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031
儿童心理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4日
第1页
第4页
第13页
第24页
第39页
第400页

    参见附件(9614KB,431页)。

     儿童心理学,这是一本晰地阐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书籍,书中内容简单有趣读起来非常容易的懂,让你能够理解儿童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和一些较难的概念。

    儿童心理学介绍

    本书介绍和总结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新发现与成果,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广泛关注的儿童成长方面的问题。儿童与成人相似但又不同,近些年关于儿童的研究话题历久弥新,本书通过客观的研究阐明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清晰完整。无论是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或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不高兴”的家长,都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实用有趣的书。

    儿童心理学作者

    鲁道夫·谢弗(Rudolph Schaffer),英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英国心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著有多本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儿童心理学主目录

    第一章 认识儿童

    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第三章 人生之初

    第四章 建立关系

    第五章 情绪发展

    第六章 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第七章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第八章 作为信息加工者的儿童

    第九章 运用语言

    第十章 走向成年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性质

    注意,重点是在“科学的”这个词上。因为这一点将儿童心理学和其他认识儿童的主观方法区分开来。心理学家力图要描述和解释儿童的行为及其变化方式。他们不依靠模糊的印象、猜测和躺椅上的理论推导。相反,他们靠的是谨慎、系统地收集第一手数据。尽管某些类型的研究也许会需要,但是研究儿童不一定非要在实验室这样的正规环境中进行。在一些看起来很混乱的环境中(比如操场、迪斯科舞厅或是餐桌上)就可以系统地采集数据。但是,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研究儿童心理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知识基地,深入了解儿童期的本质和个体儿童的独特性质。

    儿童心理学截图

    目 录

    作者序

    第一章 认识儿童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性质和目的

    研究方法

    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心理学

    主观方法回答问题

    客观方法回答问题

    理论的作用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何谓儿童

    历史视角

    作为微型大人的儿童

    作为弱者的儿童

    今天的儿童

    文化的视角

    养育儿童的不同方式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

    不同文化中的性格发展

    成年人对儿童的观念

    观念体系的性质影响儿童的发展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三章 人生之初

    遗传

    基因传递

    基因紊乱

    先天和后天

    关于基因的说法的真伪辨

    从受孕到出生

    产前发育阶段

    环境对产前发育的影响

    新生儿对世界的适应

    分娩以及心理发展

    早产儿

    新生儿眼中的世界

    行为模式与脑

    父母的适应

    小结

    阅读书目

    第四章 建立关系

    关系的本质

    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

    家庭的多样性和儿童发展

    离婚及其影响

    形成依恋依恋的本质和功能

    发展过程

    安全性—不安全性

    内部工作模式

    同伴之间的关系

    水平的和垂直的关系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五章 情绪发展

    什么是情绪

    性质和功能

    生理基础

    发展过程

    儿童的情绪概念

    情绪语言的出现

    有关情绪的对话

    思考情绪

    情绪的社会化

    获得表现规则

    父母的影响

    情绪能力

    什么是情绪能力

    从他人控制到自我控制

    为什么儿童的情绪能力不一样

    小结阅读书目

    第六章 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理论观点

    目的和研究方法

    理论的基本特征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献

    不足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七章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简介

    生平

    理论

    从他人帮助到自我帮助

    最近发展区

    成人如何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供有效帮助

    同伴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吗

    文化因素在成人对儿童学习帮助中起什么作用

    合作胜于单干吗

    评价贡献

    不足

    小结

    阅读书目

    第八章 作为信息加工者的儿童

    心理活动的模型化

    大脑是计算机吗

    思维的本质

    如何开始

    符号表征:语言、游戏和绘画

    组织心理

    概念形成

    脚本建构

    记忆

    记忆的本质

    记忆的发展

    自传式记忆

    儿童作为目击证人

    对于他人的思考

    描述他人

    解释他人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九章 运用语言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吗语言的发展过程

    咿呀学语

    句子的形成

    语言获得是否有关键时期

    交流能力

    读写能力

    解释语言获得

    行为主义观点

    先天论观点

    社会交互作用论观点

    小结

    阅读书目

    第十章 走向成年

    成为一个人

    个性的生物基础

    建构一个自我

    自尊:本质和发展

    青春期的自我

    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获得性别感

    发展的连续和变化

    研究连续性

    从早期行为预测以后发展

    从早期经历预测以后发展

    追踪成长轨迹

    小结

    阅读书目术语表H. Rudolph Schaffer:Introducing Child Psychology

    Copyright ? 2004 by H. Rudolph Schaffer

    本书英文版由英国Blackwell Publishing Ltd公司出版,Blackwell

    Publishing Ltd公司已将中文版独家版权授予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及北京

    美迪亚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和手段复制或抄

    袭本书内容。

    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5-1224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儿童心理学(英)谢弗(Schaffer, H.R.)著;王莉译.—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10.1(美迪心理讲堂儿童教育)

    书名原文:Introducing Child Psychology

    ISBN 978-7-121-09950-2

    Ⅰ.儿… Ⅱ.①谢…②王… Ⅲ.儿童心理学 Ⅳ.B8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15961号

    责任编辑:戴新

    印 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装 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东里甲2号 邮编:100036

    开 本:720×980 116 印张:21.75 字数:290千字

    印 次:2011年7月第5次印刷

    定 价:30.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

    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

    dbqq@phei.com.cn。

    服务热线:(010)88258888。作者序

    儿童令人着迷,儿童非常重要。这两个非常好的理由使我们想对儿

    童了解得更多一些。儿童令人着迷是因为他们和成年人既相似又不同:

    一方面,他们明显有潜力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力;另一方

    面,他们具有只在他们那个年龄段特有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们去承

    认、去尊重,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儿童令人着迷还因为儿童期的本质就

    是发展变化。观察新生儿长大成幼儿,再一步步长成学龄前儿童、学龄

    儿童和少年、青年,试图解释这些变化中暗藏的各种机制,这不仅吸引

    人的智力工作,而且能满足感情上的需要。

    早期经验对心理有不可挽回的影响吗?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是被遗传

    因素塑造的?为什么一些儿童比另一些儿童更早地获得语言能力?离婚

    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有最理想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习

    解决问题的技能吗?哪怕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也希望回

    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很多在日常抚养和教育中产生的问题。

    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怎样带大和教育

    下一代。这样,又有许多问题产生了。是否存在着某些“正确的”抚养孩

    子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呢?有哪些冒险的因素是我们需

    要了解和避免的?早期攻击性是预示着以后暴力和犯罪的一个危险信号

    吗?儿童能够弥补回失去的重要经历吗?比如应该在婴儿期和父母形成

    亲密关系的经历,比如在上学前要接触很多读物的经历。对这些问题的

    回答不仅对儿童的养育者有意义,对教育、福利、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也有意义,使他们可以制定出最符合儿童健康发展的政策。

    儿童心理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客观研究建立起一个能够回答上面提出

    的问题的信息基地。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儿童发展本质的事实性结

    论,而不仅仅是一些看法。尽管儿童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左右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一本书里要将

    它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相反,本书的目的

    是要对现有的发现做一个总结,着重介绍近些年来大家广泛关注的问

    题,并对儿童心理学的本质及其成就做一说明。本书适于任何想了解儿

    童心理学的读者,不论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选修心理学课程,还是因为

    职业(教育、社会工作、心理治疗和法律),或者仅仅是对“什么让孩

    子不高兴了”感兴趣。

    本书写给那些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尽管我试图避免过

    分的专业化,但是有时一些专业术语还是必需的。此外,为了更详细地

    说明,本书的某些特殊地方会用表格来罗列文章中讲述的某些特殊问

    题。想对本书讨论的问题做更深探讨的读者,会在每章的末尾找到相关

    阅读书目。衡量本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本书的读者在多大程度上

    受到激励去继续阅读这些书目,去更深地探讨这门学科。

    鲁道夫·谢弗第一章 认识儿童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我们为什么需要它?让我们先回到这些基本问

