内心

    并不希望自己这么做。有些人仅仅是为了和平地融入原生家庭的氛围。

    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感情,按照父母的吩咐行事,不希望把事情搞砸。

    还有一些人的所作所为故意与父母的期望相反。他们永远是叛逆

    者。

    有些人希望证明父母是不称职的,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改进。还有很

    多人希望跟原生家庭划清界限。他们成年之后,往往在感情上跟原生家

    庭比较疏远,很少返回原生家庭,也很少和原生家庭的成员联系。

    所有这些关系模式都证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力。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原生家庭的成员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又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独立的自我。即使在最客观和清醒的时刻,我们的所作所为也总是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并非

    总是采取对我们自己有利的最佳行动方式。但是,除非我们能够成为一

    个独立的成年个体,免受原生家庭的干扰,否则很难在跟别人建立亲密

    关系的同时,仍然保持独立的自我。

    人们离开原生家庭之后,大多建立起了一些新的亲密关系。这

    些“新的亲密关系”主要包括:婚姻关系(合法婚姻关系、实际婚姻关

    系、同性婚姻关系、异性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工作中的同

    事关系,以及朋友之间的友谊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会不会处理原生家庭的各种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展原生家庭领域的心理工作。这项工

    作的目的是改变人们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并进一步地改善人们目前的

    各种人际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都要应对原生家庭的影响,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无

    法选择的。即使忽视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也只是应对的手段之一罢了。

    你无法摆脱自己过去的经历,不能否认其重要意义,也不能将其遗忘。

    早年的生活经历注定要在你现在的生活中重复出现,只不过其中的人物

    和场景不同罢了。

    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工作可以改变这种令人沮丧的模

    式。有些人向咨询师求助,也有些人去找原生家庭领域的心理治疗师。

    但是,你也可以对自己进行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疏导。实际上,在心理

    治疗师承认这种疗法的功效之前,人们就一直在使用着这种方法。如果

    你想成为一个心理上成熟的成年人,自然需要重新评估自己与原生家庭

    的关系,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

    开展原生家庭领域的工作需要理解家庭运作的内部机制。本书第2

    章~第7章将会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从而有助于读者理解。这几章主要

    探讨了家庭内部运行的几个具体机制,你可以借助这部分内容来分析自

    己原生家庭的情况。这些章节里包含了很多问题和练习,可以供读者思

    考和练习。你不必专门坐下来写每个问题的答案,但只要仔细阅读每个

    问题,并且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就会从中受益。在做书中的练习时,请

    选择那些对你有意义,并且不会让你感到内心不安的题目。

    了解相关的心理学概念,知道家庭运行的内部机制,这只是原生家

    庭心理学领域研究和工作的最初步骤。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让读者深

    入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还要让读者对原生家庭的认识产生实际的作用

    和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读者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改变自

    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方式。本书第8章提供了具体操作的指导。但是

    读者必须注意:千万不能略过前面的7个章节,直接跳到第8章。如果不

    事先了解一些原生家庭方面的理论,你将很难理解后面的实际操作。因

    此,请耐心一点,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旦读完了本书中包含的所有理

    论,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理论和方法实行起来非常简单。

    有些人和原生家庭断绝联系很久了,但他们也可以采用原生家庭心

    理治疗法。过去断掉的关系可以恢复;即使父母已经去世,你也可以联

    系亲戚朋友,向他们询问你童年时家庭生活的环境。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改变自我,但至少将近30

    岁,以及30岁以上的读者使用起来会更加便利。这是因为20岁刚出头的

    年轻人仍然面临着离开原生家庭、独立生活的实际问题,很少关注心理

    上与原生家庭分离的事情。但是不管年龄有多大,你都会发现:独自应

    对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你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问题

    也许会变得简单一些。如果你有幸认识一位熟悉原生家庭疗法的心理治

    疗师,你完全可以借助于他为你提供的心理治疗服务。因为原生家庭心

    理疗法的开展完全依赖你自身的行动,所以此类的心理治疗师常常把自

    己称为“教练”或“导师”。其实,任何愿意听你倾诉,并且可以适时向你

    提出恰当问题的人,都可以提供给你所需要的帮助,从而成为你的“教

    练”或“导师”。有时候,一群朋友也可以定期举行聚会,相互之间提供

    这种服务和帮助。

    恋人或配偶并不适合担任你的“教练”和“导师”,因为他(她)很难

    在家庭事务中保持不偏不倚。如果你让配偶参与,那只能让事情变得更

    加复杂。你的“教练”或“导师”必须向你提出很多问题,并且帮助你以完

    全不同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家庭。而你的配偶往往会直接告诉你去思考什

    么东西——虽然有时候他(她)也是出于好心。

    如果帮你开展心理疏导的“教练”或“导师”(也许是你的配偶,或是

    心理治疗师等人)认为你现在的问题全是由父母造成的,那么最终你会

    认为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愤恨等不良情绪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原生家庭

    伤害了你。但是,与之相反,原生家庭心理疗法的正确观点应该是:你

    必须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前提是换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原生家庭。

    请务必注意的是:那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原生家庭内部存在严

    重情感纠纷的人,以及曾经遭受过性侵的人,必须在专业人士的帮助

    下,才能接受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治疗和疏导。但是,大部分只有一般

    心理问题的普通人,并不需要第三方的专门协助。

    无论如何,在你读本书的过程中,还需要记住以下两点重要内容。

    (1)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让你发生改

    变,你也改变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改变自己。所以不必劳心费力地去

    试图改变他人。(当然,也许在你改善自己的过程中,其他家庭成员也

    会逐渐改善他们自己。但这只是你改变自己过程的一个副作用,并不是

    你的目标。)(2)你必须有充足的积极性和动力。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现状

    吗?做原生家庭领域的工作是很困难的,而且并不适合每个人。它并不

    是一个简便易学的方法,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你进行大

    量的思考。但是,对于那些在原生家庭方面遇到困扰的人来说,其回报

    也很丰厚。

    下面这个关于苏与其家庭的故事可以充分说明原生家庭疗法的效

    果。

    ┊示例┊

    苏有6年没回过家了。她不想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她这次感到

    应该回去了,因为5个弟妹告诉她:父母因为她从不回家而感到非常伤

    心。

    苏19岁就离开了家。她在青春期时跟父母冲突不断。父母喜欢嘲笑

    她那“激进”的政治观点,而苏认为父亲身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也没有

    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父亲要求苏放弃她那“新潮”的观点,做一个中规中

    矩的“女人”,像母亲一样屈服于他的权威。父亲还常常喜欢在家里动用

    武力,来维持家庭的“秩序”。苏是家里唯一一个敢于公开挑战父亲权威

    的人。她拒绝接受父亲的控制。

    最后一次与父母爆发冲突之后,苏宣布要离家出走。她还记得当时

    自己一个人拖着行李走出家门时的情景。父亲在客厅看着报纸,只是稍

    微抬起头,跟她说了声再见。母亲在厨房里哭泣,害怕再跟她发生矛

    盾,不敢到门口送她。

    此后,她也给家里打过几次电话,寄过几张贺卡,但是除此之外就

    没怎么联系了。她知道父母在等着她的消息,想知道她是否发生了改

    变。但是,苏也明白:自从离开家之后,她没做过几件让父母满意的

    事。她在大学混了三年,因为她不知道除了上大学还能干什么。她和男

    朋友史蒂夫同居了。当时史蒂夫还是个艺术系的学生。史蒂夫毕业之

    后,去欧洲旅行了一年。等他回来,苏就跟他结了婚,但双方都对这段

    婚姻不满意。其实,史蒂夫去欧洲旅行就是为了二人分开一段时间,因

    为他们当时争吵得太厉害了。现在,苏在一家吸毒儿童教养院做着一份

    工资很低的临时兼职工作。史蒂夫偶尔会做一些商业绘画,但大部分时

    间都在从事自己的绘画艺术实验。苏回到家后,妹妹在晚餐时询问她工作的情况。于是,家庭谈话就

    转到了青少年成长和吸毒的问题。母亲试图转移话题,但没有成功。在

    青少年成长问题上,苏跟妹妹意见一致。她认为青少年之所以误入歧

    途,主要是因为父母关心不够,或太过专制;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缺陷;

    以及社会腐败等。

    父亲想要努力克制自己,但最后还是忍不住说:“见鬼去吧!你一

    点儿都没变!还是满嘴胡言乱语。你和你那废物老公都在浪费生命,躲

    避社会。你还没长大吗?”

    苏曾想避免这种局面,现在却不愿放弃反击父亲的机会。于是,她

    拿出了多年积累的尖刻讽刺,再加上这6年以来搜集到的“证据”,开始

    反驳父亲的说法。争吵的结局是父亲走了出去,母亲躲进了厨房,而其

    他人则一声不响地悄悄离开了,只剩下苏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餐桌旁。

    于是,她决定搭乘明天最早的班机离开。

    4年之后,苏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她曾经想过再也不会回

    来了,但这时又改变了主意。实际上,在前2年里,她也曾经回家小住

    过3次,但这次她回家的感受和以往大不相同。

    4年前的归家之旅不欢而散后,苏的婚姻状况很快恶化了。她和史

    蒂夫甚至准备要离婚,但他们最后还是决定先找心理治疗师做一下婚姻

    关系方面的协调和咨询。他们和治疗师聊了聊自己的婚姻状况,然后突

    然意识到:夫妻二人的冲突和矛盾大多与各自的家庭背景,以及与早期

    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敏感性有关。他们的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夫

    妻双方都试图在婚姻关系中解决他们各自原生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

    然后,心理治疗师又问他们是否了解父母的性格和为人——不仅是

    作为父母的性格和为人,而且是作为一个人的综合品质。治疗师还问他

    们是否了解父母的家庭背景、父母的童年时代,以及父母的父母。

    心理治疗师鼓励他们从原生家庭的其他成员那里寻求答案。他们先

    是犹豫了一阵,不过很快就开始给各自的父母、兄弟、姐妹、叔叔、婶

    婶、阿姨、姑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写信和打电话,询问家族过去的

    历史。各种信息慢慢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苏和史蒂夫的关系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当他们因

    为某事发生分歧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相互攻击。夫妻关系中少了很多抱怨、指责和冷漠。他们之间仍然会爆发冲突,但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并且愿意把问题清楚地讲出来,而不像以往那样激烈对抗。

    不仅如此,他们二人在工作中都找到了各自的方向,在生活中也开

    始感到更加幸福。夫妻双方都由衷感到:自己终于变得成熟了。

    苏对原生家庭的体验也变得更加愉悦。她开始欣赏自己的家人,不

    再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感到羞耻和愤恨。她变得更加愿意接受父母为她所

    做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更加全面地认识父母,把他们当作可以

    犯错的普通人。

    第四次回家时,苏的感受跟第一次截然不同。从表面上看,似乎一

    切都没什么变化。父亲去机场接她,一路无话。母亲仍然一直在厨房忙

    活。苏的反应却不同。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可以

    了解她。她也不再对母亲的消极感到愤慨。当父亲跟她观点不同,对她

    恶语相向时,她不再怒火中烧。她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像过去

    那样怒不可遏地对父亲展开反击。他们谁也没有因为生气夺门而去,反

    而承认相互之间要“求同存异”。有时候,苏甚至想对父亲说:“我爱

    你。”但是,她觉得父母也许接受不了这样亲密的程度——至少现在还

    接受不了。

    苏和她的家人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奇特的事情。你也可以改变自己

    与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常回家看看可以帮你在心理上从原生家庭

    独立出来,让你在情感上成熟起来。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的不同环境下

    都能保持自我,那么你将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保持自我的能力。这样一

    来,你就能以更加灵活、更加恰当的方式处理现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各

    种问题。第2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就像是一台构造非常简单的机器,因为它

    是由几个最基本的“齿轮”组成的。但是,它似乎又包含了说不尽的内

    容:这些“齿轮”是由数不清的各种“弹簧”驱动的,按照许多奇特的原则

    相互发生作用。这样一来,虽然家庭这台“机器”构造非常简单,但它可

    以跟那些极为复杂的机器相媲美。其内部还包含着各种奇特的运动,就

    像荷兰丝厂的内部结构一样复杂。

    ——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1762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家庭并不是一群“各行其是”的个人的集合体,苏吃了点儿苦头才认

    识到这一点。一个家庭并不仅仅是所有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正如我们

    的手并不是五个手指加一个手掌的简单组合。每个手指都会根据自身与

    其他部分的关联,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失去一个手指,整个手的功

    能都会受到影响,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工作。剩下的手指就得适应这个

    变化,并掌握一些新的功能。

    家庭关系也是如此,但它比手指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每个家庭

    成员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这种个性不是凭空形成的。每个人个

    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个性紧密相关,而家庭中其他成员个

    性的发展与变化也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关。无论是跟你同住一所房子的母

    亲,还是30年前就跑到澳大利亚去的伯祖父亨利,家中每个成员都会以

    某种方式影响着家里的其他成员。在一个家庭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

    发生的。一旦家中有人生病,其他成员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并且做出相

    应的调整。生病的家庭成员也要做出一定改变,以适应其他成员的变

    化,而这又会在家庭中引起进一步的变化。这样的连锁反应会不停地持

    续下去,就像一件类似风铃的悬吊饰品,被风吹来吹去。每次特定的部

    位都会增加或者减少一定的重量,趋向或远离整体的重心。所有部分都

    会失去平衡,直到发生改变的那个部分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或者其他

    部分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

    当一个家庭成员陷入法律纠纷、学业上有所成就、在职场上得到提

    升、生儿育女或生病住院时,其余成员都要进行一定的平衡性“抵偿”。

    无论家中最初发生的变化是好是坏,这种“抵偿”现象都会发生。因为这

    种变化会造成家庭内部关系的失衡,从而迫使其他成员必须尽快做出调

    整,以恢复和重建平衡状态。

    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制造平衡与不平衡的方式都会影响所有成

    员的整体健康状况与幸福指数。

    ┊示例┊

    康斯薇拉是一名成年人,曾经跟自己的母亲非常亲近。她们二人过

    去每天都要互通电话或见面。后来母亲去世了,康斯薇拉试图通过跟13岁的女儿玛利亚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来调整自己失衡的人生。这在许

    多方面都影响到了整个家庭。首先,康斯薇拉跟丈夫之间的关系变得更

    加冷漠,丈夫则妒忌妻子与玛利亚之间的亲密。玛利亚跟11岁的妹妹变

    得疏远,而她的妹妹也嫉妒妈妈和玛利亚之间的亲近。在这个阶段,玛

    利亚本应把人际交往的重心从家庭内部转移到朋友之间,但是她无法割

    舍与母亲的密切联系。她很恼恨母亲对自己的依恋,却又为此感到深深

    的惭愧,所以她从来没有表露出来,甚至自己也没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

    点。结果她常常因为琐事而烦恼,而且时常胃疼,医生却查不出什么毛

    病。于是,丈夫带全家去看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师那里,大家可以对家

    庭关系失衡的问题畅所欲言。

    问题

    1. 最近20年间,你们家里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例如出生、死亡、婚嫁、家庭成员离开或地位变化等。

    2. 家庭成员对这些变化如何做出反应?

    3. 你和兄弟姐妹们是如何参与到这些变化之中的?

    我们最初出生的家庭中会发生各种“平衡”与“失衡”的事件,这些事

    件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就算我们过了青春期之后再也没有与原来的家庭

    成员接触过,往往也是如此。除了生理上的本能冲动之外,这是对我们

    最有影响的力量。谁也无法逃脱。

    在康斯薇拉的案例中,母亲的去世对整个家庭造成了多方面的影

    响,这是他们以前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想到的。

    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实验,看看你的家庭关系是如何维持平衡的。

    你的家庭关系

    有人早上离家时常常跟妻子吻别,有人常常打电话问候上班的丈

    夫,还有人每天会在孩子放学后询问他在学校里做了什么。这些都是人

    们常常对亲近的家庭成员做的事情,几乎成了一种惯例。在此实验中,请改变这种惯例性的行为,或者两周内不再这样做。

    1.当你想到要改变类似行为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当你真的改变这种行为时,你会产生什么感受?