    题,因为在没有弄清楚我们在谈什么和为什么谈之前,描述这门学科没

    有任何意义。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性质和目的

    儿童心理学是对儿童行为和发展的科学的研究。

    注意,重点是在“科学的”这个词上。因为这一点将儿童心理学和其

    他认识儿童的主观方法区分开来。心理学家力图要描述和解释儿童的行

    为及其变化方式。他们不依靠模糊的印象、猜测和躺椅上的理论推导。

    相反,他们靠的是谨慎、系统地收集第一手数据。尽管某些类型的研究

    也许会需要,但是研究儿童不一定非要在实验室这样的正规环境中进

    行。在一些看起来很混乱的环境中(比如操场、迪斯科舞厅或是餐桌

    上)就可以系统地采集数据。但是,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研究儿童

    心理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知识基地,深入了解儿童期的本质和个体儿童

    的独特性质。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三种类型的问题,就是何时、如何和为什么。

    何时。这也许是最明显不过的问题了,因为这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

    儿童期发展特点有关,追踪一个孩子发展变化是非常有趣的。发展

    的里程碑有许多种形式:有些是明显的,比如孩子开始学会走路、说话的年龄;有些却不那么明显,因为它们是更细微的发展,比如

    孩子会玩假装游戏的年龄、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年龄、能够

    读写的年龄。在每一个例子里,目的都是要找出大多数孩子第一次

    表现出新能力的年龄段。然后根据这样一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检查

    每个孩子的发展过程。

    如何。这一类问题不是关于时间的,而是和儿童行为的方式有关。

    学龄前儿童是如何形成小圈子的?小圈子是三两一群还是人数众

    多?小圈子里是否总是相同的朋友?小圈子的成员是同性的还是异

    性的?还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儿童是如何画人物像的?他们是如

    何从信手涂鸦发展到逼真再现的?“蝌蚪式人物”是这个发展过程中

    的必经阶段吗?他们是如何组织人物的空间布局的?还可以举一个

    例子,儿童是如何评价各种不端行为的?他们具有某种发展到一定

    程度的道德观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的?他们能根据不端行为

    的性质及其后果做出细微的区别吗?他们能考虑到行为不端者的愿

    望吗?联系到上面三个例子,我们需要描述特定年龄的儿童在特定

    情景中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以及他们长大后是如何变化的。

    为什么。描述儿童的行为当然不只是系统地描述,它还包括解释。

    为什么有一些儿童比其他的儿童发展得慢?为什么有些儿童在某方

    面的能力发展得很好,可在另一些方面却不行?为什么男孩比女孩

    在身体方面更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有些儿童很逆反?为什么父母的

    惩罚与儿童的攻击性有关系?等等。这样的问题似乎可以不停地问

    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一个解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必须承认,我们对此的解释远没有描述更贴近事

    实。后者毕竟比前者容易很多,因此,我们对儿童行为方式的了解

    远远超过了我们对他们行为原因的了解。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询问有关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的问题。但是

    在实践中,心理学家在某个时期倾向于研究有限的几个问题。这其中有

    两个原因。其一,社会压力会逼着心理学家去回答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最

    重要的问题。比如,过去几十年来离婚数量的激增凸显出研究离婚对儿

    童的影响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在短期内预期到情绪的波动吗?这对学

    习和课堂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长期影响会在成年期时显现出来吗?

    比如在婚姻中的情绪。因此,父母和专业人员以及管理者的关注会使研

    究更加实用。这决定了研究的方向,迫使心理学家做某些类型的研究。

    其二,心理学家只研究特定的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在某一时期有理论意

    义。也就是说,知识发展到了某一特定阶段,已有的进展预示了某些新

    的发展方向。因为推动知识本身的进步是很自然的想法,所以为了扩展

    知识的前沿范围就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比如,有一项研究发现害羞是半

    大不小的孩子一个特有的和成熟的特征。这个发现就可能会导致更多问

    题的提出。在多早的时候可以发现害羞的迹象?它在婴儿期就是一个稳

    定的特征了吗?遗传因素和它的发生有关系吗?早期强烈的害羞预示了

    以后的病态发展吗?所以,研究有其自身的动力,对知识的探求也是没

    有止境的。

    但是,心理学家能够研究的问题也是有限定范围的。其一,有些问

    题需要的是价值判断,不是数据研究。父母有权利体罚自己的孩子吗?

    科学研究可以回答体罚对孩子的影响这样的问题,但不能够决定父母应

    该有什么样的权利,或者孩子应该有什么权利。这些问题是要由社会决

    定的。另外一个限制是研究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因为人类的行为太微妙了,没办法来做合适的描述,就更别说测量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知识的进步取决于测量工具的发展。所以,早期儿童心理学对智力的重

    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认知测验(cognitivetests)的广泛传播:社会和情

    绪方面的特征相对来说被忽视了,因为这些特点太易变了,无法客观研

    究。随着相关的工具越来越有效,这些特征直到最近才受到了应有的关

    注。

    研究方法

    心理学家从三个方面获得他们的发现:观察、提问和实验。

    观察看上去是一个很容易使用的手段,但是事实上,熟练的使用需

    要大量的练习和精心的准备。观察什么,观察谁,什么时候在什么

    地方观察,使用哪些不同的观察手段,这些都需要做决定。观察既

    可以是有人参与的,也可以是无人参与的;观察可以是连续的叙

    述,也可以局限在某些片断上;观察可以是时间取样(time

    sampling),也可以是事件取样(event sampling);观察可以集中

    在不同的行为类型上,也可以在一个类型上;观察可以基于某一时

    间的一个对象,也可以是许多个体的交互行为。在一个人记录另外

    一个人时,完全的客观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几个观察者通常会

    相互检查信度。

    提问包括两种主要方法:访谈和问卷。在儿童身上使用这个方法有

    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如果它和自然观察法结合起来研究一些有意义

    的课题,我们甚至可以从学龄前儿童那里得到许多最有用的信息。

    如果是对更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是对父母和老师提问,访谈和问卷可

    以有许多种形式:有结构的和非结构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预设问题的和开放的。不同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提问的目的,因为准确的

    提问方式和提问进行的环境对收集到的信息可能有极大的影响。

    把实验用在儿童身上,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愉快的、令人讨厌的想

    法。事实上,它是指运用一些程序将儿童放在尽可能精确控制的标

    准化环境中。这样,研究者首先保证了所有参加研究的孩子都在相

    同的环境中。然后,研究者故意改变一些环境条件以观察儿童行为

    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能检验相关的假设、回答特定的问题。我举

    个例子: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比单独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学会解决问题

    的方法吗?要得到可信的证据,研究者要把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随机

    分配到两个环境中:一种环境是孩子组成小组一起玩,另一种是大

    家各自玩。此外,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所有方面(如智力和

    学习成绩)两组之间都要进行匹配。孩子要完成一项特别设计出的

    任务,并且这个任务在实验前就被证明超出了所有孩子最初的能

    力。研究者要求这两组孩子试着去完成这项任务。除了一起玩的儿

    童的人数不同以外,实验的所有条件都一样。实验过后会有一个测

    验(或者一系列测验)。研究者由此才能研究儿童与实验前的表现

    有何进步,一起玩是不是比单独玩有明显的进步。集体学习比单独

    学习的优势(至少是在这项实验的条件下的优势)才能被肯定。只

    有在这样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取得数据,研究者才能肯定儿童表现上

    的差异是人数的不同导致的。实验的方法因此能取得的因果关系的

    结论,这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

    我们的问题也许是针对一个特定年龄段的儿童:比如,3岁的孩子

    会有羞耻的体验吗?8岁的孩子可以理解抽象的科学定律吗?另外,我们的兴趣还在发展变化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与家人分离的反应

    会怎样变化?与6岁的儿童相比,10岁儿童的自我概念更复杂吗?与发

    展有关的问题会涉及到追踪某一特定的心理能力的起始、成熟和退化。

    这样,研究者可以确定这一能力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它的外在表

    现,它的发展过程是否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性别等因素是否影响其他

    方面的发展特点,等等。因此,比较不同的年龄组是必需的。

    有两种方法可以做这样的比较:采用横断研究或者追踪研究。

    在横断研究设计中,对不同年龄组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中用同样的

    方法评价。这种设计的实际好处是节省时间,因为不同的年龄组可

    以在同一段时间里研究。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研究者无法完全确

    定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仅仅是年龄原因造成,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消除

    社会环境、智力、健康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总会受到许多无法

    控制的个体差异和背景因素的左右。

    在追踪研究设计中,儿童在各个年龄段都被追踪研究。这样,研究

    者就可以排除掉由于儿童个体差异所带来的误差,就可以确定不同

    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确实是由年龄导致的。这种设计的缺点是耗费时

    间太长:要研究的年龄段有多长,调查就要进行多久。这期间被追

    踪者的追踪丢失是不可避免的。

    毫无疑问,如果研究者想要对发展有所立论的话,追踪研究是最可

    取的。可遗憾的是,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花费很大,因此追踪研究远

    比横断研究少。我们对年龄带来的变化的认知主要来自横断研究,因

    此,在没有被追踪研究验证之前,我们需要对此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心理学让我们回到开头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批评:

    我们了解儿童,不需要这些唧唧歪歪的科学也知道该怎样抚养孩子。这

    些根植在人性之中的知识早在心理学出现之前就有了,否则的话人类根

    本无法生存。有时人们甚至会说,儿童心理学不过是用复杂的话说出人

    人都知道的、需要时就能运用的知识。

    但是,先看看一些常见的关于孩子和抚养的言论吧:

    “独生子是孤独的孩子。”

    “女孩比男孩更敏感。”

    “电视看得太多延缓智力发展。”