    2.跟你关系亲近的家庭成员会有何反应?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反

    应,那么他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你对于他的变化有何反应?

    当一对夫妻结婚之后,我们往往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婚姻是一种独立

    的关系。他们生活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各种幸福快乐和不幸的问题似乎完

    全是由他们二人的个性造成的,似乎这一切全都取决于他们二人,正如

    以下图表中所示的丈夫“乔”与妻子“萨拉”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现实中,实际情况却往往非常复杂。任何婚姻都是处于动态

    平衡中的两个家庭的结合。虽然这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浪漫,但是乔和萨

    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乔和萨拉现在的个性都是由他们过去的家庭经历形成的。他们各自

    家庭中所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家庭应对内部“不平衡”现象的方式,都会

    对他们二人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他们彼此之间的看法和评价往往也会

    受到各自家庭背景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期望和相互期望也都来源于各自

    的家庭经历。因此,乔和萨拉的婚姻并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的结合,而

    且是他们两个家庭的相互碰撞与磨合。

    家庭背景对乔和萨拉婚姻关系的影响可以在他们金钱观的分歧上体

    现出来。“乔总是大手大脚,”萨拉抱怨道,“钱到他兜儿里根本留不

    住。”萨拉则想把更多的钱存进储蓄账户里。“萨拉手太紧了,根本不懂

    得花钱享受。”乔说道,“有了钱却不能用来享受生活,那还有什么意

    思?”

    无论是倾向于储蓄还是想要挥霍,乔和萨拉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都

    是由他们各自原来的家庭生活经历决定的。他们的金钱观也许跟其父母

    相同,也许完全相反,但无论如何,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都受到了其父

    母金钱观的影响。萨拉的父母艰难地熬过了“大萧条”时代,所以特别强

    调储蓄的必要性,而萨拉也认同他们的观点。乔的父母也这样教育过

    他,还曾经严格限制他的开销,以至于无论乔花钱多么节俭,父母都会

    认为他在经济上非常不负责任。现在,当萨拉重提旧事时,乔又想起了

    他跟父母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关于金钱的争执。于是,乔对待萨拉的态度

    就跟当年他对父母的态度一样了。乔对萨拉金钱观的看法受到了其过去家庭经历的影响,而萨拉也同样如此。

    问题

    1. 现在,你与亲密伴侣之间是否存在一些让你感到烦恼的冲突?

    2. 对于这些冲突,你会做出自己的反应。你所做出的反应和行动是

    否可以追溯到你最初的家庭经历或家庭矛盾?例如,你跟朋友或配偶在

    一起时会感到哪些令人不快的情绪?在你原来的家庭中,谁会让你产生

    类似的情绪?过去和现在两种情况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你处理这些情况

    时,在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每个家庭、每种关系都有其内在的规则。所谓“规则”,就是在各种

    背景和环境中,规定人们应该如何开展行动的一系列预设和期望。这

    些“规则”说明了哪些行为是可以被允许的,而哪些是不可允许的,也说

    明了当规则被遵守或者被违背之后会产生何种后果。

    规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明白讲出来的“显规则”,另外一种

    则是隐含的“潜规则”。每个家庭都会产生这两种规则,而且数量众多,各不相同。可以明白说出来的“显规则”比较简单。它们常常包括“不要

    打断别人的讲话”“有话就说”“不要把音乐声音开得太大”等。家庭中的

    每个成员都知道这些规则,他们可以公开谈论这些规矩,甚至可以对这

    些规则进行争辩和修改。

    那些隐含的“潜规则”就完全不同了。也许家庭成员都能理解,甚至

    默认这些规则,但这些规则是不能公开承认或讨论的。一旦有人把这

    些“潜规则”公开提出来,即使它最坚定的拥护者也都会予以否认。例如

    一些家庭中有这样一条“潜规则”:家庭成员不能发怒,但可以抑郁。没

    人想把这条“潜规则”原原本本地公开表述出来,但这条规则就在那里:

    当家庭中有什么事让你不顺心时,你不能发怒,但可以让自己感到压

    抑。

    在另外一些家庭中,“恐惧”的情绪是不允许表露出来的,或者只有

    女性才能表达自己的“恐惧”之情。这样一来,“潜规则”就变成这样:当

    这个家庭中的男性感到害怕的时候,他们必须否认自己的“恐惧”情绪,然后用“愤怒”代替“恐惧”,乃至在盛怒之下采取一些行动。

    在一些家庭中,家庭成员不能表露出“悲伤”的情绪。这些家庭

    的“潜规则”是:必须保持永远快乐,时时嘴角上扬。因此家中的孩子哭

    泣时,大人会说:“要看到事情总有好的一面!”或者说:“别像小孩子

    那样爱哭鼻子!”这就是家庭“潜规则”的具体体现。有些家庭禁止内部争吵。各位成员之间必须保持亲爱和睦。这

    个“潜规则”的具体表现就是:家庭成员生气的时候必须出去冷静一下,然后带着微笑回来。相反,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矛盾”是家庭成员之间

    相互沟通的唯一方式。这里的“潜规则”是:争吵也比冷漠无情好,家庭

    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可以在“矛盾”之中体现出来。

    问题

    1. 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可以公开讨论的、大家都承认的“显规

    则”?2. 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关于感情的、不能说出来的“潜规则”?

    在上述乔和萨拉关于金钱问题的争执中,他们二人对待金钱的不同

    态度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二人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学到

    了处理矛盾的不同方式。

    当萨拉知道乔不想存钱的时候,她变得更加不快、更加情绪化。她

    感到自己十分生气,而且受到了伤害。因此,她对乔说:“你从来不关

    心我们的未来!”这让乔也很难受,因为他在原生家庭中从来没有遇到

    过这样的情况,所以感到很难接受。于是,乔就变得很紧张。他想让萨

    拉平静下来,就对她说:“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谈吧!”当这样做不管用

    的时候,乔会拒绝跟萨拉交谈。他对萨拉说:“你现在很不理智,等你

    恢复理智了我们再谈吧。”萨拉以为乔是要她改变主意,否则就不跟她

    说话。她认为乔的态度很傲慢,而且不愿意跟她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这

    让她更加恼怒。于是萨拉开始喜欢摔东西,常常乱扔家里的各种物品。

    在乔的原生家庭中,人们并不是通过激烈的争吵来解决争端的。家

    里发生矛盾时,乔的家人只会稍微进行一下对抗,然后回到各自的角落

    里调整心态,最后笑着回到大家庭中来。然后,这个引起争端的问题就

    不会再被人提起了,而且家里也很少会就此问题做出什么共同决定。相

    反,在萨拉的原生家庭里,当矛盾出现时,大家会立即展开争论。争吵

    过后,一切都会过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仍然会很友好。通常情况

    下,等这一切都结束了,全家人会一起做出一个结论或决定。

    这种情况使乔和萨拉夫妻二人在解决家庭矛盾方式的问题上存在极

    大分歧。他们二人从各自原生家庭中学到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碰

    撞。乔认为萨拉“不按规矩出牌”。他认为:“如果她是爱我的,就不该

    对我大喊大叫。她应该更体贴一点儿。爱情可不是整天争吵和生气。”

    但是萨拉心里这么说:“如果他真的爱我,就应该关注我关心的问

    题,而不应该对我不理不睬,更不能对我进行压制。他应该更体贴些。

    爱就是让伴侣知道你的感受,就算是争吵也无所谓。”

    夫妻二人都认为自己在爱着对方,对方却不爱自己。他们也都认为

    自己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是正确的,对方却犯了错。他们二人还都认为

    对方“破坏了规矩”。他们认为彼此对爱情的看法是一致的,而对方在故

    意破坏婚姻感情。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当原生家庭中的“潜规则”悄

    悄控制了人们的行为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且没人会发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规则的基本目的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协调他们交往

    的方式。如果家庭成员都遵守这些规则的话,家庭关系就会保持平衡。

    每一个新加入家庭的人都要学会这些规则。家中的孩子一般会通过两种

    方式学会这些规则:一种是当他们破坏规则之后,会产生焦虑感;另外

    一种是当他们破坏规则之后,会感受到父母的焦虑。

    问题

    1. 在你的家庭中,当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分歧和冲突时,有哪些“显

    规则”和“潜规则”可以应对?

    2. 不同人群和不同性别的人处理家庭矛盾的规则有没有差异?年龄

    是否会影响此类规则?

    3. 在当前的家庭关系中,你是否一直使用同样的规则来处理家庭中

    的分歧和冲突?你是否改变过这些规则?你现在使用的规则是不是跟你

    原生家庭中的“老规则”完全相反?你现在使用的规则真的是“全新”的

    吗?

    4. 在你伴侣的原生家庭中,处理家庭矛盾的规则是怎样的?伴侣原

    生家庭的规则是如何与你的规则发生冲突的?

    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

    惧。相比对特定事物的恐惧而言,焦虑对人们的影响更坏。焦虑会让人

    感到虚弱无力、容易受到伤害等。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都会竭尽全

    力避免焦虑的情绪。因此,我们大家都学会了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躲避

    焦虑,虽然有时这么做会让我们产生其他一些不好的情绪。例如有时候

    我们宁可选择抑郁或偏执,也不愿忍受焦虑的痛苦。能够让你感到焦虑

    的人往往是处于控制地位的人。在跟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父母很早就

    可以发现这一点。孩子破坏家庭规则(无论是潜规则还是显规则)之

    后,父母也许会体罚孩子,但通常最为有效的一种惩罚是对孩子置之不

    理(或威胁要遗弃孩子)。人们在年幼时常常都会因此而产生一种“被

    遗弃的恐惧感”。当父母威胁要遗弃孩子时,孩子就会产生焦虑,为了

    摆脱这种焦虑,只能做出相应的改变。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

    点:一位父亲告诉两岁的儿子时间不早了,应该离开公园了,儿子却

    说“不”,根本不愿意动身。父亲本来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强行带走,但他使用了心理战术。他逐渐走开,还对儿子说:“好吧,你留在这儿,我

    要走了。”父亲走了几步之后,小孩儿也跟了上来。

    在其他情况下,家长还会利用这种“遗弃的威胁”来影响孩子的性

    格。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非常依赖父母,很难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所

    以他们宁可压抑自己性格中不讨大人喜欢的一面,也不愿意忍受焦虑的

    痛苦。实际上,孩子们心中常常想:“我一个人不行,我需要父母,所

    以我不能惹他们生气,不能让他们把我扔掉。”这样一来,我们就从小

    学会了: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情常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即使父母没有对破坏家庭规则的孩子实施身体或者心理上的惩罚,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焦虑而认识到这种规则的存在。年幼的孩子为了在

    家庭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对父母的焦虑非常敏感。小孩子往往非常

    关注父母在不在身边。同样,他们也逐渐学会了辨识父母的情绪。当父

    母心情不快时,无论是否明白地说出来,小孩子都能感觉到。通常情况

    下,孩子们会认为是自己让父母产生了焦虑。(当然,有时候的确是他

    们让父母感到焦虑。)如果孩子的某种特定行为让父母感到不快,小孩

    往往自己也会感到难过。如果这种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

    从此以后不再做出那种行为。

    问题

    1. 你的家庭中,当“潜规则”被打破,家庭成员产生焦虑时,会发生

    什么事情?谁会站出来反对?谁会指责破坏规则的行为?谁会为此而感

    到焦虑?例如,假设“发怒”在你家里是不允许的,如果某个家庭成员在

    家中公然发怒,会发生什么事情?你的家庭是如何控制这种情绪的?

    2. 你的家庭中,如果有人不遵守某项“显规则”时,会发生什么事

    情?

    3. 你自己现在正在遵守着哪些家庭规则?如果有人破坏这些规则的

    话,你会怎么做?第3章 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

    与疏远

    《创世纪》里说:“孤独和独处是不好的,但有些时候孤独却能给

    人带来很大的慰藉。”

    ——约翰·巴里摩尔关系可以更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或称为“聚合感”),另外一

    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或称为“分离感”)。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

    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但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自由和自决权。

    这两种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需求贯穿我们整个一生,随着我们生

    活环境和人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完全依赖于父母,时刻离不开父母的关

    爱。大约在两岁左右,我们开始尝试跟父母分开,但是又不敢离父母太

    远,只能时时让父母处于我们的视线之内;如果父母离开一段时间,或

    者我们找不到父母时,就会感到焦虑。随着慢慢长大,我们越来越坚

    信:只要我们需要,父母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可以跟父母分

    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到了青春期,我们终于开始要求与父母彻底分离。虽然有时在很多

    方面仍然依赖着父母,但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能够独立生活。这种分离与

    依赖的两难困境常常让青春期的少年感到痛苦和迷茫。接着,我们成年

    之后不久,就真正离开了家庭,独自一个人踏上了人生的旅途。再过一

    段时间,我们就会遇到某人,跟这个人再来一段新的“亲密”与“距离”交

    替纠缠的新关系。

    请做下面的练习,看一看你在人际关系中是如何与别人变得亲密或

    者疏远的。

    你的感情关系

    请画一个图表,列出你十岁时原生家庭中的成员,用圆形代表家庭

    中的女性,方形代表家庭中的男性。请列出当时原生家庭中的所有成

    员,也包括你自己。请根据你认为的当时感情关系上的亲疏程度来排列

    这些代表家庭成员的圆形和方形。也就是相互亲密者靠近一些,相互疏

    远者离远一些。下面是一个例子:请按照上图的模式,再画出你3岁、6岁、14岁,以及18岁时的类似

    关系图表。你能否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远近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了一定的变化?你认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然后,请你再画一个图表,来表示现在你与原生家庭成员的关系。

    最后,请画一个你现在家庭成员的关系图表,来表示你和你现在的

    配偶、伙伴、子女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如果你现在还是单身,请画一

    个图表来表示你未来可能家庭的关系。你能否发现这个图表跟你原生家

    庭关系的图表之间存在着一些类似之处?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被具有同样“亲疏需求”的人所吸引。也就

    是说,如果你想要的人际关系距离跟某人想要的人际关系距离类似时,你们就会相互吸引。在那些有可能成为伙伴或伴侣的人群之中,我们常

    常可以找到跟我们具有同样“亲密度舒适区”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

    表达出来的需求是一样的。那样的话就实在太容易了。通常情况下,双

    方关系往往表现出的是一方想要亲近一些,另一方则试图疏远一点。甲

    对乙说:“我们再多聊聊吧!”乙却对甲说:“别来烦我。”实际上,双方

    都在试图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只不过一方扮演的是“追逐者”的角色,另一方扮演的是“疏远者”的角色。如果其中一方发生了转变,另外一方

    常常也会随之转变,这样才能维持家庭关系机制的平衡。例如,如

    果“追逐者”开始疏远,原来的“疏远者”则会变得焦虑起来,然后开始

    向“追逐者”靠近。

    很多夫妻都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去过找婚姻关系咨询师。大多数情况

    下,妻子会向咨询师抱怨丈夫冷漠,丈夫则嫌妻子太“黏人”。但是如果

    妻子变得独立一些,不再那么依赖丈夫,丈夫则会开始倾向于依赖妻

    子。也许丈夫并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他会抱怨妻子很自私、不管孩子

    等。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大多数时候要么是“追逐者”,要么

    是“疏远者”,但是每个人都能够扮演好这两种角色。一般来说,在一段

    亲密的感情关系中,女性往往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而在一段亲密的

    性关系中,男性则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如果无法建立起比较亲密的

    关系,“追逐者”就会感到失望,因为“追逐者”是需要别人的人,他们的

    行为受到“遗弃威胁”的驱动。

    相反,如果二人关系过于亲密,“疏远者”就会感到不悦,甚至会感

    到“窒息”。“疏远者”想要特立独行,总害怕自我被别人“吞没”。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关系双方应该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随时转

    换“追逐者”与“疏远者”的角色;双方都应该及时发现并表达自己对关系

    亲密或疏远的需要。

    问题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谁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谁又是“疏远

    者”呢?

    2. 你的母亲会在什么情况下扮演“追逐者”的角色?在什么情况下她

    会成为“疏远者”?你的父亲在什么情况下会扮演“追逐者”的角色?在什

    么情况下他会成为“疏远者”?你的兄弟姐妹又怎样呢?

    3. 你是否跟其他家庭成员在感情上有时疏远、有时亲密?你能否进

    行“追逐者”和“疏远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还是只能做一个角色?如果是

    那样的话,你会怎么做?

    4. 如果你想要亲近一点儿或者疏远一些,谁会变得最为焦虑?如果

    你家里有人想要亲近或者疏远你,你又会怎么做?

    5. 在目前的人际关系中,你扮演着什么角色?你的角色是随着交往

    对象发生变化,还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发生变化?对于你的亲近或疏远,对方有何反应?

    有些夫妻只要待在一起,就会因为“亲密”或“疏远”的问题而发生争

    执。一方不断要求更加“亲密”,另外一方却常常要求距离“疏远”一些,但是谁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双方都在尽力维持一定的“亲疏舒适度”。而

    这种“亲疏舒适度”是他们在各自原生家庭中塑造形成的。这样的夫妻也许最后会离婚,然后各自跟别人重新组建家庭。他们也许都会认为新伴

    侣跟以前的伴侣完全不同,正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理想伴侣。但是,他们

    又毫无意外地选择了跟自己具有相同“亲疏舒适度”的人。于是同样的争

    执会重新上演,只不过内容不同,角色也许会发生变化。也许他们争执

    的东西会发生变化,从前的“追逐者”会变成现在的“疏远者”,但是在这

    段新的关系中,基本模式仍然不变。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有一个常常令人迷惑的现象与“亲密”和“疏远”的对立有关:大多数

    外表看起来很独立的人往往只是假装独立罢了。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恐

    惧,于是利用距离和疏远来压制这种恐惧。他们也许迫切需要亲密感,但同时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最后只能选择用疏远来代替亲密。

    有时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需要亲密感的人会选择一个强调要“常常在

    一起”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伴侣,是因为这个伴

    侣代表了他自己内心关于“亲密”与“疏远”关系的另外一面。事实上,他

    们二人往往有同样的“亲疏舒适度”,但他们关系发展的过程注定不会是

    一帆风顺的,因为他们处理“亲密”与“疏远”需求的方式不同。他们会因

    为“亲密”与“疏远”的程度不断发生争执,就像有些情侣会因为取暖器的

    温度发生争吵。一方刚刚把温度调上去,另外一方就走过来,又把温度

    调了下来。双方都会因对方的行为而感到不满,但又共同把温度控制在

    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既不会那么高,也不会那么低。

    这种现象的矛盾之处在于:即使那些公开宣称要和伴侣亲密无间的

    人,也往往难以处理好真正的亲密关系。真正的“亲密”意味着与不同于

    我们的人建立一种公开的、相互包容的关系。那些总是需要亲密感的

    人、时时想要和伴侣在一起的人,有时候很难接受跟他们不一样的人。

    他们总是难以进行自我独立思考,总是说“我们认为如何”“我们感觉如

    何”,而不是“我认为如何”,或“我感觉如何”。他们总是坚持说:“在我

    们想到自己之前,总是首先想到对方。”他们总是声称自己绝不自私自

    利,还为他人做出了奉献和牺牲。他们有着“爱”与“同情”的价值观,但

    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免不了对别人颐指气使,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

    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让别人感到幸福和快乐。但是如果别人不高兴,他

    们就会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当他们自己感到不快乐时,还会责怪

    别人。

    喜欢利用距离感来保持人际关系平衡的人总是抱怨身边那些热切的

    追求者对自己还不够支持、不够关心、不够体贴,但是“疏远者”往往以

    沉默作为回应。他们甚至会选择直接退出和离开。他们会说“我不知

    道”,以避免与别人发生接触。

    但是请记住:虽然“追逐者”和“疏远者”看起来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基本需求是相同的。

    请试着做一下这个练习,看看“亲密”与“疏远”的现象是如何影响你

    与他人关系的。

    亲密与疏远

    首先请确认一下,在人际交往中,你常常扮演“疏远者”还是“追逐

    者”的角色。然后选择一个与你同处于一段重要关系之中,角色却截然

    相反的人。在一周的时间内,你要试着扮演对方的角色,也就是说,你

    要做得跟平常完全相反。你还要努力把对方的角色演得比对方好。如果

    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是“疏远者”,那么你要比他显得更加“疏远”。在这个

    过程中,请注意对方和你自己都有什么反应,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你和父亲、母亲,或者家庭中其他某个成员的亲疏角色模式总

    是一成不变的话,不妨试一试这个实验。如果原来固定的亲疏关系模式

    被打破了,你们双方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跟其他许多东西一样,我们对亲密感的需求也来自我们的原生家

    庭。大约在6~9岁时,我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并不能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

    全部关爱、包容和安全感。随着逐渐长大,我们慢慢产生了一种幻想,幻想着将来会有一位理想的伴侣来填补我们心灵上的空虚。这种幻想在

    青春期达到顶峰。于是我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期待着“坠入爱河”,体验

    真正的“亲密感”。那些从父母处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想要从伴侣身上得

    到。

    我们的内心悄悄盼望着伴侣可以带来期待已久的灵与肉的完美结

    合。那些更富有幻想的人希望伴侣“具有我想要的一切”,其余的人则认

    为可以把伴侣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示例┊

    朱迪思的父亲曾经因为情感和精神问题数次住院治疗。她的母亲也

    时常高度焦虑,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别人。作为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

    个,朱迪思幼年时就独自一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因此,她总是

    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逃离这个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

    第二次婚姻失败之后,她开始向心理和婚姻咨询师寻求帮助,试图

    找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虽然长大之后成为一名能干又漂亮的女性,但是

    她成年之后的人生却跟自己原来期望的大相径庭。

    她在咨询和治疗中发现:她总是期望丈夫可以给她带来良好的自我

    感觉,而这正是她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因此,她在感情上

    是“追逐者”。但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亲密感,所以即使丈

    夫对她很好时,她也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她会选择那些亲疏舒适度与她

    原生家庭相同的男性,所以他们提供不了她想要而又害怕的真实感情。

    当她和那些可以给她带来真正温暖和感情的男士交往时,却会不断疏

    远,甚至断绝关系。

    如果人们幼年时缺乏必要的关爱和指导,长大后就容易产生强烈的

    幻想,幻想将来会有一个“特殊的人”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他们真正

    爱上的是这个想象中的伴侣为自己带来的感觉。当现实与想象不符时,他们就会愤怒、沮丧、失望,甚至感到备受伤害。然后,他们就会绞尽

    脑汁去思考如何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感情。

    当人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往往会认为是某人的责任。如果

    他们埋怨自己、认为自己错了的话,就会尽力迎合对方的喜好,以取得

    对方的赞许和热爱。他们这是舍弃自我,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他们认定是对方的错,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变对方。这些方

    法包罗万象,也许是奉承吹捧,也许是批评,甚至可能是肉体上的攻

    击。

    ┊示例┊

    莱拉是三姐妹中最大的一个。她的童年很不平静,搬过很多次家,还曾经多次离开父母,跟亲戚一起生活。她的父母经常打架,所以她认

    为自己结婚之后,一定要有一个稳定、快乐的家庭。她学会了很多生存

    技能和生活技巧,认为这些技能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但是她最终嫁

    给了汉克,他是一个性情孤僻的独生子。汉克的家庭理念跟她完全不

    同。他很不合群,不爱养育子女,也不喜欢家庭生活。他只是想要个人

    来照顾他、崇拜他罢了。因此,夫妻双方都与对方的期望截然相反。当

    家庭矛盾出现时,他们二人都会以各自原生家庭中的方式处理家庭冲

    突。这样一来,莱拉变得越来越像她从前憎恨的“恶毒”母亲,而汉克也

    越来越像他那冷漠的父亲,并且像他父亲一样频频外遇、离家不归。他

    们开始经常搬家、常常吵架。而他们19岁的女儿贾妮所说的话跟当年莱

    拉的话完全相同:贾妮说她想要“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她跟男

    朋友交往的模式却与母亲跟父亲交流的方式完全一致。

    莱拉和汉克都对他们的家庭生活抱有期望,而这种期望的基础却是

    他们各自童年未能满足的需求。他们结婚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定能

    够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往往会坚持要求对

    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他们会相互指责,并且希望对方做出相应的

    改变。事实上,他们对于亲密的家庭关系都感到不适,甚至他们的女儿

    贾妮也是如此。

    在家庭关系中,过分的“亲密”和过分的“疏远”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

    后果。夫妻在发生过亲密关系之后可能会打架,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

    是因为他们害怕过分亲密的关系会让他们失去独立的自我身份,或者让

    他们变得容易受到伤害。很多人都误以为建立亲密关系就意味着个体独立地位的丧失。在他们看来,过分亲密与过分疏远一样,都是十分可怕

    的。因此,人际关系与家庭关系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学会亲密、开放、包容,并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自我个性。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第4章 你不比我更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歧

    的处理

    我们都处在一个复杂的家庭关系网中,与各代家庭成员都有密切的

    联系。我们无法改变这个关系网中的各位成员。显然,很多人常常无视

    这一点,他们会因为各种矛盾或“没有共同点”之类的原因与亲属断绝关

    系。但是当人们认为家庭关系无足轻重时,他们就会危害到自己的身份

    感,还会损害自己的社会与情感背景。

    ——伊丽莎白A.卡特,莫妮卡·麦戈尔德里克,《家庭生活的周期》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大多数人结婚时都认为自己与配偶在日常生活中是相似的,而且自

    己与配偶的生活追求是一致的。但是他们不久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夫妻在新婚蜜月期间没有因为双方的差异而发生较大的冲突,那就

    算是幸运的了。夫妻之间可能产生分歧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早上几

    点起床、去哪里吃饭,甚至如何挤牙膏等。但这些也许只是严重冲突的

    开端罢了。于是夫妻双方都开始怀疑自己原先的选择是否正确;也许当

    初自己的决定是错的,结果跟一个“双面怪人”结了婚,因为自己的配偶

    现在跟当初的样子似乎截然不同了。这样一来,夫妻双方似乎很难像以

    前预想的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生活在一起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双方之间的重大差异,就不可能

    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这是很正常的。尽早发现那些容易引起矛盾的

    分歧,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处理方式。但是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分歧

    当作“理想关系”的威胁,因为他们认为夫妻双方的“理想关系”应该是一

    种持久的和谐,双方应该在同一时间想要同样的东西。

    当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时,大多数人会竭力促使对方与自己保持一

    致。毕竟,如果人生路上有一位与自己思想相通的伴侣陪在身边,这难

    道不是最好的“亲密关系”吗?但是当我们发现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的时

    候,就开始焦虑了。接下来,按照一般的模式,我们就会认为是对方的

    行为导致了我们的焦虑。约瑟自己心里说:“我之所以不高兴,全是因

    为她。如果她不像现在这样,而照我想的那样去做,我就不会烦恼了,所以这都是她不好。”

    “为什么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样?”希金斯教授曾经这样感叹道。我们

    现在要回答他:“那你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呢?”当然,我们常常太世故

    了,不愿意承认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于是我们就把真实的动机隐藏

    在表面的思绪之后。我们常常想自己的配偶、子女、老板,或者其他

    人“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常常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或者“你最好如何

    如何”,但我们真正的用意是要说“我想让你如何如何”。例如,妻子贝

    塔对丈夫史蒂芬说:“你应该多跟我聊聊。”她这么说其实是在掩盖自己

    对夫妻差异的焦虑。她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很喜欢说话,而丈夫史蒂芬

    却不怎么喜欢聊天。如果不是因为夫妻之间的差异感到焦虑,她就会

    说:“我想让你跟我说说话。”这才是她内心需求的真实表达。同样,史蒂芬也可以对贝塔说:“我想要安静一会儿。”而不是说:“你的话太多

    了。”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婚姻关系。无论何种人际关系,只要其

    中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样一来,差不多所

    有关系都是如此。)在这些关系中,至少有一个人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差

    异产生焦虑。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

    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雇工与管理

    层之间的关系、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关系——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人

    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

    问题

    1. 你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哪些主要差异?家庭中的人们是如何处理

    这些差异的?是否有人在处理某些特定差异时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2. 你和伴侣之间存在什么差异?你们是如何处理的?你是如何试图

    让伴侣发生转变的?伴侣是如何想让你改变的?你有何反应?按照我的方式来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夫妻之间

    对协同一致的追求

    如上所述,当关系中的一方因为差异而感到焦虑时,他通常会竭力

    促使对方发生改变。贝塔试图让史蒂芬变得像她一样,成为一个健谈的

    人;史蒂芬则希望贝塔变成他那样的孤僻者。这样一来,夫妻之间就会

    存在一种求同的压力。但是要改变他人绝非易事,可能努力50年都不一

    定能够取得成功。在一般情况下,被要求(或命令)做出改变的一方会

    用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做出回应:

    (1)顺从

    (2)反叛

    (3)攻击

    (4)断绝关系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四种方式。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家庭中正

    好有人在使用这样的一种或几种应对方式。甚至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曾经

    使用过这些模式。根据环境和条件的不同,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在不同

    时候使用过所有这些方式,但我们每人都有一种最喜欢的应对模式。

    无论是你要求对方做出改变,还是对方要你做出改变,重要的是一

    定要认识到:当一方要求另外一方做出相应变化时,上述的四种策略都

    是我们常用的应对方式。它们并不是孤立单独发生的,也不能说一方是

    好人,另一方是坏人。我们这样做只不过是试图消除对差异的焦虑,或

    消灭家庭中对“亲密”和“疏远”关系的威胁罢了。讨论这四种策略的时

    候,我们会把重点会放在夫妻关系上,但是其他关系(无论是亲密还是

    疏远的关系)都会发生同样的状况。

    ◎“亲爱的,我只要你想要的”:顺从的人

    在夫妻关系中,那些“顺从”的人为了达到“一致”的效果,常常装作

    差异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对夫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就

    是这种情况。甚至孩子也不明白自己父母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夫妻会尽量避免家庭冲突,因为冲突意味着双方存在差异和不同。团结一致

    才是他们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些人也许能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需要

    独立和不同,但是他们会认为这种需要是错误的,还会破坏夫妻关系,于是选择将其忽视。这样的夫妻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十分融洽,因为他们