    “来自单亲家庭的儿童犯罪的几率大。”

    “从本性上说,做父亲的没有做母亲的合格。”

    “上班族母亲的孩子可能会适应性较差。”

    许多人都把这些概论当做常识,它们太显而易见了,根本就不需要

    说明,更不要说证明了。可常识并不总是有效的,它可能来自有关人类

    行为知识的不可靠的基础,因此,系统地进行证明是必需的。让我们区

    分一下两种不同的获得儿童知识的方法:主观的和客观的。

    主观方法回答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遇到儿童和他们即刻的需要和要求。在

    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依赖个人的感情,使用“正确的”应对方法。

    这些感觉有多种来源。

    最一般的就是直觉,知道怎样去安慰哭泣的孩子,怎样去逗乐郁闷的孩子,怎样去管制调皮的孩子。这些直觉可能是个体行为的非常

    好的指南,帮助许多人成功地把孩子抚养成人,无需翻看有关的书

    籍。但是,即使在这个层面上也会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你能经常

    看到父母写给妇女杂志反映迷惑不解的问题以及迫切渴望求助的

    信,或是“专家”在建议专栏的回答;那些关于儿童抚养和教育的流

    行的电视节目;政府建立旨在支持和改善养育行为的机构。更有甚

    者,这些未加分析的直觉大多来自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成见。比

    如对同性恋家庭成功抚养孩子的能力的讨论更多的是关于个人性障

    碍的争论,而不是研究这样的抚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另外一个来源是人们的个人经历,尤其是他们自己的童年经历。这

    种经验肯定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要么是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试图让

    下一代享受同样的益处;要么相反,尽最大可能使孩子避免重蹈覆

    辙。首先,无论这种倾向看上去是如何的自然,这不是一个能够指

    导我们对孩子做出决定的可靠的方法。因为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总是

    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这自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另外,建立在个别

    经历上的判断很可能是个例外,因而它并不适用于其他的场合。认

    为“惩罚从来没有伤害我”,进而做出一般性的教育指导显然理由不

    充分。这与决定如何训练其他孩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关系甚

    微。我们不能够完全跳出自己的童年经历,也不能想当然地将它普

    遍化,认为其他人的童年也是如此。

    第三个来源是专家的建议,这比其他的两个来源更明显、更清晰。

    让我们举个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的例子。斯波克是最

    著名的儿童发展专家,他的《婴幼儿的照护》是20世纪50年代和60

    年代在儿童抚养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书中提的很多建议当然是非

    常明智的、有益的,许多父母把它当做可依赖的资源。但是,如果

    仔细研究斯波克建议的依据,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不过是个人观

    点、猜测、传说和临床经验的混合。这也适用于其他的所谓专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需感到奇怪,专家对于抚养方式的认同会随

    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专家强调严格性。这

    主要由于受儿科医生特鲁比·金(Truby King)的影响,他建议家长

    按时喂养,及早训练孩子使用厕所,不要回应婴儿的哭闹。到了20

    世纪50年代,由于斯波克强调自由性,倾向偏向另一极端。但是这

    种倾向又逐渐变化了,因为新一代专家指责斯波克的观点直接造成

    了60年代的青年骚动,斯波克不得不改变以前的立场。毫无疑问,斯波克和特鲁比·金这样的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使得家长

    们把他们的建议看成是“正确的”:他们的智慧被看做是天经地义

    的,他们也被当做是权威人士。只有当人们对他们的判断依据仔细

    研究后,才清楚地发现他们的建议常常是完全主观的。从临床经验

    中得出的结论当然有用:它们可能关注儿童生活中某些重要的特殊

    现象,也可能产生出用来解释各种儿童行为的假设。但是,一方

    面,需要临床治疗的孩子不能作为普通儿童的代表;另一方面,从

    临床中得出的数据很少是系统地、标准地收集来的,因此,这样收

    集来的数据通常无法与非临床的数据做比较。从临床中得出的结论

    可能是通向重要理论的第一步,但是它们自身并不能构成证据。人

    们需要比假设和印象更确切的指导(见专栏1.1)。

    专栏1.1

    孩子应该看多少电视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是美国儿科医

    生的代表机构,拥有55 000名成员。1999年,这个学会发表了一项关

    于电视对儿童影响的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指导纲领。1. 两岁以下的儿童根本就不要看电视。相反,父母应该陪他们玩

    耍,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社会交往的急切需要。如果不能满足

    这个需要,孩子健康的大脑生长会受损,从而延缓智力的发育。

    2. 两岁以上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要严格限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要用

    计时器严格控制时间。电视这样带屏幕的东西不要放在孩子的卧

    室里。该机构的一位发言人说,孩子的卧室“应该像圣殿一样,孩子在那里可以反思当天发生的一切。”

    毫不奇怪,这个报告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得到了不少评论。

    但是,没有人质问这个报告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里所说的大脑受损

    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危险程度都没有被质疑。人们都有这样的假

    设:美国儿科学会的成员都是权威人士,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就

    应该认真考虑。他们的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无关紧要,人们也不会想到

    他们的数据可能受到了个人经验和偏见的误导。

    公众对这个报告的反应也是同等重要的。伦敦的《泰晤士报》

    (1999年8月9号)登了两封读者来信,一封信完全同意报告中的建

    议,因为“所有的本能”告诉这位读者和她的丈夫,这是抚养孩子的正

    确方法。可是另一封信的作者表示了对报告的蔑视,因为通过“我自

    己的常识”,她发现让她的孩子在两岁前看电视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而不是妨碍。这两个母亲都深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她们各

    自的潜意识指导她们这样做。但是她们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看

    来常识并不都那么一致。

    当然,父母都会在看电视这样的问题上按自己的想法做决定,但

    是,他们也会从专家那里寻求指导。这就要求这些专家说话要有依

    据,这也从旁印证了为什么媒体和父母需要问这样一个关键问

    题:“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客观方法回答问题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发展。这些方法

    试图用尽可能系统的方式研究儿童的行为及其变化方式,尽可能地减少

    个人意见、猜测和纯理论推演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研究程序中被设置了很多的安全措施,比如要罗列出获得数据的所有细

    节,公布这些细节好让大家审查,将结果做统计分析以确定其可靠性,不要依赖一项研究的结论,一定要坚持结果的可重复性。只有使用这样

    的方式才能划分出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之间的界限。

    为了说明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差别,让我们来看看母亲工作对儿童

    的影响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帮助很多人做出自己的决

    定,而且能指导政府和其他决策机构制定劳动法规和育儿政策。心理学

    家是如何着手研究母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的?他们的方法与主观方法有

    什么区别?

    要想得到有效的结论,心理学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最主要的

    包括:

    详细描述被试的情况,这样人们才能知道研究结果适用于哪一类儿

    童和家庭。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母亲工作的意义会很不同。对贫

    穷家庭来说,经济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母亲不在家时很难安排好怎

    么照顾孩子。而对富裕的家庭而言,母亲之所以要工作是因为她们

    有事业心,她们不在家时可以请保姆来看护孩子。从其中一类家庭

    中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类家庭。虽然研究的理想样本应该包括全部有代表性的被试,因而应该是大样本。但是,实际的困

    难通常使得研究局限在某个特定的、相对较少的被试上。所以,指

    明被试的特殊性很重要,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知道某一研究的结果在

    多大范围内适用,以及与其他研究的差别所在。主观的方法从来不

    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总是倾向于将特定的结论普遍化。

    建立在有效和可靠方法上的评价。有效性,即效度,是指一种测试

    手段在多大程度上准确测量出被测物的性质;可靠性,即信度,是

    指一种测量技术得出的结果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实验中的可重复性。

    因此,要想让我们相信任何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影响的结论,这个

    结论不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模糊印象,那是主观方法,必须从有

    效可靠的测量方法中得出。

    精确描述研究方法的各个方面。研究中的任何发现都会受到研究方

    法的影响。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得出相同的结论:要评价儿童的情绪

    调节,我们可以对孩子的母亲进行访谈,可以对孩子的看护人进行

    访谈,可以让他们回答问卷,还可以直接观察孩子的活动,不同的

    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所得到的结果。因此,说清楚所使用的特

    定方法是必需的。依赖灵感得出结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无法说出

    结论是怎样得到的。这就意味着两个意见截然相反的人由于不能检

    查对方的方法,所以根本就无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因此除了一

    些武断的结论外,留不下什么有用的东西。

    使用对照组。发现百分之多少的上班族母亲的孩子情绪适应性较

    差,这个结果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还需要知道母亲不工作的

    孩子适应性较差的数据,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底线。但是,这个对照

    组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在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各个方面都与母亲工