    从来不会因为发生冲突而打架。但是“顺从者”也会用其他方式宣示自己

    的独立和个性。例如,有些“顺从”的妻子会在上床睡觉时假装自己头

    疼,以此为借口不与丈夫发生性关系。这样一来,她就可以避免夫妻双

    方发生矛盾和冲突,同时又假借生病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示例┊

    阿曼达和亚伯带着他们16岁的女儿波莉去看心理医生。他们说波莉

    有些“性滥交”,并且否认自己的婚姻有问题,自称关系十分融洽。医生

    问他们如何跟波莉谈论性问题,他们回答说除了一些性禁忌之外,基本

    没有跟波莉谈过有关性的话题。医生又问他们夫妻之间如何谈论性爱问

    题,他们说夫妻之间也没有谈过与性爱有关的话题,还承认夫妻二人很

    久都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了。阿曼达说自己从来都不喜欢性爱。亚伯则说

    他明白妻子的心意,所以就不再向妻子求欢,甚至不跟妻子谈论关于性

    爱的话题。于是丈夫亚伯“顺从”了妻子阿曼达,但是这无法消除夫妻之

    间关于性爱问题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焦虑被移置到了他们的女儿身

    上,而女儿心理疾病的根源明确指向了父母的婚姻。

    在“顺从模式”下,无论具体形式如何,顺从者的基本要求都是“不

    惜一切代价维持和平”。他们害怕发生冲突,尤其是冲突可能导致关系

    的破裂。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方在努力避免冲突,但是实际上双

    方都有问题,双方都在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用这种模式来避免焦虑。

    双方都没有充分考虑过对方的信仰、原则、思想和感受。相反,他们否

    认差异的存在,也从来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对方和认识自己。因此,他们

    不知道夫妻之间的差异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

    题。

    请记住:“顺从者”并不一定是夫妻关系中没有力量的弱势一方。那

    些看似“软弱无力”的“弱者”却有着极大的能量。他们常常摆出一副为了

    成全对方而甘愿牺牲自己的样子。他们会说:“别管我,去做你喜欢的

    事情吧。”这样一来,他们反而在夫妻关系中取得了很大的力量和优

    势。

    这样的“弱者”会在别人心中造成一种愧疚感,而他们也很会利用这一点。通常情况下,“弱者”会得到一定的“补偿”。他们会无意识地这样

    想:“我可以在这个、这个和这个问题上面做出让步,但是你最好今后

    在那个问题上向我妥协。”如果对方在那个问题上没有向“弱者”低头妥

    协,那么“弱者”就会不惜发生冲突:“我为你做了这个、这个和这个,但是你居然不愿意为我做那个!”即使第一次要挟不成功,这样的“弱

    者”也会加重你的愧疚感。

    当“顺从者”感到婚姻关系缺乏亲密感时,他们的应对策略之一是积

    极参与婚姻关系之外的某些活动。他们可能会积极参加教堂活动或社区

    服务,也可能会悉心照料年老的父母,培养某种兴趣爱好,或者认真参

    加某项工作。很多“顺从”的母亲则变得过于干涉子女的生活——这对母

    亲和子女都是有害的。有些孩子的父母常常相互“顺从”,这会让孩子以

    后很难学会自己独立承担责任,因为过度关心的父母会为他们准备好一

    切。一些父母把过多的精力投到子女身上,是为了掩盖夫妻之间的差

    异,并无视自己对“亲密”或“疏远”关系的需求。

    “顺从者”还常常是精神或者肉体上不太健康的人。他们与差异的斗

    争往往会以各种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频发的头疼或背疼、轻度抑

    郁、酗酒、频繁失业、甚至癌症、心脏病、严重的精神失常,乃至需要

    被送进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示例┊

    罗伯特曾经酗酒长达八年。神志清醒的时候,他在婚姻关系中表现

    得十分怯懦,不敢伸张自己的权利。他对妻子极其顺从,就像小时候他

    对专治的母亲那样顺从。但是,他一旦喝醉了就会变得截然相反。他会

    暴跳如雷,还会对家人胡言乱语——有些话在他清醒的时候是不可能说

    出来的,而他的本意也并非如此。后来,他学会在婚姻关系中挺直腰板

    儿,变得越来越坚强自信,结果酗酒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问题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谁扮演着“顺从者”的角色?他在哪些隐秘方

    面具有巨大的力量?他会获得哪些补偿?

    2. 现在,你会在什么时候宁愿选择“顺从”,而不愿承认你与他人的

    差异?当然,也许现在你也猜到了,“顺从者”有时候“生病”可以解决其自

    身及他人的焦虑。夫妻关系中的另外一方也有相同程度的焦虑;“顺从

    者”的“生病”可以给家庭提供一个焦点,吸引夫妻双方的注意力,从而

    让双方都忽略掉关于差异的焦虑。这样一来,“顺从者”就可以保持家庭

    关系的平衡。如果“顺从者”痊愈了,夫妻双方就要想出别的办法来避免

    直面二人之间的差异。

    ◎“我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反叛的人

    那些“反叛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想要更多的距离和独立性。但是,一个人真正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状态也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反叛

    者”们不得不跟社会中的其他人保持较近的距离,但同时行为上又具有

    一定的反叛性。例如,当甲要求“反叛者”乙去做某事时,乙却去做另外

    一件事,即使有时候乙听从甲的建议会更好,结果也会如此。

    “反叛者”喜欢与众不同,但是当他们真正做到与众不同时,却感到

    自己缺乏安全感。“反叛者”痴迷于叛逆的行为,拒绝按照别人的要求去

    做,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反叛者”总是忙着抵制别人

    设定的生活目标,却无法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对于“反叛者”来

    说,“独立”意味着做与别人相反的事情。但是这样一来,“反叛者”还是

    受到了他人制约。其他人仍然限制着“反叛者”的自由,而“反叛者”只不

    过是按照与别人相反的方式来行动罢了。

    当然,要做一个成功的“反叛者”,你首先需要有一个反抗的对象。

    大多数“反叛者”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一个喜欢对他们发号施令的“权威

    人物”。这个“权威人物”的观点总是正确的。他总是对“反叛者”说:“如

    果那样做,你会后悔、会受伤、会不及格、会被解雇,或者会发生事

    故。”当预期的坏事发生之后,这个“权威人物”会说:“我告诉过你,你

    本来应该听我的话(或者像我这么做)。”但是这个“权威人物”接下来

    会跳出来,替“反叛者”收拾残局,承担起“反叛者”造成的损失和责任。

    因此,“反叛者”很少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总有人站出来帮他们摆

    脱困境。

    在很多时候,家里的“反叛者”往往是第二个儿子,或第二个女儿。

    在这样的家庭中,二儿子或者二女儿常常费尽心思,努力表现得跟长子

    或者长女不同,希望家庭能够接纳他们的独特性。通常情况下,其他兄

    弟姐妹则更加“循规蹈矩”。这些“反叛”的子女常常会与另外一个家庭中

    的长子或长女结婚。这样一来,在组建的新家庭中,这些“反叛”的子女可以继续反抗其配偶的“权威”。而他们的配偶过去曾经在自己的原生家

    庭中负责管理年幼的弟妹,现在则很愿意在新的家庭中管理“反叛”的爱

    人。

    这样的关系也许可以持续很久:夫妻中的一方扮演着“权威人物”的

    角色,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另外一方则扮演着“反叛者”的角色,从来都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示例┊

    苏琳在其原生家庭中是第二个女儿。她嫁给了尼古拉斯,他是另外

    一个家庭中的长子。夫妻二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和谐,因为苏琳习惯于依

    赖他人,而尼古拉斯喜欢指挥别人。但是苏琳不喜欢做别人的“依附

    者”。于是她成了一个“女权主义者”,常常说男人“耽误”了女人。但她

    不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常常抱怨尼古拉斯总是替

    她做决定,她却喜欢听从尼古拉斯的安排。后来,尼古拉斯得心脏病去

    世了,苏琳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生活。苏琳内心深处实际害怕成为独

    立自主的个体,而尼古拉斯恰好为她提供了屏障和掩护。因此,她

    的“反叛”其实只是表面上的。

    问题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谁扮演着“反叛者”的角色?他对家庭中的其

    他成员有何影响?

    2. 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情况又如何呢?在你现在的家庭中,你

    是“权威人物”还是反抗“权威人物”的“反叛者”?如果没有“权威人

    物”和“反叛者”的对抗,你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我才是一家之主”:攻击的人

    家庭中的“攻击者”也会因夫妻差异产生焦虑,但是他们认为这种焦

    虑和其他一些不好的东西都是别人造成的。他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

    么,如果得不到的话,就会感到沮丧和挫折。他们认为夫妻关系中的另

    外一方造成了其挫折感。他们常常恬不知耻地说:“要是你更好一点儿

    (或更体贴一点儿、更善解人意一点儿、更关心一点儿等),我就不会

    这么难过了。”婚姻关系中的“攻击者”往往把另外一方看成是麻烦和障

    碍,不惜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改变对方。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攻击者”,那么这个家庭必然冲突不断。他们总

    是一方开始“攻击”,另外一方进行“反击”,如此往复循环、持久不绝。

    他们都想在所有方面占上风,或者至少与对方平起平坐。无论双方争执

    的焦点是什么(即使简单到去看什么电影),除非一方认同另外一方的

    观点,否则必有一方感到十分失望。这样一来,夫妻双方都要把大量精

    力浪费在让对方听话和认输上。

    ┊示例┊

    唐娜和杰夫的生活品位不同,这导致他们总是不断发生冲突。例

    如,唐娜喜欢古典音乐和比较知性的书籍,杰夫喜欢摇滚和传奇故事。

    他们总是因此相互攻击。杰夫说唐娜“太势利”“太装腔作势”,唐娜则说

    杰夫“太愚蠢”“太庸俗”。当然,他们双方都对彼此的差异感到焦虑,因

    为他们都害怕自己被对方否定和拒绝。因此,他们二人费尽心思,想向

    对方证明自己的爱好才是“正确的”。

    在接受治疗和咨询的过程中,治疗师首先让这对夫妻对各自的价值

    观建立自信,消除他们对各自价值观的焦虑和恐慌。这让他们认识到没

    有必要强迫对方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最后他们终于承认:彼此只

    不过是不同罢了,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问题。一旦接受了对方的差异,他们就开始变得更善于妥协和协商了。例如,他们开车出去时,会轮流

    决定听哪个电台,而不是相互争夺和指责。他们不再相互进行无谓的人

    身攻击,因而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彼此相安无事、和

    平共处。陷入“家庭权力争夺战”的夫妻常常会想:“在我做出改变之前,你

    首先要改变。”于是,他们陷入了相互敌视的怪圈,即每个人的“不良行

    为”都被看作是由另一方的“不良行为”引起的。例如,丈夫对妻子

    说:“如果不是你整天唠叨,我才不会喝那么多酒。”然而妻子说:“如

    果不是你喝那么多酒,我才不会整天唠叨。”这样一来,总要有人首先

    停下来,才能终止这种恶性循环。

    家庭关系中的“攻击者”身上常常有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大

    多缺乏自信。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夫妻双方都觉得自己不够

    好。每个人都想让对方与自己保持一致,从而让自己的自我感觉更好一

    些。当然,受到攻击的一方不会心甘情愿做出改变,于是这种做法从根

    本上来说是失败的。┊示例┊

    贝蒂和亚森在婚姻生活中常常因为各种问题相互指责。他们都认为

    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而对方的行为是“错误的”。无论他们争论

    的问题是什么,也不管问题大小,譬如开车去奶奶家走哪条路、去什么

    地方度假、谁花的钱最多等——都能引起分歧乃至争吵。这些问题都会

    让他们把对方的“缺点”仔细罗列一遍。

    于是,他们决定去找婚姻关系咨询师,但仍然觉得是对方出了问

    题,希望咨询师能够纠正对方的错误。

    咨询师首先询问了他们各自原生家庭的背景和以前的生活经历。一

    开始,他们都以为这些问题是无关的,甚至根本不需要问,因为他们都

    认为自己的家庭背景不会对婚姻关系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双方都认为对

    方的家庭背景“有问题”,并且不厌其烦地分析对方家庭的“古怪之处”。

    当贝蒂和亚森仔细分析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发现:现

    在的婚姻关系模式源于他们早先的原生家庭背景。他们认识到:两人的

    自信和自尊都十分脆弱,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都极度敏感。于是他们开

    始学会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不再过多地苛求对方。这样一来,“家庭权

    力争夺战”就慢慢消失了。现在,他们不再要求对方做出改变,反而争

    相做出更多的改变。

    问题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谁曾经参加过公开的“家庭权力争夺战”?这

    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结束的?

    2. 现在,在你自己的家庭中,你是否也会加入“家庭权力争夺战”?

    除了攻击别人和对别人做出反击之外,你还可以采取什么别的手段?是

    什么让你陷入这样的家庭争端?

    ◎“再见!”:断绝关系的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处理人际争端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或断绝关

    系。当争端发展到一定程度,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的时候,他们就会抽

    身而去,或者至少在情感和精神上貌合神离。这可以表现为换一个新话

    题,打开电视机以停止交谈,离家出走,乃至离开一个城市或国家。很

    多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人在精神和心灵上却相距十万八千里。“断绝关系”的一种情况是:一名男子仍然和他的妻子生活在一起,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对妻子非常“顺从”,但是在情感和精神上早已经“同

    床异梦”。另外一种情况是:年轻人刚成年就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搬出

    来,只有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才回家看看。我们一开始提到的苏就是这

    种情况,她从家里搬出来是为了避开喜欢吵架的父亲。当然,她也是完

    全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成年人。

    很多人与家庭断绝关系是因为感到自己在家中十分无力。他们认为

    自己的配偶掌握了家中所有的权力。与这样一个强势配偶在一起生活,他们无法保持自己的个性,没有办法“做自己”。他们因此感到十分不自

    信,开始孤立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的陪伴。这些人往往看起来十

    分独立,但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反叛者”一样,这只是一种假象。他们

    的“独立”常常建立在“拒人千里之外”的基础上。当他们在感情上向别人

    靠近时,就会感到非常焦虑。他们在社交和工作上往往表现得很正常,甚至十分优秀,但是一牵扯到感情,就会一塌糊涂。他们在原生家庭中

    尚未解除的依赖性越大,就越有可能在感情上与别人断绝关系。那些被

    他们抛弃和断交的人往往会感到十分无力,而主动断绝关系的人似乎掌

    握了这段人际关系中的所有权力。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被抛弃和被断交

    的人往往无法在那些主动断绝关系的人面前保持自己真正的个性。

    ┊示例┊

    艾维塔跟赫尔南多结婚20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越来越多,大多是由艾维塔的变化引起的。在他们婚姻的前17年,赫尔南多一直是

    家里的“管事人”。他总是做出一副“独断专行”的样子,切断自己跟艾维

    塔感情上的亲密联系。他也曾经这样切断自己与原生家庭的联系,以避

    免来自原生家庭的批评。虽然他看起来颐指气使、独断专行,跟艾维塔

    比起来更是如此,但是在内心之中非常依赖别人。只要与艾维塔保持一

    定距离,并且处于支配地位,他就不会产生焦虑。只要艾维塔对他顺

    从,夫妻关系就会和谐。但是艾维塔后来变得不那么顺从,并且扬言要

    离开他。于是赫尔南多开始恐吓艾维塔,却根本没什么效果。这样一

    来,他彻底崩溃了,开始向艾维塔乞求,说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

    人,离了艾维塔,他就不能活了。

    从上面的事例可见:赫尔南多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己

    的依赖性。于是在他结婚之后,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遗留问题。

    人们在情感上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断绝关系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常常认为,一旦与原生家庭划清了界限,就会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不再

    受其影响。这样一来,我们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是,在原生家庭

    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还会随我们进入新组建的家庭关系中。最明显的例

    子就是:有些人不断结婚和离婚,不停地更换新伴侣,却总是无法成功

    地建立起令人满意的伴侣关系,而且他们总会认为这是新伴侣的“错

    误”。

    问题

    1.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谁曾经与其他成员“断绝关系”?你的父母是

    否曾经与整个家庭,或者家庭的部分成员“断绝关系”?这是如何引起

    的?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有何反应?这样的事情对你的身心发展造成何种

    影响?

    2. 现在,你与家庭中的部分成员“断绝关系”了吗?你认为这种行为

    有何帮助?或者有何阻碍?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我在年轻的时候,想要改变世界。后来我长大了一些,才明白这个

    目标实在是太大了。于是我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又经过了一些岁月,我

    认识到这个目标也太大了。于是我试图改变自己居住的小镇。当我意识

    到连这个目标都无法实现的时候,我想改变我的家庭。现在,我垂垂老

    矣,才知道一切应该从改变自己做起。如果一开始首先改变自己,也许

    我现在已经改变了我的家庭、我的小镇、我的国家,也许甚至可以改变

    整个世界。

    ——一个哈西德派犹太牧师的临终遗言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在乔尔·钱德勒·哈里斯(美国小说家和记者)的“老南方故事”中,兔子老弟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边走还一边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后

    来,他遇到了一个“柏油小人”,站在路边对他恶言相向。兔子老弟勃然

    大怒,开始攻击那个“柏油小人”,结果他的手反而被柏油粘住了。于

    是,他开始更加猛烈地拳打脚踢。最后,他整个人都被黏糊糊的柏油缠

    住了。他曾经认为:不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就是保持“真正的自我”。

    但最后的结果是他忽略了最初的人生目标。他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最

    终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这个道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都是适用的。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我

    们做出的反应越大,就越远离自己本来的目标,也就越容易受到别人的

    影响。一个情感上成熟的人,不仅应该能够在感情上跟别人接近,而且

    要做到不被别人的意见、需求和评价所左右。心理治疗师把这种现象叫

    作“分化”,就像是一个细胞与另外一个细胞分离开来,但是仍然保持着

    一定的关系。

    原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鼓

    励我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做自己”),并且同时与别

    人保持亲密关系。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同一个时期只能做到上述内容

    的一个方面。我们要么顺从他人,以维持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要么

    切断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以求“做真正的自我”。

    如果你与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共同生活,那么你希望“做自己”的愿望

    就很容易实现。如果伴侣或者亲友在生活中与你追求的东西不同,分歧

    和困难就会出现。每个家庭和夫妻都会因为求同存异的问题发生争执,而“求同”的需求是与家庭成员发挥自身个性相悖的。正如上一章所述,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中要求另外一方与自己保持一致,并且侵犯了另外

    一方的主体个性,那么另外一方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我们在第1章里讲过苏的故事。她年幼时是个顺从的小女孩;十几

    岁的时候开始变得叛逆,后来和父母发生了一场“家庭权力争夺战”,最

    后与父母断绝了关系。

    无论后来采取什么策略,苏都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她与原生家庭切断联系之后,又把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带到了她和史蒂

    夫的婚姻关系之中。而史蒂夫也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带

    到了新的家庭中。于是他们又按照各自原生家庭的模式,开始了新的家

    庭斗争。

    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做自己”。他们可以做自己

    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自由地思考问题和感受事物,而不用过度

    考虑别人的喜好或批评,也不用过分批评或奉承别人。这样的人是开放

    的,他们愿意接受自身与别人的差异。当别人要求他们做出转变时,他

    们也不会做出过分的反应。他们也愿意做出改变,乐于接受新信息,善

    于对自己重新定位。他们并不认为需要“改变”就意味着自己有不足和缺

    陷。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我们跟父母、子

    女生活在一起时,更应该如此。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去做,那么将一直受

    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控制。

    实际上,没有任何人是完全“分化”成功的,完美的人根本不存在。

    在经历的各种关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会进行“分化”。但是我们“分

    化”得越频繁,这个过程也会变得越容易。下面,我们将会讨论一下那

    些“分化”良好的人的特征。

    ◎具有目标指向性

    具有“目标指向性”说的是一个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

    且能确定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无论是在

    人际关系、工作,还是其他方面,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例如表达自己

    的需要、信仰和价值。也许你与周围的亲友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是你

    可以自由地表达出来。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攻击别人,或者用自己的

    价值观压倒别人的价值观。这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都不顾别人

    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只意味着你可以自己选择想要成为什么

    样的人,不受别人否定或赞许的影响。

    做一个具有“目标指向性”的人,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自己与他人

    之间的人际关系。相反,当你在别人面前自由地表现“真我”时,你会发

    现人际关系将变得更加愉悦。那些具有“目标指向性”的人可以拥有深

    刻、良好,并且亲密的人际关系,并且在维持人际关系时遇到的麻烦更

    少。与“目标指向性”相反的是“关系导向性”。具有“关系导向性”的人在

    情感上不太成熟,他们的自尊和满足感完全依赖于别人。他们把自己的

    精力和时间全都花在人际关系中,以求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不是

    专注于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于“关系导向性”的人来说,别人对他们的喜爱和关怀才是至关重

    要的。如果别人不再喜爱和关怀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大难临头。他们痴

    迷于争取别人的认可和赞扬。他们喜欢别人,也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

    欢。他们往往过分敏感,能从自己与爱人之间最细微的差异中看到关系

    破裂的征兆。

    ┊示例┊

    吉娜对丈夫说:“这些树实在是太美了!不是吗?”她的丈夫回答

    道:“还可以吧。”这让吉娜以为丈夫根本不爱她,因为丈夫不喜欢她所

    喜欢的东西。于是她开始批评丈夫,说他过于消极,破坏了他们婚姻的

    幸福感。后来,吉娜的丈夫花了很长时间来做某项房屋修整工作。这也

    是吉娜让他去做的。他以为吉娜会对他的工作感到满意,并且会感谢

    他。吉娜却责问他为什么没有把装修的部位向右移几厘米。丈夫听了之

    后立即火冒三丈。他指责吉娜从不欣赏他所做的任何事,还说从此以后

    再也不会为她做任何事了!

    问题

    1. 你是否善于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跟其他人保持密切的关系?

    你是否会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并且认为别人会因你的

    某种性格而讨厌你?别人的反应对你的行为有多大影响?

    2. 在你的家庭中,谁和你的差异最大?在他面前,你还能很好地保

    持自我和“做自己”吗?

    3. 你属于“目标指向性”还是“关系导向性”类型的人?你家里的其他

    人呢?

    ◎能够区分思考与感受

    面对人生路上的很多抉择,“分化”成功的人会细致地分析各种选项

    的好处与坏处。他们往往能够做出理智的判断,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区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们并不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信条,也不会

    因为别人的信条与自己不同而攻击别人,或对别人怀有戒心。

    “分化”并不等于让人们失去自己的感受。“分化”成功的人从来不会

    失去自己的感觉,因为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自由地体验和表达自己

    的感受。他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当作生活信息来源之一。只要愿意,他们

    也可以激情澎湃。对一个“分化”成功的人来说,关键的因素是“选择”。

    他们可以恰当地选择是否根据自己的感觉行事。

    因此,“分化”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感情。只要愿意,“分化”成功的

    人也可以深陷感情之中不可自拔。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做爱。人们在做

    爱时都会沉浸在感官的世界中,抛弃了一切理性的界限。

    因为“分化”成功的人往往从自身位置出发考虑问题,所以他们能够

    有自己的立场,并且有自己的底线,同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既

    不任性,也不死板教条。他们愿意接受新信息,但不会被感情上的讹诈

    或威胁所左右。同时,他们不会指责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相反,他们会尊重别人,并且向别人学习。实际上,他们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差

    异感到愉悦,而不是恐惧。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自己最亲密的人,如配偶、父母和子女等。

    那些没有“分化”成功的人往往分不清自己的思维和感受。他们也许

    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良好。他们也可能很善于处理那些“事务导向性”的任

    务,而不是“人际关系导向性”的工作。但是一旦涉及比较亲密的人际关

    系时,他们就会陷入迷茫,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为了维持密切的人际

    关系,他们甚至愿意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妥协。如果他们对自身有足够信

    心的话,是不会做出不合理妥协的。

    正是因为“分化”不太成功的人分不清想法和感受,所以他们常常会

    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当作事实情况的真实反映。例如有人也许会这样

    说:“我觉得你会拒绝我。”但是这句话不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感受,而

    是对别人行为的一种解读。当人们说自己“觉得如何如何”的时候,他们

    常常是在表达一种想法,而不是在抒发一种感情或感觉。“感觉”是关于

    自己的,而不是关于别人的。关于自己感觉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这样

    的:“当你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感到自己被人狠狠地拒绝了。”

    我们的感受都是由对周围环境的思考,或者对正在发生事件的解读

    产生的。除非别人与我们进行了身体上的接触,否则他们无法让我们产生任何具有确定意义的感受。除此之外,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从自己内

    心产生的。例如,如果乔狠狠地打了比尔的肩膀一下,那么比尔就会产

    生肉体上疼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乔让比尔产生了一种意义确定的

    感受。但是如果乔只是说“我很生气,真想打你”,却没有付诸行动,那

    么比尔对乔的话产生的感受则完全取决于比尔自己,或者说取决于比尔

    如何理解乔所说的话。如果比尔认为乔真的非常生气,会把他狠狠打一

    顿,甚至打断他的几根骨头,那么比尔也许会感到恐惧,甚至想逃跑。

    如果比尔想:“乔现在很生气,这说明他不喜欢我,真是太糟糕了。”那

    么他也许会感到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或者感到沮丧。如果比尔认

    为:“谁对我发火,我就饶不了他!乔可吓不住我。”那么他也许会发

    怒,甚至首先动手打乔。如果比尔想:“到底什么事让乔生这么大的

    气?”那么他也许会感到很好奇,甚至会说:“快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也许我可以帮你解除烦恼。”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在同一个情景下,对同一个事物有多种可

    能的解读。一个“分化”不太成功的人会认为仅仅是乔的话语让他产生了

    某个特定的感受。他完全不考虑自己解读的作用,认为完全是乔让他感

    到恐惧、受伤或者愤怒等情绪。

    一个“分化”成功的人则不同。他明白乔的愤怒有多重解释的可能。

    如果他要对乔的话语做出反应,就会表现得很好奇,并且希望能和乔好

    好谈一谈。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地树立并修正对他人和自我的态度

    与信念。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经历会决定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际关

    系中能做什么样的人,或者必须做什么样的人。这些信念会逐渐成为我

    们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和感受的情感基础。无论家庭成员如何影响我

    们,家庭并不能让我们形成特定的信念和感受。我们每个人都会形成自

    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识,而这个形成过程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

    响,其中包括我们作为子女的长幼顺序(或称为“手足位置”,具体内容

    请参见第7章)、我们的父母在其各自原生家庭中的经历、某些特定的

    生物学前提基础,以及许多不可预见、不可界定的品质等。

    如上所述,我们的个性与情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我

    们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和感受。我们不必等待他人做出改变,而要

    首先改变自己。

    请做下面的练习,区分一下哪些句子是表述思想的,哪些句子是表达感受的。

    思考和感受

    请回忆一下,你每天要说多少次“我感到……”之类的话。这些话其

    实是在表述某个思想,而不是你自己的感受。当你下次再说“我感

    到……”的时候,请注意留心,把它换成“我认为……”你会感到有什么

    不一样吗?

    请注意一下,你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常常喜欢说:“那让我感到很

    糟糕”“你真让我生气”,或者“你让我感到恶心”等。有没有什么更准确

    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主观体验?请采用更准确的方式来表达,看看周围人

    们的反应有何不同。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融合”恰好与“分化”相反。所谓“融合”就是陷入一种共生或寄生关

    系的泥潭中。也就是说,你总是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反

    应。我们在第4章中提到过的那四种基本反应策略(顺从、反叛、攻击

    和断绝关系)都是“融合”的不同体现。

    ┊示例┊

    玛格丽特和保罗陷入了一场家庭战争。无论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政

    治、宗教、孩子、家庭杂务),夫妻之间都会产生很大分歧。他们都指

    责对方在所有问题上犯了错误,还把他们的差异看作是很大的问题。但

    是他们二人在本质上很相像。虽然在思想和行为上看起来十分独立,但

    其实二人都有很大的依赖性。当保罗不同意玛格丽特的意见时,玛格丽

    特就会感到害怕,因为她内心需要保罗的支持。同样,如果玛格丽特不

    按照保罗期望的方式行动,保罗就会感到自己被拒绝和否定了。他们都

    想获得更多的亲密感,却都以自我为中心。当被问到“亲密感”的含义

    时,保罗立即答道,他认为“亲密感”就像“母亲和婴儿的关系”(这就是

    一种典型的“融合关系”)——“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十分敏感,会无条件

    地满足婴儿的任何要求。如果夫妻二人关系亲密的话,一方就会本能地

    知道另外一方的需要,然后立即予以满足。”这就是保罗想要玛格丽特

    为他做的,而这也正是玛格丽特想要保罗为她做的。他们之间的纷争说

    到底就是为了让对方进入这个理想中的“哺育者”角色。

    保罗对“亲密感”的定义非常符合我们很多人对“爱情”的看法,但这

    恰恰是一种“融合”关系的体现。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

    种“融合”的关系,而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却是要让自己成为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成熟个体。

    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很难放弃追求“融合”的欲望。我们梦想着找

    到一个“特殊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他能带来想要的“融合”式爱

    情。当我们坠入爱河的时候,自以为找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当我

    们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就开始抱怨自己与爱人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这时所说的“交流”往往指的是“一致性”。当人们认为

    自己在和爱人“交流”的时候,其实是他们和爱人想法一致的时候。当玛

    格丽特抱怨保罗没有跟她“交流”时,其实往往是保罗没有跟玛格丽特“交流”她想要“交流”的东西而已。因此,他们虽然一直在“交流”,却

    总是“交流”失败。这样一来,当保罗想要的东西跟玛格丽特不一样时,他也许会跟玛格丽特保持疏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他也希望

    玛格丽特能够更加理解他,期望玛格丽特变得跟他更加相似)。玛格丽

    特则拼命地向保罗靠近,希望获得更多的“亲密感”(其实这里的“亲密

    感”指的是“一致性”),希望保罗能够与她更好地“交流”。夫妻二人实

    际上都是被原生家庭中未解决的“感情依恋”所困,他们都希望从婚姻中

    获得那种“合二为一”的奇妙感觉。

    “融合”是夫妻关系中一个强大的因素。处于“融合关系”中的夫妻像

    了解自己一样熟悉对方。即使对方不说一句话,丈夫或者妻子也能明白

    对方的需求、愿望、想法和感受。

    那些具有“情感本能”的人往往熟悉这个过程。这样的人大多出身于

    具有“融合”氛围的家庭,特别善于观察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变化,因为

    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具有这种本能的人也常常是被动

    的,只能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他们总是时时关注着自己与别人的距

    离,揣测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根据别人的需要、想法和感受,随

    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更不要

    说表达自己的愿望了。

    在高度“融合”的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被忽视和否认的。

    我们在第2章中讨论过的各种不能言说的“潜规则”制约着家庭成员的行

    为。要测试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尝试对

    家里的其他人说:“我们家好像有这么一个现象……”(也就是说破家里

    的一条“潜规则”。)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家庭成员就越不愿意

    承认这个规则的存在,更不愿讨论它的内容。这样一来,很多家庭就一

    直保持这种状态,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是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有了

    足够的自信,不再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且敢于面对自己行为带来的后

    果时,这样的家庭就不得不发生改变。还有另外一些家庭,当子女到达

    青春期之后,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至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

    题。

    当一个家庭的子女到达青春期时,家里的各种“潜规则”和“显规

    则”都会受到挑战和质疑。在“融合”型的家庭中,一切秩序都要开始崩

    溃了。子女要求“分离”的愿望超过了“融合”的需要。于是,很多父母常

    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曾经非常听话,在学校里表现很好,但是到了13~

    16岁就不再是这样了。这些父母的意思是:子女曾经非常愿意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但是到了青春期,子女开始特立独行,追求自己想要的东

    西,不再与父母保持一致。这样一来,父母就变得焦虑起来。在通常情

    况下,至少父母中的一方会以频繁惩罚和控制子女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

    况。这种方式有时会见效,但最多只能推迟分离的时间(正如有些子女

    会说:“我要等着离家的那一天”),而且会让子女更加彻底地与父母断

    绝关系。子女们会这样想:“在家里,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

    以我最好别回去。”

    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该家庭中的子女感到的“威胁”就越

    大,他们就越希望打破这种“融合”的状态,并且在感情上与自己的原生

    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子女施加的控制越强,双方

    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会越激烈。最后,为了表明自己不愿受父母压力的

    控制,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往往会做出一些令父母勃然大怒的出格之事,来展示自己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

    ┊示例┊

    理查德是一家之主。在他的家庭中,有一条不能说破的“潜规则”,即家中任何人都不能挑战他的权威。每个家庭成员都默默地服从着这条

    规则,直到家里最小的女儿安妮长到了13岁。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安妮

    开始拒绝遵守这条规则,并且变得越来越叛逆,公然反抗父亲的权威。

    于是,理查德抱怨说:“她想夺取我一家之主的地位。”安妮拒绝服从父

    亲的权威,这让理查德感到备受打击,也震动了整个家庭。因此,全家

    把她当作头号麻烦,还把她送去接受心理治疗,希望医生能把她“治

    好”,让她重新变得“听话”起来。她的“叛逆”行为在父亲和其他家庭成

    员的内心中激起了巨大的焦虑和恐慌,所以他们把安妮当作一个“不正

    常”的人。最后,全家终于能够开诚布公地谈论这个问题。理查德还谈

    到自己权威受到威胁后感到的不安,以及这对夫妻关系产生的影响。实

    际上,安妮对父亲权威的挑战也反映了其母亲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憎恶,而这种憎恶被母亲深藏于内心,不愿说出来。最后,安妮的“问题”以家