    作的被试组完全一致,比如孩子的年龄、性别、家庭成分、家庭结

    构和关系、个性各方面特征,等等。只有这样比较才能得到有意义

    的、可以正确解释的结论。警惕偏见。如果要比较上班族母亲的孩子和母亲不工作的孩子,收

    集数据的人一定不要管观察对象属于哪一类的孩子。如果可能,他

    们也不要知道调查的假设和设想。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方法可以

    用来防止偏见的产生,能够认识到偏见的影响可能是客观方法与主

    观方法最大的区别。

    上述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心理学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儿童的方法。

    但是我们要承认,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我们为了说明

    问题而故意描述得这样大。无论尽多大的努力,要想完全消除主观因素

    对研究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许多影响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让我

    们举离婚对儿童的影响这个例子。早期的研究都是在离婚根本不被社会

    所认同的时期进行的,因此除了离婚对孩子有害这个结论外不会有别

    的。考虑到这样的社会氛围,研究者只考察孩子的病理特征就不足为奇

    了。研究者的问卷中只包括焦虑、攻击性和抑郁等症状的问题,正面影

    响可能完全没有考虑。只是到了现在,当离婚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了,研究者才承认,无论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积极的后果(从紧张的

    关系中解放出来、更加独立、对压力更能容忍等)可能会在孩子的身上

    找到,因而也应该列到问卷中。我们经常在无意识中就做了价值判断,这会影响到设计评价工具这样的看上去很简单的任务,会歪曲我们得到

    的数据。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使尽可能地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不是

    所有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研究。不能仅仅因为它是发表的东西我们就一

    定要相信它:把研究者当做权威仅仅因为他是研究者,这会是另一种对

    专家的盲从。人们需要质问研究是怎么展开的,能把从这组被试得到的

    结论推广到另外一些人身上吗?研究程序是否合适、可靠?有用来剔除

    其他解释的对照组吗?最重要的是,结论被其他的研究重复了吗?理想的状态是,一个研究无论看上去多不容易,在它没有被其他研究证实前

    还是要存疑的。知识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的进步,需要比单一

    的、未经证实的研究更牢固的基础。

    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坚实:不是每一

    个研究都设计、实施得完善无缺。尽管采用了控制措施,价值判断和个

    人设想有时会介入,干扰研究结果。我们不得不承认,主观方法和客观

    方法并不是完全分开的;相反,它们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但是,客观方

    法优于主观方法之处在于:前者至少认识到未经检验的假设的危险,承

    认要尽可能防止这种危险以获得可靠的结论。

    理论的作用

    日常闲谈中“理论”这个词总是贬义的,比如,“这不过是理论”的意

    思是这不过是猜测,因此没必要讨论。但是在科学中,理论的含义要广

    得多:它用来指把弧零零的事实联系起来成为更普遍的规律,它提出新

    问题来指导获得新信息。这是科学事业的核心部分。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受到许多理论的极大影响:精神分析学、行为主

    义学、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理论、习性学。我们现在只提这些理

    论,详细的介绍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我只想说两点。第一,不同理论

    适用的范围差异很大,比如,行为主义的目的是要解释人类和动物外在

    行为的方方面面;相反,皮亚杰只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弗洛伊

    德关心的主要是成人的情绪生活及其早期的起源。因此,有很多仅仅适

    用于有限现象的微型理论,比如儿童同伴关系形成的理论、获得物体名

    称的理论。与之相应的,各种理论并不一定是相互矛盾的:你不一定要么就认可皮亚杰的理论,要么就认可心理分析,因为这两种理论研究的

    是不同的心理功能,它们都有用,都可以接受。

    第二点是想强调,一个理论是一个工具,用它来思考已知的,挖掘

    未知的。像所有的工具一样,理论的用处是有限的,在找到了你要找的

    东西后它的任务就完成了。比如,心理分析理论的某些部分不再有用处

    了,因为它们不是建立在模糊的、无法证实的概念上(比如力比多、死

    亡意志),就是没有被实验所证实(比如童年经历是以后所有心理问题

    的根源)。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这个理论需要被其他更好的理论代替:

    一个新工具将提供新智慧,指明新方向,直到它又被更好的东西代替。

    小结

    儿童心理学不仅仅是许多事实的资料,还是获得这些资料的一种

    特殊方式。不理解后者,人们就无法正确使用前者。因此,我们先要

    看看心理学家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寻找儿童及其发展问题的答案。心理

    学家想了解的儿童问题与其他人想了解的基本上一样。这些向题无非

    是何时、怎样和为什么,分别研究时间、方式和原因方面的问题。询

    问何时和怎样等方面的问题涉及描述儿童的行为,为什么的问题涉及

    解释这些行为。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获得数据,大多数方

    法属于以下三类:观察、访谈和实验。有些问题涉及某一特定年龄段

    的儿童,有些则涉及年龄的变化。要回答变化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

    使用横断研究或是追踪研究。后一种方法更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困难更多。

    有人指责说儿童心理学没有实际用处,因为人们天生就知道如何

    照顾孩子。为了回应这个指责,我们比较了两种获得这种知识的方

    法:主观的和客观的方法。前者依赖直觉、个人经验和“专家”的建

    议。这些虽说有点用处,但对提供可靠的指导没有太大帮助。后者需

    要科学研究,它的最大优点是可检验和防止个人偏见和价值判断等主

    观因素的影响。这两种方法也不能完全区分开来:虽然会尽力避免,研究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理论的形成是任何科学事业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组

    织已经取得的事实数据,指导研究去寻找新的数据。

    阅读书目

    Miller, P.H.(2002).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th

    edn). New York:W.H. Freeman. 详细介绍了各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

    论,包括讨论理论意味着什么,理论的用处,发展心理学理论面临的主

    要问题。

    Miller, S.A.(1998). Developmental Research Methods(2nd edn).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详细地介绍了儿童心理学各方面的

    最新研究,包括研究设计、统计分析和实验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Pettigrew, T.F.(1996). How To Think Like A Social Scientist. New

    York:HarperCollins. 一本文笔优美的好书,介绍了社会学家(包括儿童心理学家)怎么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比较了社会学家带着解决问题的

    思考方式与媒体中的大众分析。

    Robson, C.(2002). Real World Research. Oxford:Blackwell. 不是

    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但是提供了很有用的见解,帮助我们了解生

    活中的社会问题的研究性质。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何谓儿童

    这听起来像是个愚蠢的问题,答案当然很显然。儿童经常被看做是

    成人的较小的较弱的版本——更具依赖性,缺少知识、竞争力,没有完

    全社会化也不善控制情绪。这样使用负面意义的词语的描述使得人们只

    注意到儿童所缺乏的能力,而忽略了儿童所具有的成长的巨大潜力。当

    然,这种描述至少也提醒人们注意成人的责任,即以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

    人的性格特点。

    进一步地说,描述儿童的性质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困难

    之处在于我们无法给出客观的定义,每个人都曾经是儿童,因而任何关

    于儿童的判断必然反映出我们自身的某些特点。对一些人来说,那些童

    年的岁月变成了奇妙美丽的回忆。正如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颂

    诗:不朽之光属少年》中所写:

    过去时光,小溪,草地和树丛,大地每一样寻常风物,在我眼中,都有夺目的光辉射出,瑰奇,绮丽,清新,恍如属梦。对于另外一些不幸的人而言,童年唤起的是阴暗的记忆——虐待、拒绝和强烈的不幸福感,是灰暗的而非金色的美好时光。童年的概念就

    这样在纯粹个人的层面建立起来,即我们依据自己的经历来看待它,依

    据我们自己的观念来解释它。

    在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童年的概念后,儿童概念的性质变得更加明

    显,即有关儿童的概念受到具体时间、具体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

    影响。因而,“何谓儿童”这一问题也就无法根据简单的某些特性来回

    答。它取决于儿童所处的特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观念体系以及社会习

    俗。

    历史视角

    让我们来看看在西方社会,我们的祖先们是怎样看待儿童的。很显

    然,上溯的年代越久,信息就越少而且越不可靠,而历史学家也难对所

    发现的资料的解释达成一致。尽管如此,还是存在某些明显的趋势:虽

    然我们缺少统计上的数据,但是我们能够大致看到过去人们是怎样对待

    儿童的,根据这些事实得出关于儿童的概念。

    作为微型大人的儿童

    菲利普·埃里斯(Philippe Aries)的著作《童年的世纪》(Centuries

    of Childhood,1962)是关于儿童历史的最为详尽的考察,根据埃里斯

    的研究,儿童的概念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明。

    在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并非儿童们被忽视、抛弃或是鄙视,这里我们不能把儿童的概念和对儿童的感情混为一谈,前者对应的是特定的关于儿童的本质的认识,即区分儿童与成人甚

    至年轻人的那种本质。在中世纪,这种认识并不存在。

    也就是说,儿童曾经被看做是成人,当然是较小的成人,并且在尽

    可能的范围内被同等对待。例如在中世纪的绘画中,儿童被描绘成缩小

    的成人,身体的大小是他们与成人唯一的区别。没有身体比例的改变,他们的衣服也只是成人衣服的缩小版。埃里斯还指出:

    在(中世纪)语言中,儿童这个词语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赋予它

    的意义,如今人们使用“儿童”的频率和使用“小伙子”的频率一样

    高。中世纪时代儿童定义的缺失扩展至所有社会活动:游戏、工

    艺、武器。在这一时期每一幅描述群体生活的绘画中都可以看到或

    单一或成对的儿童搂挎在妇女的脖子上,或在街角撒尿,或在传统

    节日中扮演他们的角色,或在作坊中当学徒,或做骑士的随从,等

    等。

    也就是说,儿童不仅仅被描述为看上去像成人,人们也期望他们参

    与同样的工作或游戏。时间上的年龄并未像今天这样成为活动类型的标

    志:出生率的不足等问题总会使此类划分很难;在经济需求更为迫切的

    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对于整个家庭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的贡献。

    在考察过去对儿童的态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中世纪婴儿死

    亡率非常高,婴儿活到一周岁就是成功,在一岁到两岁的婴儿当中最多

    只有13能够活下来(McLaughlin,1974)。这种情形直到18世纪才略

    有改变,而到了20世纪初才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因而儿童的死亡成为普

    通的经常发生的事件,它在对母亲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影响了她们对活着的孩子的态度。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母亲冷谈地对待儿

    童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即在自己的孩子平安度过童年之

    前母亲们不会过分喜爱他们。在我们的时代,母爱是儿童发展不可缺少

    的条件,中世纪时代的这种情形是难以想象的。虽然直接的证据很难得

    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家境尚好的家庭,孩子在婴儿阶段被送到

    乳母家,在儿童期阶段被送到家庭教师或手工艺人那里寄养,这是非常

    普遍的,并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我们今天所重视的父母与儿童之间情

    绪的和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在那个时代不被重视。

    根据埃里斯的描述,直到17、18世纪关于儿童的普遍看法才出现改

    变。关于儿童的描述中儿童的穿着和相貌开始与成人区分开来,但这还

    只限于男孩。如埃里斯所述:“男孩是最早被区分出来的儿童”。总的来

    说,观念的改变是缓慢的,这可以从人们对于儿童的教育重视和要他们

    工作之间的冲突中看出。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对廉价劳动力的巨

    大需求,父母会依靠儿童为家里赚钱,雇主也会毫无顾忌地让6岁大的

    儿童到工厂干活,而且通常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超长。英国议会在

    19世纪通过的《工厂法》只是缓慢地促进了我们今天关于儿童的概念的

    形成。如1833年的工厂法规定了9到13岁的儿童每周工作不得超过48小

    时,13到18岁的儿童每周工作不得超过68小时,留给儿童游戏和学习的

    时间仍然很少,但相对过去来讲这是进步。即使这种进步也颇受雇主的

    反对。如一个矿主所说:对于矿工的孩子来说,矿井里的实际教育要比

    读书写字有用(Kessen,1965)。童工问题至今仍存在于很多国家。当

    经济形势恶劣时,快乐自由启蒙的童年观念很难深入人心。

    作为弱者的儿童童年的历史是一个恶梦,我们不过是刚刚醒来。越往古代看,对儿童的照顾越少,儿童越容易被杀死、遗弃、虐待、恐吓和受到

    性侵犯。

    这是劳埃德·德莫斯(Lloyd DeMause)在他的《儿童的历史》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一书中的开场白,它总结了许多资料中的

    共同主题。在缺少统计记录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进行量化的比较,但是看

    起来古代和中世纪对儿童的虐待的确远远超过今天。

    儿童享有权益是近期的观点。比如在古罗马,儿童是父亲的合法财

    产;父亲对孩子的性命具有绝对控制权,如果父亲使用权力处死孩子,人们会认为这不关其他任何人的事。有关对儿童的责任方面国家与父母

    的界限分明:儿童属于他们的父亲,他们得到抚养、训练,甚至生死都

    完全由父亲决定。由于缺少外部约束,虐待儿童经常发生,特别是性虐

    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很普遍,对儿童近乎野蛮的惩罚在今天看来无法

    容忍。在1世纪时杀死婴儿经常发生,很少受到限制,特别是那些新生

    儿、女婴和有先天生理缺陷的婴儿。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在当时是不正常的,而是与今

    天相比,过去对儿童的虐待程度及社会的容忍在今天人们的眼里显得不

    正常。但总的来说,过去的社会对待儿童过于残酷,例如18世纪德国的

    一位校长曾经公开夸耀他处罚学生的记录:911 527次杖责,124 000鞭

    打,13 675次掌击,1 115 800记耳光(DeMause,1974)。过去的生存

    环境对于成人而言往往也是残酷的,并很少把儿童当做需要特殊保护的

    一类人,使他们远离生活的残酷。

    今天的儿童有关儿童的文献说明了,儿童过去是作为成人的附属存在,而非拥

    有自己的权利。也说是说,从社会和家庭的需要来考虑儿童,社会主导

    经济和道德标准决定了儿童将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儿童自身的需求和特

    点很少被考虑。儿童自身的地位和成人对儿童的适应都是后来出现的观

    点。

    就拿儿童权益来说,儿童拥有权利这一观念在上个世纪完全是天方

    夜谭。儿童为成年人的需求而存在,当他们打破常态来满足白身的要求

    时,社会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保护。儿童处于弱小无助的地位,应当予

    以保护而非剥削利用是近200年来才出现的观点,直到20世纪后半期才

    被普遍地作为国家立法和国际法中不可侵犯的原则。

    我们选取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益宪章作为今天对儿童态度的例子。

    这一宪章的意义在于它声明儿童拥有权利;其次,它列举出了这些权利

    (见专栏2.1);再有,它明确了强制保护这些权利的职责;最后,这

    一宪章的制定基于起草者头脑中有关儿童的明确的形象和地位。这一形

    象可以从联合国通过此宪章后召开的世界儿童最高级会议上的宣言中反

    映出来:

    儿童是纯洁、弱小和有依赖性的,他们好奇、活泼、充满希

    望,他们的生活应当充满和平、游戏、学习和成长,他们的性格应

    当在和谐与合作的环境中养成,他们的生命应当在拓宽视野和增长

    经验的过程中成熟。

    专栏2.1

    联合国儿童权益宪章以下儿童权利引自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益宪

    章:

    儿童有生命权,应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儿童有姓名和国籍权以及保留身份的权利

    任何儿童与父母或父母的一方分开后都有与之保持个人关系的权

    利

    任何有能力形成自己观点的儿童都有权利就涉及自身的事情发表

    自己的看法

    儿童有言论自由

    儿童有思想和宗教信仰的自由

    儿童有结社自由

    儿童有隐私权

    儿童有权享有最高医疗保障

    残疾儿童有权享有特殊照顾

    儿童有权享有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活

    标准

    儿童有受教育权

    儿童有权享有适合自己年龄的空闲时间、游戏和娱乐

    儿童有权得到保护,不受经济剥削或从事有碍儿童发展的工作

    这样的条款,尽管对一些人来说过于模糊而且情绪化,但它们的优

    点在于确切地传达出对于儿童心理要求的认识和社会有责任去满足这一

    要求。更进一步,它明确承认儿童的需求与作为抚养者的成人的需求并

    不一致:儿童并非仅仅是成人的延伸,他们拥有自己的权力并独立存

    在。如联合国宪章进一步指出的:在有关儿童的行为中,不论是公共或是私人福利机构、法庭、行政机构或立法机构,儿童的利益都应当放在首位。

    这一宣言所代表的仍然是理想大于现实,然而,与古代儿童作为父

    亲的财产,被忽视、受剥削和虐待的情形相比而言,我们已经有了长足

    的进步。过去儿童被看做是为成人世界服务,如今成人对儿童负有责

    任。儿童作为独立但又有依赖性的个体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识。

    文化的视角

    我们对于儿童的不同认识还可以从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比较中看

    出。可以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交通的便利和媒体的影响使得地球上

    最偏僻的角落也逐渐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人类学研究发

    现,对于“何谓儿童”这一问题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通过跨文化的比较

    我们了解到自己所熟知的环境中被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在其他的环境

    中未必如此。每个社会都会以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来看待儿童。

    养育儿童的不同方式

    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来证明每个社会都有着各自“正确”的抚养儿童

    的方式。

    观察一位西方母亲,她的孩子坐在她的膝上,你可以看到两个人之

    间的联系是如何的密切。母亲通过拥抱、微笑、摇动、唱歌和谈话

    来努力培养一种充满感情的交流,并确保她是婴儿注意力的焦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卡鲁里(Kaluli)母亲和她们的孩子(Schieffeliin和Ochs,1983)。卡鲁里人是居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的