    庭秩序发生良性的改变而收场。但是,类似的问题并非总能得到圆满的

    解决。

    然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表现出来的叛逆行为并不代表真正的独

    立。即使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桀骜不驯,但其内心仍然是十分自卑

    的,而且他们家庭的“融合”程度往往很高,还受到父母的控制。他们的

    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故意与父母的期望相反罢了。因此,那些处于青春期

    的叛逆少年并没有学会独立思考,也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设置特定的目标。这样的“叛逆”只能是自我毁灭罢了。

    在一个高度“融合”的家庭中,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发生叛逆时,往往

    会与同龄人建立起一种同样高度“融合”的关系。他们希望与父母不同,却变得跟一些同龄人非常相似。在这种同龄人的伙伴群体之中,青少年

    们又开始追求“一致”和“统一”。因此,他们在这种新的群体中也很难实

    现“分化”成功。这种青少年群体的基本目的是反抗父母和其他的权威。

    在反抗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支持,互相鼓励。但他们这样做也只是“为

    了反抗而反抗”,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实现“分化”和成熟起来。

    ┊示例┊

    莎维塔是一名15岁的女孩,出生在一个高度“融合”的家庭中。在7

    年级以前,她一直是个“乖小孩”。但是,7年级以后,她开始反抗父母

    的权威,并且跟一群年龄稍大的青少年混在一起,加入了同样高度“融

    合”的叛逆少年群体。她开始做各种各样出格的事情,以获得同伴们的

    接纳。但是她的行为并没有带来什么好处,还搞坏了自己的名声。于

    是,她只好换到另外一所学校就读。在新的学校里,她又开始跟一个同

    样没有“分化”成功的贫困男孩交往。她试图用自己的爱和过分的关心

    来“拯救”这个男孩,却反而毁了自己。到18岁时,她感到自己的一生已

    经完了,甚至想要自杀。在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她认识到自己的自

    尊很脆弱,还有很强烈的“融合”倾向。于是她开始从父母和同龄人

    中“分化”出来,根据自身利益做出自己的决定。问题

    1. 你的家庭有没有成功解决过成员之间的分歧和差异?请列举两个

    成功事例。在解决成员分歧和差异的问题上,你的家庭有没有失败的经

    历?请列举两个失败的案例。为了解决这些分歧和差异,所有家庭成员

    (包括你自己在内)经历了哪些过程?

    2. 请回忆一下,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人曾经发现、指出、讨论,甚

    至改变过什么规则?这种经历对于整个家庭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是你让我做的!——为自己负责

    那些“分化”不太成功的家庭大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家庭

    成员搞不清楚谁应该为哪些事情负责。这不是指谁负责饭后洗盘子,而

    是指家里人都相信一个家庭成员可以让另外一个成员产生某种感受。

    一个家庭的“分化”程度越高,家庭中所有成员就越会对自己的感

    受、想法和行为负责,并且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和感受的创造

    者。当家庭成员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他们将开始以全新的方式考虑自身

    的问题。他们可以安然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我感到很生气”,而不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说“你让我很生气”。

    在“融合”型的家庭中,子女们(有时候甚至是成年的子女)对特定

    的话题会非常敏感,总是避免讨论某些方面的话题,因为他们认为“这

    会让爸爸或妈妈不高兴”。总的来说,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家

    里可以让人产生不快的话题就越多。避开这些“令人不快”的话题其实是

    为了避免触犯家里的某个成员。

    但是别人感到不高兴的时候,我们自己往往也会感到不愉快。因

    此,当我们避开“令人不快”的话题时,真实意图其实是进行“自我保

    护”。我们之所以不愿意让别人感到不快,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想感到不

    快。“融合”型的家庭在没有发生什么内部矛盾时,一般的状况大概就是

    如此:家庭成员谁也不愿意谈论和触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因为这

    也许会使家庭内部发生令人不快的事情。他们假装完全一致,以维持家

    庭的和平气氛。但是当家庭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的时候,再强求一致,就

    会令人感到不安。这样一来,在紧张的气氛下,“融合”型家庭的成员们

    就开始失去自控能力。他们会相互指责,说:“都是因为你,我才会难

    受(生气、悲伤等)。要是你能改变一些,我就会高兴起来。”这时,他们就会把对方的问题指出来,而平时他们是不愿意说出这些的。然后

    他们会认为:正是对方的“问题”导致了他们自己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上述情况。一个丈夫对妻子抱怨说:“我

    在社交场合总是觉得不舒服、不自在,都是因为你一直批评我说的话不

    对。”丈夫这么说其实是在推卸责任,认为妻子应该为他在社交场合的

    不安感负责,而没有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对别人的批评那么敏感(如果

    妻子对丈夫的确是持批评态度的话)。想要改变别人,从来都很难成功。“自己为自己负责”意味着首先要

    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

    如果一个人完全依赖于别人给予的爱和支持才能生存,那么他必然

    会感到压力,不得不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和做人,以获得并维持别人

    的爱和支持。这样一来,他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出卖了自我和

    个性。但这种人际关系最终还是要破裂的——要么会对别人无端发火

    (通常是因为一些无关的事情),要么会拿自己出气,做出一些损害自

    己身心的事情,比如说陷入抑郁状态等。因为真正的“认可”和“接纳”是

    对人与人之间差异与不同的认可和接纳。只有当别人或家庭认可和接纳

    了我们的独特自我个性时,才算是真正地认可和接纳了我们。从某种程

    度上来说,我们自己也能认清虚假的“认可”和“接纳”,并且对之感到厌

    恶。

    我们有时候会在别人面前刻意掩饰自己的真实个性,以免让别人感

    到不快。但是这只能在短期内避免人际交往中的不快和伤害,却必然会

    引起长期的混乱和纷争。

    问题

    1. 你是否在原生家庭中养成了一些基本的信念,这些信念现在却让

    你感到不快?如果有的话,请列举出来。

    2. 在你自己的家庭中,有没有一些大家都极力回避的问题或话题?

    是否一提到这些话题,家里就会有人感到不高兴?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

    开一些重要的问题,这对你的家庭生活有何影响?

    3.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有没有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接纳,放弃

    了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培养的某些信念?

    4. 假设你结束一天的工作,高高兴兴回到家中,却发现爱人的情绪

    很糟糕,你会不会受到他情绪的感染?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你能否

    推延或者改变这个过程?还是留给妈妈做吧!——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

    “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这样一对机制几乎存在于所有人际关系

    中。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其中一方似乎比另外一方更负责、更有能

    力,甚至更健康。在通常情况下,一方往往看起来比另外一方更成熟一

    些。但是如果一个长期“功能不足”的人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功能过

    度”的一方就会变得不太正常。也就是说,当一方强大起来的时候,另

    外一方就会弱小下去。当长期抑郁的妻子恢复正常之后,表面上看起来

    很正常的丈夫却会陷入抑郁的状态之中;得了躁狂症的丈夫逐渐恢复之

    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能干的妻子却变得不再那么能干了;当性冷淡的

    妻子变得对做爱感兴趣时,丈夫却有可能早泄。

    同样,当一些“问题少年”取得很大进步时,原来过度关心、过度操

    劳的父母不再那么辛苦了,但又变得焦虑和不安起来。

    ◎负面的影响

    在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功能过度”一方的角色与“功能不足”一方

    的角色往往是固定的。“功能过度”者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照顾对方,而“功能不足”者似乎在这个关系中完全处于依赖和被“融合”的地位。但

    实际上,无论是“功能过度”者还是“功能不足”者双方的“分化”程度同样

    都不高。在这种关系中,“功能过度”者依赖于“功能不足”者,“功能不

    足”者也同样依赖于“功能过度”者。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一方扮演了“功能不足”者的角色,那么另外一

    方必然要成为“功能过度”者。“功能过度”者与“功能不足”者总是一起出

    现,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功能过度”者和“功能不足”者总是处于一种“融合”的关系之中。一

    方担负起照顾双方的责任,另外一方则允许对方承担这个责任。一方有

    多“坏”,另外一方就要有多“好”。但双方实际上都在合谋维持现状,所

    以都有问题。

    “功能过度”者往往感到自己别无选择,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他

    会认为对方在某个方面完全没有能力,所以不得不担负起对方的责任。

    即使有些时候“功能过度”者认为对方是在利用自己,他们也会感到自己别无选择。“功能过度”者也许会愤怒地指责对方故意逃避责任(比如他

    们会说:“你太懒惰了”)但是他们还感到自己有义务替对方承担责任

    (比如“功能过度”者会说:“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这样一来,那

    些“功能不足”的人则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允许甚至期望对方替自己

    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功能不足”者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做不了。”

    ┊示例┊

    艾尔是个正常、聪明,并且很懂机械的成年男子。当妻子让他去洗

    家里的衣服时,他却回答说:“我不会用洗衣机。我也不知道什么衣服

    该用持久压力模式来洗。那么多按钮我根本分不清楚。”他的这种说辞

    在一段时间内还真的有效。妻子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洗衣工作。但是过

    了一段时间,他的妻子开始拒绝这种“功能过度”者的角色,艾尔的衣服

    没人洗了,结果他却很快学会了使用洗衣机。

    “功能不足”者往往会找到各种原因来证明自己无法从事某项工作,但他们最喜欢的理由之一是“生病”。大家对生病的人一般不会提出太多

    要求,而生病的人也不用从事繁重的日常工作。他们还会受到家人的关

    注,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家庭内部的事务。家里的其他成员为了

    照顾病人,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无论病人有身体上的疾病还是

    精神上的疾病,所在家庭常常会以其为中心开展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有些“功能不足”者想要承担更多责任,所以他

    们认为“功能过度”者是在控制和约束他们。于是,这些“功能不足”者的

    口头禅就变成了:“都是你不让我做!”

    ┊示例┊

    珍妮总是抱怨说:“我想出去找个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但丈夫就

    是不让我去。”在她家里,虽然珍妮和丈夫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发生了矛

    盾,实际上却在相互合作,共同掩饰着一些东西。其实,珍妮保护着丈

    夫作为“挣钱养家者”的尊严;如果珍妮感到不安,丈夫也会觉得自己的

    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丈夫外出工作挣钱,以保证珍妮的生活不会贫困匮

    乏。但是在家庭关系中,双方却都在指责对方应该为自己的焦虑负责。

    ◎正面的影响

    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有时也存在成对出现的“功能过度”者和“功能不足”者,只不过他们的角色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总是在不断变

    换。双方都能意识到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且愿意随时随地转换角色。每

    人都同意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领域内让对方占据主导地位。只要他们

    愿意,随时可以从原来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而不会相互对立、相互指

    责,或相互防备。

    ┊示例┊

    金姆和金露是一对夫妻,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规矩:由丈

    夫金姆负责安排夫妻二人共同的日常社交活动。许多年以来,他们双方

    都明白这些事情是由金姆全权负责的,而且对此都很满意。但是后来金

    姆逐渐不愿意安排这些事情了,而金露也觉得总是受到别人的安排和摆

    布十分无聊。于是二人谈了谈,决定从今以后由妻子金露负责安排或者

    取消夫妻二人共同的社交活动。

    小测试:你在家里属于“功能过度”者还是“功能不足”者

    请反思一下,你在家庭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属于“功能过度”者,或

    者“功能不足”者。做一个小小的短期测试(例如时间可以设定为一个星

    期),请在某一个方面让自己变成与平时相反的角色(如平时是“功能

    过度”者,现在则变为“功能不足”者,反之亦然)。

    当你做出这个转变后,你和伴侣内心的焦虑程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升高还是降低?当你转变角色之后,你和伴侣之间是否有些隐藏很久的

    问题会暴露出来?那是什么样的问题呢?结论

    下面这个案例是婚姻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场景。在这个案例中,夫

    妻之间的一次交流中出现了以上我们描述过的各种问题。

    ┊示例┊

    乔和南希要去出席一场宴会。时间越来越近,南希变得越来越紧

    张。她试了好几身衣服,都觉得不合适,最后好不容易才挑选出了自己

    认为最满意的衣服。正当她刚刚化好妆时,乔走了进来。南希的情绪十

    分不好,于是向丈夫抱怨道:“真糟糕!我都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

    了!”像往常一样,乔这次也没有听懂妻子的弦外之音,不知道她是在

    寻求安慰。他认为南希在向他征求意见,于是摆出一副一本正经解决问

    题的样子,说道:“你怎么不穿绿色的那件?这件蓝色的看起来很不

    好!”听了他的话,南希很生气,因为丈夫没有听懂自己的真实意思。

    南希说:“你真让我感到恶心!我打赌你肯定喜欢今晚玛丽要穿的那件

    低胸装。你还是自己去吧,那样正好跟她共度良宵!”乔感到自己的好

    意被误解,于是勃然大怒:“上帝啊!你怎么又来找事儿?我们还没去

    呢!真把我气死了!你到底是怎么了?”他们又这样斗了几次嘴,相互

    指责对方的缺点。最后,南希终于哭着崩溃了,而乔的一腔怒火也随之

    消散。他走过去抱住妻子,表明自己只是想帮助她。南希却说并不需要

    他这样的帮助,并向丈夫述说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乔开始安慰妻子,说

    她现在穿的这身衣服正合适。南希则紧紧抱住丈夫,并且跟他接吻。乔

    感到妻子很性感,认为妻子想要跟他做爱,于是就抱着她往床边走去。

    这样一来,南希感到丈夫再次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她把丈夫推开

    说:“这就是你想要的?你的脑袋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乔则反驳说妻

    子“太古板、太正统”,难怪自己会喜欢玛丽的低胸装。于是二人又开始

    相互指责,而争吵的最终结果是乔摔门扬长而去。

    我们在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中讨论过的所有家庭关系的运作机制

    都在这个案例中有所体现。乔和南希夫妻二人因为家庭内部的“亲疏关

    系”问题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南希希望通过获得丈夫的鼓励和安慰与跟

    丈夫建立亲密的关系,乔却试图通过性爱与妻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们

    认识到:如果要和对方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就必须成为对方想要的那种

    人,或者做对方想让自己做的事,但同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

    他们开始感到失望,不愿跟对方继续接触。为了控制焦虑情绪,或避免来自家庭内部的威胁感,他们至少采用了三四种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应对

    策略。在夫妻关系中,“权力斗争”是最主要的,但是当南希流泪的时

    候,乔还是愿意稍作退让和顺从的。当乔摔门而去的时候,他想跟南

    希“断绝关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夫妻二人都把对方看作是自

    己内心焦虑的来源。他们都认为:“如果对方做出一些改变,一切就会

    变好了。”他们都认为对方十分自私无情,却又对对方的评价十分敏

    感。他们都认为对方有责任维护自己的尊严。南希向乔询问自己到底该

    穿什么,这说明她处于“功能不足”的边缘。乔也似乎很乐意指导妻子如

    何穿衣,这说明他是一个“功能过度”者。

    想要在感情上变得成熟起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在类似情景下做出

    恰当的行为,并且在合适的时候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第6章 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整个世界就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只不过是舞台上的角色。

    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要扮演很多角色。

    ——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苏年幼时常常目睹父母之间的争吵。她的父亲会面红耳赤地训斥母

    亲,母亲则会大哭一场,最后向父亲妥协退让。因此,苏常常会替母亲

    感到难过,并憎恨父亲。每当父亲气冲冲地离开房间后,她都会跑去安

    慰母亲。

    苏慢慢长大了,母亲开始向她倾诉父亲的其他暴行。十几岁时,苏

    开始反抗自己的父亲,但她的母亲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当父亲殴打她的

    兄弟姐妹时,苏就会感到怒不可遏。这样一来,父亲就放过他们,反而

    去打苏。最后,离开原生家庭之前的几年中,苏开始认识到:母亲的胆

    小怯懦也是造成家庭问题的原因之一。每当母亲不敢公开维护自己的权

    益时,苏就会说她是个“窝囊废”。母亲听了就会哭,父亲则会指责苏对

    母亲太残忍了。然后,苏和父亲就会大打出手。

    在这种情况下,苏和她的家人陷入了一种常见的家庭关系模式之

    中,我们把这种模式叫作“三角关系”。除非你能预见到这种“三角关

    系”模式的威力,并且了解它在家庭中的运行机制,否则你将无法改变

    家庭环境的现状。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三角模式可以指任何一种涉及三方的人际关系。三