    一个小社会,母亲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很不一样。婴儿不是被当做一

    对一交流的伙伴,双方并不会长时间对视,相反,母亲抱着孩子是

    会让他面朝外以便孩子可以看到所处的社会群体其他成员,同时也

    能够被他人所看到。另外母亲很少直接和她们的孩子谈话,多数时

    候是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与婴儿说话,而母亲则大声地“代替”婴儿回

    答。这样从开始婴儿就处在多方交流的过程中。这样养育婴儿的原

    因可以从卡鲁里人的日常生活安排中看出:社区由60~90人组成,所有人一起住在没有任何墙间隔的大房间里,我们所熟知的母亲一

    婴儿的共同体和家庭在这里没有了它的意义,从很小开始人们就意

    识到社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因而也就有了母亲抱着孩子面

    朝外而不是朝向自己,也就没有了太多的一对一的交流。任何其他

    的方式都会被看做是“不正常”,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在肯尼亚的盖斯(Gusii)人当中,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

    避免或减少婴儿在一对一的交流中过于兴奋,也就是说,他们要使

    婴儿安静下来而不是兴奋。在他们那里面对面的交流同样很少,即

    使有也会是慢节奏非情绪化的。母亲对婴儿的注视和发出的响声经

    常地不予理睬。在这里,重要的在于怀抱婴儿这样身体的接触,甚

    至在婴儿睡着了的时候也如此。对啼哭的婴儿,母亲会拥抱摇动或

    喂奶给孩子,但这些仍然是为了避免孩子兴奋。同样的道理,盖斯

    人的母亲们的行为也是遵循着他们的文化规则:在婴儿还很小的时

    候她们就需要回到田间劳作,这时婴儿将由大一点的孩子照看,这

    也就要求婴儿要保持足够安静以至于大孩子们有能力照顾他们。母

    亲们对待她们的孩子的方式体现了特定文化环境的要求。

    在西方社会儿童的游戏被赋予很大的意义,母亲们经常会加入孩子

    们的游戏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发展。但低收入的墨

    西哥家庭中的母亲们可并非如此,他们认为游戏没什么意义,对于儿童发展也无任何作用。当他们被要求和自己的孩子玩耍时她们会

    感到很怪异甚至觉得尴尬,在游戏中她们的作用也是明确的指导多

    于与孩子共同娱乐。根据她们的经济状况,这些母亲遵循的是一

    种“工作式”的生活:生活是严肃的,游戏是一种奢侈,孩子们越早

    认识到这点越好(Farver和Howes,1993)。

    类似的跨文化比较还有很多,专栏2.2是传统的日本社会中儿童抚

    养的详细说明。所有这些例子表明,我们应当小心避免只因我们自己有

    某种行为就认为它是普遍的或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对我们而言,以上

    所引的行为或许显得不正常。然而,放在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当中他们

    都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因为他们都是适应特定社会环境的结果。文化

    差异而不是文化不足是关键的主题,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培养出具备

    不同能力的儿童。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

    尽管世界上的文化形式各异,我们仍有必要做出一个最基本的区

    分,即主要是个人主义的文化还是集体主义的文化(Triandis,1995)。

    个人主义文化指的是那些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文化。在这些社会中,儿童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立,在社会中要自信,并努力实现自我的目

    标。任何没有实现自立的个体都会被认为是其社会化的失败。

    集体主义文化指的是那些强调相互依赖关系的文化。在这种社会

    中,儿童应当学会看重忠诚、信任、合作和社会意志高于个人目

    标。社会化的目的在于培养服从、尽义务和集体归属感。专栏2.2

    日本母亲与她们的孩子们

    在传统的日本社会里,关于儿童的本质的普遍认识与西方截然不

    同。在西方,母亲们认为她们的任务是帮助有着高度依赖性的儿童在

    童年的成长过程中获得独立,因而从小就培养身体和心理独立的意

    识。她们会鼓励儿童自己探索新的领域,自信的儿童受到鼓励,而情

    感依赖强的儿童会让人皱眉头。相反,日本母亲认为儿童期发展的方

    向恰好相反,是从独立走向依赖。也就是说,新生婴儿被看做是独立

    分离的存在,母亲要将他(她)培养成为依赖于社会其他成员而存在

    的一员,母亲的任务也就成了使用各种教养手段,培养儿童尽可能地

    把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联系起来。

    对日本母亲的描述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例如Bornstein,Tal和Tamis-LeMonda,1991;Shimizu和LeVine,2001)。具体地

    说,身体的亲密接触的程度要比西方母亲与儿童的接触多得多。例

    如,儿童会与父母同睡,白天母亲也会和孩子保持身体的接触,这种

    关系持续整个学前期。正因如此,日本的家庭关系被西方人称为“肌

    肤”关系。儿童在6~7岁以前被认为只具备有限的能力,只有过了这

    一年龄他们才会进入有理解力的阶段。在儿童阶段早期母亲对他们要

    求很少,而且通常会纵容和溺爱,总的来说表现出很强的母亲与孩子

    之间的感情联系。

    对亲子游戏的观察揭示了日本母亲培养儿童的社会关系的方法

    (Fernald和Morikawa,1993)。然而,西方母亲利用玩具来让儿童注

    意它们的特征和功能,从而鼓励儿童观察世界,日本母亲则会将自己置于游戏中并强调联系母亲和儿童的规则。拿汽车玩具来说,西方母

    亲会说:“这是汽车,看到了吗?喜欢吗?汽车有漂亮的轮子。”而日

    本母亲则会说:“来来,这是汽车,我把汽车给你,你再把它给我,谢谢。”对日本母亲而言,教孩子物体的名字和属性意义不大,重要

    的是教会他们礼貌用语的文化习俗,玩具只是使儿童进入更紧密连接

    他们和母亲的社会仪式的方式。前者母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注意力

    集中在玩具上,而后者母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际交

    流的方面。

    如此不同的态度自然导致儿童性格发展的不同结果。举例来说,日本儿童最初会非常依赖父母,在与父母分离时情绪会很低落,另

    外,童年的经历似乎有着更长远的影响,这可以从人们一生都需要遵

    循群体的法则中看到。家庭内部产生的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在后来会进

    一步扩展到与伙伴和同事的关系。

    这两者的区分并非绝对:任何一个都可能包含了另一个。然而,某

    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主

    要例子。在许多亚洲国家,或非洲的社会,最重要的是关系:群体优先

    于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儿童的社会化,尤其体现了这一倾

    向。

    若要举出可以说明这一区别的例子,我们可以来看看不同文化中的

    父母是怎样谈论他们的孩子的,譬如来自美国城市的父母和来自肯尼亚

    乡村的父母。美国的母亲被问及她们的孩子时通常更倾向于谈论他们的

    认知能力:有悟性、聪明、有想象力等词汇会经常出现,另外描述他们

    的独立和自立的表达也经常被使用,如“能够做出选择”、“可以独自玩耍”,甚至“叛逆的”或“反抗的”这样不如“自信”或“乐于和他人相处”的词

    语也会时常出现。非洲母亲则侧重于孩子的服从和对自己有帮助:“心

    肠好”、“待人有礼”、“让人放心”、“诚实”等语词最经常出现在她们对孩

    子的描述中。很显然,她们与美国母亲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她们关于儿

    童对环境的适应力的强调体现了对于一致性和为共同需要服务的重视,而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和他人竞争的特征。

    这些差别放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更容易理解。在西方竞争环

    境中,“超过别人”是很重要的:从小儿童就被教育把自己摆在和别人竞

    争的位置上并努力获得表扬和奖励。而在非洲的一个贫困乡村里,与他

    人合作则不可或缺:个人无法成就很多,重要的是为集体利益贡献的能

    力。这样的社会需求决定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表

    现。如表2.1所示,两个社会中儿童从事各种活动的时间有着极大的差

    别。

    表2.1 两个社会中儿童活动的比较(总时间的比例)

    在美国,父母认为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智力发展的

    准备;而家务对年龄很小的儿童无疑是不合适的。在肯尼亚,游戏的减

    少和家务劳动的剧增表明在那里父母对儿童学习责任和集体活动的强

    调。因此并不奇怪,我们会发现在这两个社会中儿童的成绩也不一样:

    美国儿童在语言应用和需要想象力的游戏中比肯尼亚儿童更出色,而肯尼亚儿童则能够在5岁时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在8岁时为整个家庭做晚

    饭。

    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儿童们处在同样的幼儿园环境中时,文化的差异

    表现得非常明显。托宾和戴维森(1989)对于美国、日本和中国幼儿园

    的比较清晰地揭示了这三种文化中的个人化—集体化倾向,其中美国和

    中国各处于一端。在中国的幼儿园中,儿童们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集体

    进行的,例如游戏,是学习与他人一起做事的机会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基

    本上被看做是个人的活动。集体主义是主要的特点,统一行动和个人服

    从集体是中国儿童从小被接受的教育。当美国的幼儿教师看到中国幼儿

    园的录像时,他们往往感叹中国幼儿园对于儿童独立性的忽视;同样

    的,当中国的幼儿教师看到美国幼儿园的情形时,他们会哀叹那里培养

    的一种自我的行为方式和随之而来的孤独感。每一组教师都确信自己的

    方式是正确的。

    不同文化中的性格发展

    文化习俗影响社会化的行为,社会化行为进而影响儿童的性格发

    展。每个社会都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向他们传达它所重视的社会成员的

    特点:正如我们在美国和肯尼亚儿童的比较中看到的,两个社会所发展

    的不同能力,即认知能力和家庭义务,都是各自社会所要求的因而也是

    各自社会中的父母所试图培养的。

    当我们观察和我们有着巨大反差的社会时,文化、社会化和性格形

    成的关系会更明显。例如马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关于一个部落

    的描述,这个部落处于新几内亚东部,经常与临近部落发生战争,崇尚杀戮、食人、猎取人头。在这样的社会里,温和的表现无疑无法生存,进攻性最受重视,儿童从小就要学会表现得好斗和冷酷。儿童很少获得

    母爱,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似乎是极度厌恶儿童的社会。这种厌

    恶表现在各种抚养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中:包括迅速的哺乳方式,母亲对

    待孩子遇到的任何疾病或事故的反感,以及母亲拒绝儿童在感到不安时

    对母亲的依附。所有亲情的表示都被压制,不友好的养育环境发展出适

    应社会生存方式的好战性格。

    这或许是个极端,但是文化—教养行为—性格发展的联系可以在许

    多其他的跨文化比较中发现。就拿害羞来说,在某种程序上它是基因造

    成的,但是同时它也是受抚养环境的影响。在西方,外向的性格基本被

    认为是一个优点,而害羞则被认为是社会交往能力差,是不为人所称道

    的。极端地说,害羞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而研究表明害羞的儿童更容

    易被同龄人所排斥,更容易感到孤独、沮丧、自我评价低(K. Rubin,1998)。在东方国家,人们对待害羞的态度则完全不同:害羞更为人们

    所肯定,过分自信的外向表现被看做是攻击性的,儿童从小被教育要克

    制和沉默。父母和教师都会表扬和鼓励此类行为,他们认为害羞的儿童

    社交能力更强,这与西方的观点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在东方国家,害

    羞的儿童也更易为同龄人所接受,因而也比外向的儿童更可能培养出良

    好的自我意识(Chen, Hastings, Rubin, Chen, Cen和Steward,1998)。

    可见同样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在东

    方,集体主义倾向大于个人主义倾向,要求儿童顺从长辈,害羞也就成

    为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性格特征因而受到鼓励,而在西方这一特征不

    符合崇尚自信独立的社会习俗。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东方害羞

    的儿童要远远多于西方。成年人对儿童的观念

    即使在同一文化之下人们对于儿童的认识也有差异。必须强调的一

    点是父母确实在思考怎样做父母:他们对于儿童的性质和父母在儿童成

    长中的作用有着某些先入为主的观点,通常是未成型的和没有明说的,这些观点因人而异。心理学家曾经完全从父母行为的角度研究父母-儿

    童之间的关系,现在人们认识到要想理解儿童的发展必须也要考虑父母

    的观念(Sigel和McGillicuddy-Delisi,2002)。

    观念体系的性质

    任何对儿童负有责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先入为主的观点——一

    种决定他们理解儿童发展以及他们相应的行为的“朴素的心理学”。我们

    已经看到,这些观念有着特定的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特点,但是在特定的

    时间和文化范围内,人们在诸多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人们对以

    下问题的回答。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更聪明?

    什么原因导致情绪失调?

    儿童是生来害羞还是后天养成害羞的性格?

    男孩和女孩的培养方式应当一样吗?

    父母应该在儿童的学习中起作用吗?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揭示出父母对于儿童和他们的发展方式有着

    各种各样的看法,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看法在一系列的问题上是一致

    的,即父母并非在新的基础上回答每一个问题,而是在一个一致的观念体系的基础上回答所有的问题。

    人们设计出量表来对这些体系进行评估。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个包含30个问题的量表,以下是问题之一。

    问题:为什么儿童能够编故事?

    幻想是儿童天性的一部分。

    老师和家长鼓励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儿童的游戏和对物体的思考过程中得到发展。

    第一个答案代表了对儿童成熟过程的重视:儿童必须会发展出这种

    能力,因为他们天性如此。第二个答案把责任放在成人身上:对待儿童

    的方式决定了儿童的发展。第三个答案强调儿童自身的作用,儿童对相

    关活动的参与导致新的能力的出现。每个人选择的都是自己认为最有说

    服力的答案,又因为人们在选择不同问题的答案时的方式非常一致,可

    以大致得出每个人对儿童发展的性质的看法的前提。

    对天生和教养作用的不同认识是观念体系变化的一种方式。处在一

    端的人们会一致地选择类似第一个答案的观点,他们认为儿童生来就会

    在不同的阶段发展出不同的特点,成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而他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在于为儿童创造出能够让儿童发展内在潜力的

    机会,除此之外,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且事实上在事

    情不能按预想发展时毫无办法。在另一端的人们认为儿童在最初的阶段

    只是等待成人雕塑成型的陶土,他们会选择上述第二个答案一类的观

    点,他们确信无论何种儿童的特征都是抚养方式和儿童经历的结果。因

    而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成功与失败,其原因都在于父母、老师、同

    伴和电视等外在因素。然而事实上,怀有任何一种上述极端想法的人相对来说是少数的,大多数人的观点处于中间位置,不管怎样,可以预见

    儿童抚养的方式会因父母的观念(如儿童发展取决于儿童内在基因还是

    外在的影响)而不同。

    影响儿童的发展

    观念体系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当中:它们是人们的心理建构,因而对

    儿童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影响人们对待儿童的行为,也就是说这种

    间接的影响通过抚养儿童的行为而起作用,抚养儿童的方式影响了儿童

    的行为,事实上是影响了儿童将会发展出来的观念系统(见图2.1)。

    图2.1 父母教养观念系统与父母抚养和儿童发展的关系

    让我们以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为例(Holloway和Machida,1992)。不同的儿童对这种经历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尽管有诸多因素

    的影响导致这些差异,其中之一是抚养儿童的一方在离婚后为儿童所提

    供的环境,而此种环境则反映出父母对于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的认识。

    这正是这个研究所发现的。一些母亲认为孩子的表现完全是母亲的责

    任,母亲有责任保护儿童并引导他们走向成熟。这些观念会相应地在行

    为中表现出来:这些母亲确保儿童遵守家里的规矩,儿童的行为要有日

    常规范的约束。这样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儿童适应能力强:他们的心理和

    生理问题较少,自尊心强。另一类母亲认为自己对所处的环境无法控制,她们感到无助,觉得自己成为局外人,因而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使

    他们免受父母离异的负面影响。她们的家里通常会很乱,日常生活没有

    章法,不难想象,她们的孩子很难适应父母离婚后的生活。母亲对于自

    己作为母亲的认识会反映在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生活安排上面,进而导致

    儿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的能力较差。

    然而,图中所示的几个步骤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例如,人们关于

    童年的观念只是决定他们对儿童的行为方式的诸多因素之一:具体地

    说,任何特定情形下父母与儿童瞬间的考虑也会起一定作用,例如他们

    所面对的问题、儿童当时的行为、他人的在场,等等。当然,并不能仅

    仅因父母所表达的观念存在于他们培养儿童的行为之前就确定他们之间

    的因果关系,在图中这两者之间的箭头同样可以反过来画。然而,观念

    也可以反映某种主要的行为倾向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这一观念比任何

    具体的行为对儿童的发展更具预测性。例如,如果父母相信激发儿童对

    于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主要是父母的责任,那么这一观念会在具体的行为

    中体现出来,但前提是父母和儿童之间长时间的交流积累。反之,如果

    父母相信儿童有着内在的好奇心的驱动,或者诸如教师一类的职业人员

    才是激发儿童兴趣的合适人选,他们所持有的态度将会有完全不同的效

    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也同样具有说服力。观念的影响正是在这个层面上

    起着作用。

    小结

    “何谓儿童”这一问题显然没有一个简单的直截了当的回答,我们

    对于儿童的观念取决于一系列历史、文化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发展看,有着从以成人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渐近的发展。在古

    代,儿童被看做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没有自己特有的要求和特征。很

    少有人认为儿童需要保护和特殊的对待。儿童被看做是成人的财产因

    而很容易受到虐待。儿童有被尊重的权利是近代才产生的,我们今天

    关于儿童的观点也就和过去有着许多差异。

    即使是在今天,当我们比较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传统时也会发现

    各种不同的关于童年的观念,在一个社会中的正常现象,在另一个社

    会中未必会被人们所接受,这些不同表现在与儿童交谈、游戏和拥抱

    儿童的方式等日常的行为中。每一个社会都会塑造出符合自身价值体

    系的儿童。

    即使是在同一个社会内部,如西方社会,人们对儿童的观念也不

    同。大多数成年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关于儿童本质的和父母在自己成长

    中的作用的观念体系,因此有人会强调儿童自身潜力的影响,另一些

    人则会强调成年人抚养和教育的作用。观念影响着成年人对儿童的教

    养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决定了儿童的发展。

    阅读书目

    Aries, P.(1962). Centuries of Childhood. Harmondsworth: Penguin.