    角形的每个角都可以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家庭中最基本的三角关

    系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而罪犯、受害者和警察也构成了一个

    基本的社会三角关系。每当我们想到“三角关系”这个词时,就会想到人

    尽皆知的“丈夫、妻子、情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三角关系中的任何一个

    角也可以是一个物品、一种活动,或者一件事。正像很多妻子抱怨的那

    样:“工作是我老公的情妇。”

    在肥皂剧的剧情发展中,三角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主导机制。此类电

    视剧中的三角关系大多是由于某个人物不直接向对方表白或说明自己的

    意思而产生的。剧中的一个角色并没有向当事的另外一方提供足够的信

    息,而是把事情告诉了无关的第三方。如果带着这种观点来看肥皂剧,你会发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而肥皂剧非常

    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生活中的这个方面。

    三角关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在第3章中提到过:

    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最为舒适的亲疏程度。如果太过亲密,或

    者太过疏远,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焦虑。但是如果周围环境中有许多其

    他人,焦虑也许会被冲淡。这就意味着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具有更高的稳

    定性。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焦虑过度时,他可以去找其他人倾诉,等自

    己冷静下来,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家庭关系之中。例如在我们祖父母那一

    代人中,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了难以控制的矛盾和冲突,父母会把

    孩子送到附近的叔叔婶婶之类的亲戚家中住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双方

    都有机会重新思考一下家庭冲突产生的原因,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意见

    和建议,也许还会达成和解与妥协,以新的方式重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

    关系。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成员都住得十分分散,而且在心理

    和感情上也很疏远,所以很难再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核心家庭”(只包含父母和子女的小家庭)就像是一个个密

    不透风的压力锅。除了心理医生的诊所和家庭调解员的办公室之外,很

    少有地方可以让家庭成员释放压力,并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感。不少人

    都误以为自己的焦虑应该自己解决,而不去找其他人倾诉,这样就导致

    很多家庭的内部压力不断升级,直到最后整个家庭关系彻底崩溃。相

    反,家庭中的成员越多,三角关系模式越多,家庭内部压力也越容易得到缓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庭中的三角关系模式反而加剧了家庭内

    部的矛盾。这些三角关系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由于关系双方很难把注

    意力集中在二人之间的事务上,也很难维持一对一的关系。人们的“分

    化”程度越低,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

    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们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诉,或者讨论其他

    不相关的事情,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持续数小时、数

    天、数周,甚至数年。有些夫妇在谈论子女、朋友,或者工作时关系都

    很融洽,却不愿意谈论他们自己。在苏的案例中,她后来了解到:母亲

    结婚第一年跟丈夫发生矛盾之后,曾几次跑回外婆家,向外婆抱怨丈夫

    对她不好。外婆却劝母亲说:“男人都是冷漠无情的禽兽。他们就是那

    样,没法改变的。”然后,母亲就被送回家照常过日子了。在这种无法

    改变的恶劣环境下,苏的母亲感到非常无助。外婆不能帮母亲反抗丈

    夫,反而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跟他站在了一起。

    如果换作别的家庭,外婆也许会对跑回娘家的母亲说:“我早说过

    他不适合你。你就在我这儿住下,我来照顾你。”然后,母女双方开始

    交流“坏丈夫”的故事,证明他真的不值得托付一生。过了一段时间之

    后,外婆和母亲之间的旧有矛盾也许会逐渐浮出水面,母亲会回忆起当

    初她为何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她其实是从一个控制欲强的人身边来到

    了另一个同样的人身边。

    如果再换作其他家庭,也许外婆会倾听母亲的倾诉,跟她一起谈论

    自己的感受,分享婚姻生活的经验,最后让母亲自主做出恰当的选择。

    但是无论如何,在任意一组三角关系中,总会有两方关系比较亲密

    (“圈内人”),而另外一方比较疏远(“圈外人”)。想在三方之间保持

    同样的亲疏程度是很难的。有些三角关系的角色会发生转换,任何一方

    都有被排斥在“圈外”的时候;有些三角关系的角色却是固定的,关系比

    较亲密的两方和被疏远的一方一成不变的。在角色固定的情况下,关系

    亲近的两方往往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分歧,而联手对付“圈外”的第三方。

    这种三角关系最温和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见的“说别人闲话”。

    在上述“母亲与外婆”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列举的前两种情况体现出

    了三角关系的负面影响。在前两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苏的外婆和母亲)在讨论“圈外人”(苏的父亲),却没有涉及“圈内”双方的关系。

    她们关心的焦点在于“圈外”的第三方,而不是她们自己。然后,苏的母

    亲回到父亲身边继续生活,她也许会跟父亲谈起外婆的性格多么强势,却不会跟父亲交流他们夫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第三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苏的外婆和母亲)更关注她

    们自己的经历和关系,而不是第三方的“圈外人”(苏的父亲)。这样一

    来,她们也许能找到更有建设性的办法来解决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问

    题。

    请做下面这个试验,看看你能维持多久“一对一”的专注关系。

    小测试:关注你自己

    邀请一个密友或伴侣跟你促膝长谈。请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跟对

    方谈论你自己的情况,还有你与对方的关系,请不要涉及任何其他人或

    事物。试试你能这样坚持多久。然后,再加大一点难度:谈话时请只用

    现在时,不要用过去式和将来时,即只跟对方谈论最近你们之间发生的

    事情。

    ┊示例┊

    安娜和比尔聚在一起时,喜欢对莎琳评头论足。对于莎琳身上的优

    点和缺点,他们的看法似乎十分一致。这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安娜与比

    尔观点相同,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他们的关系很“亲近”。相反,莎琳则与他们“不同”,所以关系就比较疏远。但是当比尔和莎琳在一起

    的时候,则表现得十分“类似”。这样一来,比尔和莎琳又显得比较“亲

    近”,而安娜与他们“不同”和“疏远”。再换一种情况,如果安娜和莎琳

    在一起,她们则会讨论比尔身上与她们不同的地方。在这三种情况中,关系“亲近”的两方都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会引起焦

    虑),也都对“疏远”的第三方存在的差异形成了一致的看法。

    在大多数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很少谈论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也很

    少涉及双方之间的关系,而往往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谈论别人和不相干的

    事物上。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也很自然。这是为了在人际关系的“亲

    密”和“疏远”之间保持一定平衡。但如果这是人际交往的唯一模式,那

    么交往双方自身的“融合”程度一定非常高,也就是“分化”得很不成功,而双方的分歧要么是被忽视了,要么是处理得很不好。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家庭中、朋友之间、办公室同事之间,甚至在国

    家内部和国际交流的过程中。这是三角关系的一种负面影响。但是为了

    应对亲疏程度和人际差异引起的焦虑,人们大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请记住:人们之所以会对亲密关系产生焦虑,是因为他们常常

    想“我应该如何与别人亲近,同时又保持自我、和而不同?我不愿按照

    别人的想法行事,也不想成为别人让我做的那种人,那我应该跟别人保

    持多远的距离?”或者“为了不让别人变得跟我一样,我要跟他保持多远

    的距离?”

    当人际交往中的双方和谐一致时,他们可以很好地保持亲密关系。

    但是当双方发生分歧时,就会相互疏远,或者进行“权力斗争”。此时,其中的一方就想要把某人或者某物牵涉进来,从而形成一种三角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夫妻双方吵架时,其中一方往往喜欢把一个或

    几个孩子拉进来,然后说道:“约翰尼和我的看法一样,他也觉得你错

    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要是我们都认为你错了,那你就一定

    错了。所以你最好改过来,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三角关系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平静状态与紧张状态。处于平静

    状态时,关系亲近的两方和谐相处,处于疏远地位的第三方则希望能跟

    他们亲近一些,进入他们的“圈子”。

    在平静的三角关系中,处在“圈外”的第三方也许会设法引诱“圈

    内”双方中的一个,让其抛弃原来的亲密伙伴,而与第三方建立新的同

    盟。这样的一个例子是,有个十来岁的少女,她的父母总是组成“统一

    阵线”,而把她排斥在外。因此,她总是想方设法在父母之间挑拨离

    间,使之发生争执,结果父母中的一方反而跟她站在了一起,为了她的

    利益,与另外一方产生了矛盾。

    在紧张的三角关系中,“圈内”双方也许会因为关系过于亲密,反而

    担心自己在密切的关系中失去自我。这样一来,他们会变得焦虑,并且

    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圈外”的一方常常对他们的冲突敬而远

    之,避免与之发生接触。但是原来处于“圈内”的双方却试图与被疏远

    的“圈外”一方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盟关系。

    例如,当父母发生争执时,父亲也许会把一个子女牵扯进来,希望

    他站在自己这边,跟他一起对付母亲。这个子女也许不愿意加入,他会说:“我可不愿意掺和这事儿,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情。”

    相反,如果这名子女希望跟父亲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那么他也许会

    认同父亲的观点,并向母亲表示:他跟父亲的看法一致,所以母亲错

    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超过了其躲避父母

    矛盾的愿望。

    问题

    1. 你的原生家庭中有哪些三角关系?请列举出这些三角关系中的各

    方人物。如果你来自一个大家庭,那么你们家里肯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

    三角关系。

    2. 请回忆一下你父母的婚姻生活。你和父母双方的关系如何?你和

    他们双方关系都很好吗?还是和其中之一关系好?或者和他们的关系都

    不好?当你和父母一方关系比较亲近时,和另外一方的关系如何?

    3. 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和父母中的一方关系更亲密。如果你邀请

    关系比较疏远的一方单独去吃午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和另外一方

    的关系会怎样?这会给你带来麻烦吗?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家庭的情况中看一看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在

    下面的家谱图中,我们列出了三代人的家庭谱系关系,其中包括格林祖

    父和祖母、怀特外祖父和外祖母;格林家的第二代人——苏、巴布、查

    克和斯坦;怀特家的第二代人——桑迪、加尔文和斯图;还有格林家的

    查克和怀特家的桑迪生的孩子——莉丝和小查克。(图中男性用方形来

    代表;女性用圆形来代表)

    在这幅家谱图中,最基本的三角关系是由三个家庭组成的:格林一

    家、怀特一家,还有查克·格林与桑迪·怀特组成的家庭。请注意,在这

    个三角关系中,查克和桑迪是三个家庭相互联系的纽带。但是不仅只有

    他们可以充当感情上的纽带,从而形成可能的同盟。在这个由13人组成

    的大家庭中,如果3人一组,就可以组成131个三角关系。再加上每个三

    角关系任意一方的位置都有可能进行相互转化,这样就可能有393种不

    同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三角关系。比如祖父母处于三角

    关系的一方,查克处于另一方,而桑迪处于第三方。(图中的波浪线表

    示矛盾关系。)

    父母双方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很常见的三角关系。例如查克和

    桑迪婚后前两年,双方关系一直不错。他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亲疏

    距离也很平衡。后来,女儿莉丝出生了,一个新的三角诞生了,桑迪开

    始把精力倾注于女儿,而有些忽略丈夫。任何三个人在一起生活和相处时,都不可能从彼此之间得到相同的

    关怀和注意。莉丝从桑迪那里得到了足够的母爱和关怀,查克却感到自

    己受了冷落。此时,查克就像很多父亲一样,感到自己被排斥在了“圈

    外”(也就是三角关系中被疏远的一方)——桑迪不再像原来那样关心

    他,而他也开始有些怨恨莉丝。他感到嫉妒自己的女儿有些荒唐,也不

    能跟妻子交流此事。因此,他开始从工作和同事中寻求更多的关注和满

    足。(其他人也许会从宗教、酒吧,或者其他女人那里寻求满足。)这

    就形成了另外一种新的三角关系,其中包括查克的工作、查克,还有查

    克的妻子桑迪。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桑迪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被查克

    忽视了。这样一来,夫妻双方都感到自己被对方冷落了,都认为第三方

    (比如女儿莉丝,或者是查克的工作)夺走了自己本应得到的关爱,影

    响了夫妻双方的关系。另外一种常见的三角关系叫作“同胞争宠”。莉丝跟母亲的关系曾经

    十分亲密,母亲对她也关怀备至。但是在她三岁时,她的弟弟小查克诞

    生了,母亲把大量精力转移到了小查克身上。母亲桑迪和小查克建立起

    了亲密联系,莉丝成了三角关系中被疏远的“圈外”人。于是莉丝开始在

    行动中故意仿效婴儿,希望引起母亲的注意。

    莉丝也可以对“破坏母女感情”的小查克进行报复,这样就构成

    了“同胞争宠”的关系,即姐弟二人为了争夺母亲的关怀展开竞争。或者

    她也可以争取父亲的关爱,从而弥补母爱的损失。这样一来,莉丝、父亲,以及母亲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关系。

    在这个大家庭中,还有更多典型的三角关系。在怀特一家中,不知

    出于什么原因,外祖母总想与外祖父保持一定距离,外祖父也只好默默

    接受,从别处寻求满足。母亲桑迪出生之后,外祖母长期把精力倾注在

    她的身上,开始关怀、担心,甚至依赖于桑迪。后来,外祖母生下加尔

    文和斯图之后,却不怎么担心他们,因为她感到:“加尔文和斯图都是

    男孩儿,跟他们的父亲一样,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结果桑迪很难在感

    情和心理上与外祖母剥离和“分化”开来,加尔文和斯图并没有什么问

    题。桑迪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感情和精力来应付严重依赖于她的

    外祖母,以至于没有足够精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她感到自己不得不代替

    父母照顾两个弟弟,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为别人服务的,甚至没有自己独

    立的人生目标。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她感到自己不能像弟弟们那样

    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发觉“做自己”真的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外祖母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母亲的两个弟弟则处于被疏远

    的“圈外”地位。当外祖母和母亲关系紧张时,加尔文和斯图喜欢躲得远

    远的;而当母亲在家里得到了他们没有的特权时,又开始变得妒忌起

    来。

    这样一来,桑迪从小就成了一个“功能过度”者,后来她和查克结了

    婚。查克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正好是个“功能不足”者,需要家里的女性

    为他服务。于是,母亲桑迪和父亲查克的关系就有点儿像她和外祖母之

    间的依赖关系。桑迪感到自己有责任照顾查克,并且替查克做些他自己

    做不了的事情。为了应付人际差异引起的焦虑,桑迪放弃了自己的需

    要,一心一意照顾查克,就像她在原生家庭中照顾外祖母一样。

    但是桑迪内心认为:“我可不希望女儿像我当年那样,在家里替父

    母照看孩子。我只想让她做一个被人好好照顾的孩子。”于是,她把自

    己的全部精力和关怀倾注到女儿莉丝身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外

    祖母就是这么对她的。因此,莉丝在母亲桑迪身边很难成功“分化”出

    来,难以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

    后来,莉丝到了青春期。外祖母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更加依靠桑

    迪。莉丝和外祖母都是“功能不足”者,对母亲桑迪这个“功能过度”者的

    依赖性越来越大。桑迪则感到自己有责任满足她们的需要,于是她就尽

    力去做。她也感到越来越失去了自我,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如

    果莉丝和外祖母之间产生了矛盾,或者她们二人都需要桑迪花时间照

    顾,那么桑迪在这个三角关系中的任务就更加繁重了,因为她这时不得不充当二人之间的调解者。

    在这个过程中,丈夫查克感到妻子的爱被人“骗走”了。查克认为桑

    迪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关爱留给他,而不是女儿莉丝和外祖母。他认为

    外祖母是个“喜欢指手画脚、吹毛求疵的老太婆”,女儿莉丝则是个“被

    宠坏了的小女孩儿”。他指责莉丝和外祖母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

    这一切都是桑迪造成的。他还说桑迪故意忽略丈夫,而更关心她们。但

    是,查克的这些行为反而加剧了桑迪的“责任感”和压力。

    在这个大家庭中,另一个三角关系涉及查克与小查克这对父子。查

    克在原生家庭中常常扮演“老大”的角色,把弟弟斯坦指挥得团团转,以

    满足他自己的需求。在父子关系中,查克试图像当年指挥弟弟一样管理

    儿子。他还想对儿子好一点儿,至少要比当年其父对他自己好一点儿。

    于是,查克跟小查克相处得很愉快,父子关系十分亲密。小查克幼年时

    的确十分喜欢这种父子关系。但是后来他进入了青春期,想要按照自己

    的意愿独立行事。这时,当父亲查克希望继续和儿子小查克保持原来那

    种亲密关系时,他们之间的矛盾就爆发了。

    此时,查克和小查克都想把桑迪拉进来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关系,都

    希望她在父子冲突中站在自己一边。但是如上所述,桑迪已经和外祖

    母、莉丝,以及查克等人组成了三个三角关系,而且在这些关系中倍感

    压力。现在,她又要与查克和小查克组成第四个三角关系。她感到自己

    被这四重关系牵扯着,不得不为他们服务,或者至少要维护家庭内部的

    安宁。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中的“功能过度”者往往会陷入现代社会所

    谓的“崩溃”状态。他们也只能通过“崩溃”这唯一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来

    摆脱自己替别人承担的各种责任。但即使“功能过度”者崩溃之后住进医

    院,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他们出院之后还会带着同样的“责任感”回

    到原来的家庭生活中去。这样一来,过去的一切经历还会在家庭中重新

    上演。

    下面有一个小练习,它将会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原生家庭中的一些三

    角关系。

    你们家的三角关系

    请想象一下:你坐在父母的客厅里,与父亲或者母亲谈话(谈话者应与你性别相同)。如果你是男性,那么假设你在和父亲谈话,这时你

    的母亲走了进来,坐在你们身边(如果你是女性,那么假设你正在和母

    亲谈话,进来的是父亲)。你跟父亲(或母亲)之间原来的谈话会发生

    什么变化?你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改变吗?你有何感受?做何感

    想?你想要做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什么?

    然后,做一个与之类似的试验。假设你坐在父母的客厅里,与父亲

    或者母亲谈话(谈话者应与你性别相反)。如果你是男性,那么假设你

    在和母亲谈话,这时你的父亲走了进来,坐在你们身边(如果你是女

    性,那么假设你正在跟父亲谈话,进来的是母亲)。你和父亲(或母

    亲)之间原来的谈话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改变

    吗?你有何感受?做何感想?你想要做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什么?

    接着,想象你和家庭中其他任何一位成员谈话,然后第三人走进

    来。你们之间的谈话会有什么变化?你会改变关注的焦点吗?在这个三

    角关系中,你属于“圈内人”还是“圈外人”?这会怎样影响你?你和我一起对付她:三角关系中同盟的意义

    如上所述,在三角关系中,其中的两方往往会结成同盟。这种同盟

    关系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减少自身的焦虑;二是联合起来控制第三

    方。这样的同盟可以给人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力量,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无

    力感。

    同盟关系在家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新生的婴儿在自我意识产生之

    前就加入了家庭内部的三角关系,并且与某个家庭成员形成了同盟关

    系。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儿也学会了利用这种同盟关系。

    同盟关系可以帮助那些自认为很弱小的人与强者打交道。那些不太

    自信的人往往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例如,有些人希望借助于别人的

    帮助实现独立自主。)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尊心和

    自信心,并且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同盟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挽回不良的自我印

    象。现在,有很多35~45岁的中年男女感到自己经历着所谓的“中年危

    机”。无论“中年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常常

    是因为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生活与真实的生活现状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

    突。中年人看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配偶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年龄也不

    小了。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失败的人际关系、未能实现的职业梦想等,都让我们倍感挫折。于是我们开始想象:如果能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

    活,找到一位新的年轻伴侣,也许就能重拾往日失落的梦想,或者至少

    让自己剩下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因此,我们也许会和一位富有魅力的新伴侣组成同盟关系,从而让

    自己感到恢复了青春活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和这位新伴侣在一起时,我们会感觉自己比实际生活中更加吸引人、更机智、更聪明、更性感、更有活力等。而我们的配偶被排挤在了“圈外”,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在这种三角关系内部的同盟中,处于“圈内”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富有

    魅力的好人,而被排挤在“圈外”的一方被视为毫无吸引力的坏人。当我

    们和别人组成同盟时,往往喜欢扭曲事实真相。这就表明:我们加入同

    盟关系的真实目的是树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并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得“美

    好的东西”。这样一来,同盟关系就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最终只能让我们更加脆

    弱,或者感到自己被别人欺骗和利用了。(例如,有些人常说:“他想

    要的只是我的身体!”“她爱的只是我的钱!”等)

    婚外情也是一种三角关系。夫妻关系中出轨的一方与情人组成了同

    盟,其配偶则被排斥在“圈外”。这样的同盟关系同样有害。

    有些人及早认清了这一点,在对婚姻造成巨大破坏之前,及时抽身

    回到了原来的家庭关系之中,并且开始着手解决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他

    们的婚姻也许还是会破裂,但至少他们敢于面对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并

    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当这一切过去之后,他们会变得更坚

    强,也会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新生活,无论其配偶是否还在身边。

    另外一些人则没有认识到婚外情这种三角关系的危害,仍然以非黑

    即白的视角看待配偶和新情人,认为配偶完全比不上自己新找的情人。

    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于是,他们和原配离婚了,并与新的伴侣生活在一起,结果却发现

    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新伴侣。在与新伴侣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又遇到

    了前一段婚姻关系中同样出现过的问题。但即便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一

    些人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反而把错误全都推到异性身上。

    (例如,有些人常说:“都怪男人”,或者“全怪女人”。)

    当然,和别人结成同盟关系可以增强自身的力量。许多政党都深谙

    此道。有些小男孩在学校被人欺负了,第二天叫哥哥跟他一起去学校,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妻子在家里受丈夫压制,就找个子女帮忙,一起跟

    丈夫吵架——这也是三角关系中的同盟。实际上,被当作家里最强大的

    人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其他人也许会组成同盟对付你。

    ┊示例┊

    埃里克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埃里克往往在一对一的关系中占据

    压倒性优势,并且十分专横。妻子和两个女儿把他视为“暴君”和“独裁

    者”。但是当她们组成同盟时,埃里克却很难得逞,还常常因此感到十

    分沮丧。为了瓦解妻女之间的同盟,他时常用礼物收买对方的某个人

    (埃里克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这是他唯一的真实权利),但这种买

    来的“同盟关系”很难长久。在某些家庭内部,还存在着一些隐秘的同盟关系。正是因为这种隐

    秘的关系从来不会被人公开承认,所以它们很难对付,无法被人挑战,而且会对家庭造成极大破坏。

    ┊示例┊

    在某个家庭中,父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母亲则比较软弱。父母和

    儿子在一起时,母亲一般都会顺从父亲的意见。从表面上看,父母之间

    似乎形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儿子。这样一来,父亲以为母亲总是站

    在自己一边。但是当父亲不在时,母亲就会向儿子倾诉自己的真情实

    感,允许儿子做一些父亲禁止的事,还瞒着不告诉父亲。他们感到这种

    隐蔽的做法打败了父亲的权威,并为之窃喜。但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

    开始做出一些母亲也不赞成的行为,并且像母子俩合伙儿欺骗父亲那样

    对母亲撒谎。母亲迫切需要儿子的支持来对抗父亲,所以就对儿子的行

    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母亲护着儿子时,父亲就会连儿子带母亲一起

    殴打。最后,父母离婚了,母亲希望儿子从此以后能够安分守己,不再

    胡闹。儿子却变得越来越任意妄为,并在15岁时犯了重罪。母亲从未有

    效地制约过儿子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力量不

    足——如果不和儿子组成同盟,就会感到虚弱无力。

    家庭中常见的另外一种同盟关系是父母和“好孩子”联合起来,一起

    对付家里的“坏孩子”。在这种关系中,家里的“坏孩子”总是处于“圈

    外”的位置。而家里的“好孩子”往往和父母结成同盟,因为他总是表面

    上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看起来遵循着父母的价值观念,所以常常

    被认为是几乎“完美”的。(这种现象在同盟关系中很常见。)与之相

    反,家里的“坏孩子”被视为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后来,已经长大的“好

    孩子”接受心理治疗时,常常会告诉医生:他的所作所为几乎跟“坏孩

    子”一样,只不过没有被父母抓住罢了,而父母似乎认为这些“好孩

    子”根本不会犯错误。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羊现象”(也是家里的一个子

    女被当作所有家庭问题的根源)。

    这种“替罪羊现象”在各种群体中都很普遍。它是人们应对自身焦虑

    时采用的常见手段,甚至在一些动物群体中也可以看到。有实验发现:

    无论何时,只要三只或者三只以上的老鼠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总有一

    只老鼠会被当作“替罪羊”。作为“替罪羊”的老鼠行为怪异,其他老鼠则

    表现得很正常。其他老鼠会攻击或者疏远这只“替罪羊”。如果原来作

    为“替罪羊”的那只老鼠被移走,那么剩下老鼠还会选出另外一只“替罪

    羊”。当实验人员把所有当过“替罪羊”的老鼠关在一起时,除了其中一只以外,其他所有老鼠都会表现得很正常。(唯一那只表现异常的老鼠

    是这个群体里的“替罪羊”。)

    在家庭内部的“替罪羊现象”中,大多数家庭成员内心都认为:“我

    们大家都很好,就是那个人有问题。要是我们不能把他改正过来,就要

    把他排斥出去。”当人们对自我意识感到焦虑时,因为关系过于亲密而

    产生焦虑时,他们就会诉诸“替罪羊现象”。如果全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

    一个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人身上,其他家庭成员就可以忽略自身的不足

    和缺陷了。

    这种“替罪羊现象”十分普遍。实际上,当一个家庭中出现“问题子

    女”时,全家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这个子女身上,而这往往意味着家里

    可能隐藏着被人忽视的深层次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往往是父母

    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他们对彼此关系的焦虑。当然,如前所述,父母

    自身的焦虑来自他们各自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经历。父母双方有些情感或

    人际关系问题在原生家庭中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导致他们在以后

    的婚姻生活中产生了焦虑。

    “替罪羊现象”往往十分微妙和隐蔽。有可能全家人,甚至被当

    作“替罪羊”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现象。从表面上看来,被当作“替

    罪羊”的人引起了家庭内部的问题。他可能喜欢捣乱,也许会生病,或

    者性格比较冷漠。而其他家庭成员只不过在“帮助”他罢了。

    此外,被当作“替罪羊”的家庭成员往往都不是完全无辜的,这就让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大多数情况下,被当作“替罪羊”的人常常无意识

    地充当了其他人想让其担任的角色,甚至故意做一些让全家不高兴的事

    情。充当“替罪羊”的子女往往对父母之间的分歧最敏感,也最害怕父母

    分开。正是因为害怕父母婚姻破裂之后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充

    当“替罪羊”的子女会故意为父母提供一个关注的焦点,让他们不再关注

    双方关系,希望他们继续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忽略他们

    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反而关注“替罪羊”子女身上的异常现象。

    问题

    1. 在你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中,谁参与家里的三角关系最多?谁承

    担着“问题子女”的角色?

    2. 你认为“问题子女”的存在对家庭有何影响(不仅仅是负面影响)?例如,如果没有“问题子女”,你父母的关系将会怎样?他们会不

    会关注其他人的问题,以避免直面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

    3. 在你父母的原生家庭中,谁有可能扮演着“问题子女”的角色?

    4. 在一个家庭中,充当“替罪羊”、吸引家庭成员注意的人可以有各

    种类型。在你自己的家庭中,是否存在下列“替罪羊”的类型:______自

    作聪明的人;______小丑;______疯狂天才;______游手好闲者;

    ______傻瓜;______社会弃儿;______圣人;______罪人;选美皇后。

    5. 在你幼年时,有没有被人贴上什么“标签”?有哪些正面的“标

    签”和哪些负面的“标签”?

    6. 这些“标签”对你自我身份的发展和家庭参与程度有何影响?

    一些家庭中存在着由(外)祖父(母)、父(母)、(外)孙子

    (女)组成的三角关系。如果(外)祖父(母)对父(母)的影响力有

    限,他们就会跟(外)孙子(女)组成同盟关系,以加强自己在父

    (母)面前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外)祖父(母)和(外)孙子

    (女)会把彼此当作平等、友好的朋友来相处。如果(外)祖父(母)

    在父(母)面前的权威比较强大,他们和(外)孙子(女)结成同盟的

    动机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一般不会特别亲密。

    在某些大家庭中,还有一种由母亲的兄弟、儿子、父亲组成的三角

    关系。当父亲的权威比较强大,而母亲很难抵御时,这种三角关系就有

    可能出现。母亲的兄弟也许会介入其中,给这个家庭的儿子提供一些关

    爱和温暖,并且共同对付强大的父亲。

    “分化”过程要求人们从家庭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从各种同盟中脱

    离出来,不再加入家庭成员之间的斗争,不再支持相互敌对的任何一

    方。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自身的力量,或寻求别人的支

    持,而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我们必须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根据自己

    的需要和感受,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打交道。

    如果你以“忠诚度”作为行动决策的基础,那么就会处于三角关系之

    中。如果你跟某人的关系亲近一些,就感到自己对另外一个人“不

    忠”和“背叛”,那么你处于三角关系之中。┊示例┊

    坎迪斯想要邀请叔叔婶婶参加自己的婚礼,而叔叔婶婶已经和家里

    断绝关系很久了。祖父母对她说:如果坎迪斯坚持邀请叔叔婶婶来的

    话,他们就不参加婚礼了。再三权衡之后,坎迪斯表示非常想要祖父母

    参加自己的婚礼,但同时也想邀请叔叔和婶婶。祖父母一开始责怪坎迪

    斯不顾多年的养育之恩而“背叛”了他们。后来他们后悔了,也来参加了

    婚礼。令人吃惊的是,双方都不再提起此事,从此以后继续友好相处。

    摆脱三角关系的努力并不一定总能圆满成功。但是无论坎迪斯的亲

    戚们做出什么选择,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并最终从不健康的同盟关

    系中解脱出来了。

    问题

    1. 家庭成员之间常常有一种类似“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你有没有感到亏欠过家里的什么人?或者家里的某

    个成员亏欠你?

    2. 你家里的其他成员如何?你父母在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又怎

    样?

    3. 这些相互平衡的忠诚关系对整个家庭有何影响?它们又是怎样影

    响家庭关系的?世界就是个舞台:三角关系中的各类角色

    在三角关系及其内部的同盟之中,存在着三种最基本的角色:迫害

    者、受害者和解救者。在三角关系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这三个角色不一

    定会同时出现,但是整个过程之中肯定全部包含这三种基本角色。家庭

    中的每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会扮演不同角色,原来的迫害者也许会转变为

    受害者或解救者。例如,在苏的案例中,当苏的父亲(迫害者)对母亲

    (受害者)发火时,母亲会泪流满面,在苏(解救者)的面前表现得很

    无助。在苏看来,父亲是在对母亲施暴。于是她过来解救母亲,攻击父

    亲,指责他太过专横。这样一来,苏自己又变成了迫害者,父亲则成了

    新的受害者。接着,母亲感到苏对父亲说的话太过分了,于是母亲又充

    当起了父亲的解救者和苏的迫害者。然后,苏对母亲发火,批评她不该

    太过软弱,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一来,苏又成了

    母亲的迫害者。接下来,父亲又来解救母亲,指责女儿不该那样对母亲

    说话,女儿又成了新的受害者。

    在上述案例中,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当三角关系中的不同角

    色。这虽然仍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现象,但这样的家庭关系往往更

    健康一些。当特定角色总是与特定人物联系在一起时(例如父亲总是迫

    害者,母亲总是受害者,而女儿总是解救者),家庭的功能就会紊乱,难以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三角关系中的角色只不过是人们在控制关系远近亲疏的过程中创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735KB,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