    关于各个时代对儿童的看法的总结,颇有争议,虽是学术著作,但引人

    入胜。

    Deloache, J., Gottlieb, A.(2000). A World of Babies: Imagined

    Childcare Guides for Seven Socie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一部饶有兴趣的关于七种不同文化中儿童抚养的行为的描述,仿

    佛是每一种文化中的专家在以指导父母的方式写作。

    Demause, L.(ed.)(1974).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 New York:

    Psychohistory Press. 每一章有不同的作用,分别论述自罗马时代至19世

    纪之间各个时期对待儿童的不同方式。研究这一时期儿童受虐待的学者

    会对本书很有兴趣。

    Harkness, S., Super, C.M.(eds)(1996). Parents' Cultural Belief

    Systems. NewYork: Guilford Press. 收集了大量研究父母关于儿童的本质

    的观点、起源、表现及其影响的论文。世界各种文化中的例子揭示了来

    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父母怎样理解他们的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含义。

    Kessen, W.(1965). The Child. New York:Wiley. 关于17世纪以来

    人们对儿童的观点的研究,可读性极强。主要根据这一时期书面材料写

    成,作者的评论使其与今天的观点联系起来。第三章 人生之初

    儿童发展的起点不是他降生的时刻,而是受孕时。出生时的婴儿已

    经9个月大。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与这个婴儿的成长和未来有关的事情

    已经发生。在父母看来,小孩子的出生仿佛是个开始;但从小孩子的角

    度来看,出生前与出生后之间的连续性更加重要。在受孕之时,婴儿就

    被给予了对其今后发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基因禀赋;随后,当婴儿生活

    在子宫里的时候,很多影响其后来的心理发展的事情也会发生。以下我

    们将考察基因和父母对婴儿发育的影响。

    遗传

    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标志着一个新的、独一无二的生命的到来。同

    时,母亲和父亲也将特定的基因组合传递给这个生命;这个基因组合将

    伴随新个体的一生,它也将奠定这个儿童人格发展的基础。直到最近,人类才开始了解关于基因的性质和基因对行为的影响,并且意识到之前

    我们有不少对先天和后天的理解存在着误解。

    基因传递

    从受孕那一刻开始的发育过程,其复杂程度令人感叹。我们的生命

    从一个微小的单个细胞开始,但在那微小的细胞里竟然包含着作为个体的所有的基因禀赋。由几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成人个体,在每个细胞里仍

    然可以找到一模一样的由染色体和遗传因子组成的基因物质。细胞为发

    育提供的动力源:当成长或者组织修复要求产生新的细胞时,一个现存

    的细胞就发生分裂,从而生产出一个具有同样基因物质的副本。这样的

    过程在受孕后早期的发育阶段频繁发生,其结果是每数小时细胞数量都

    会成倍增长。逐渐地,细胞内部出现群体划分,每个群体担当一个特殊

    的职能:有的成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有的成为一些肌肉组织,还有的

    形成骨骼,等等。最终,一个完全发育的人体就如此形成。

    除生殖细胞外,每一个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一组同样的46个染色

    体;染色体是对生的杆状物,每一对染色体中的单个染色体都是分别由

    母亲和父亲提供的(见图3.1)。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不同在于

    其只有23个染色体。但是,当卵细胞受精时,它们将共同提供受精卵发

    育成个体所需的46个染色体。基因就串联在染色体外,就像项链上的链

    珠;它们是由DNA——双螺旋状分子构成的。基因含有每个个体的基因

    密码,是遗传传递的基本单位。根据最新估算,人体内有约30 000到40

    000个基因。每个基因都与某个特定特征或发育过程的特定方面相关

    ——身高、体重、眼睛的颜色、智力、精神分裂症、外向型人格等,但

    基因与这些个别特征的关系的复杂程度相差悬殊。例如,眼睛颜色这样

    的生理特征的遗传是由一个单独的基因控制的,而心理特征大多与几

    个,通常很多个基因相关:据估算,智力至少受到150个不同基因的影

    响。然而,基因不仅与静态的外貌或人格特征有关,它还与发展变化的

    过程有联系。由此,特定的能力的出现,如行走说话或青春期发育的起

    始,同样是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基因的结果。由于每个种群内部所有成

    员的基因都存在于特定染色体的同样位置,确认每个基因及其相关功能

    成为可能。事实上,一个宏伟的国际项目,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已经致

    力于确定所有人类基因的位置和功能。按照构想,这个项目将极大地提高我们通过产前观测诊断遗传缺陷,甚至于对子宫中婴儿进行基因转化

    (如取代有缺陷的基因)。因此,消灭很多包括某些智力残疾在内的遗

    传性疾病将很可能实现。

    图3.1 成对染色体的细胞(直径大概是11000英寸)

    我们的一部分基因指向我们作为人类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例如,他

    们保证这个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发育出双手双腿,都具有同一种神经

    系统,都在一定的年限内性发育成熟。他们还保证生长发育按一定的顺

    序进行:比如说,20世纪早期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就已观察到,婴儿

    的运动能力的发展就是按一定次序出现的一系列里程碑,标志着诸如头

    部控制、坐起、爬行、站立、行走等能力的出现(见图3.2)。这个序

    列的可预测性就是由所有正常发育的人类个体都具有的基因程序所决定

    的。但我们的另一部分基因则指向那些将我们区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特质,例如我们的生理外观和心理特性,以及我们个体能力的差异性

    (比如,尽管通常婴儿都能学会行走,但他们达到这个阶段所需时间是

    不同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是由父亲的23个染色体和母亲的23个染

    色体,以及它们分别携带的基因的组合所导致的极富差异性的特征集成

    所带来的。至于它们如何组合纯属随机,也就是所谓的“基因彩票”。而

    我们都是它的产物。

    图3.2 动力发展的里程碑顺序

    (Oates,1994,改编自Shirley,1993)

    基因紊乱

    鉴于基因传递的复杂性,若在基因物质的形成过程中偶尔发生事故

    也就不足为奇。此外,有的紊乱是直接遗传的;有的父母本身未必表现

    出基因缺陷的症状,却可能将有缺陷的基因传给后代。这种问题的广泛

    程度可能难以断定,但是有人估计每三个受孕中有两个都主要因为基因

    或染色体异常而在怀孕早期自动中止。基因紊乱的形式有多种,目前约有3000种被分别确认。其中有的仅在特定的种族中发现,而有的仅在特

    定性别中发生。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病症。

    唐氏综合症只是最知名的先天疾病之一,曾因患者的面容特征被称

    为“蒙古症”。患有这种病症的儿童具有不同程序的学习障碍,并常

    显示出视觉、听觉和心脏问题。唐氏综合症是染色体异常的一种,其原因是受精后染色体结构成发生偶然事故,造成在第21对染色体

    中出现第三个染色体。

    克莱恩费尔特氏综合症(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s

    Syndrome),这种紊乱也涉及到额外染色体。但这里是由于第三个

    染色体意外地附着于性染色体造成的。它仅发生于男性,并在青春

    期后显现出来。其特征为男性特征不能发育,却出现如胸部鼓胀、臂部变宽等女性特征。语言能力滞后也经常伴随。

    特纳氏综合症(性机能延迟发育,Turner's Syndrome)也涉及到性

    染色体异常,但在这里是由于缺少一个染色体,且仅见于女性。其

    结果是女性第二性征无法发育和没有生育能力。与克莱恩费尔特氏

    综合症一样,采用适当的性激素会产生出适当的体态。

    苯内酮尿症(Phenylketonuria或PKU),一种新陈代谢紊乱,表现

    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无法消化牛奶和某些食品中的氨基酸苯丙氨

    酸,若不治疗,它会导致智力低下。出生后的检测以及采用低苯丙

    氨酸的饮食可以预防其影响。这是一种隐性基因障碍;其原因是父

    母双方都携带一个阻碍相关食物的正常消化的基因。

    泰萨二氏病(家族黑蒙性白痴,Tay-Sachs disease)是一种神经系

    统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运动和智力功能会逐渐丧失,并通常在5岁

    前夭折。它几乎仅发现于东欧的犹太人儿童。它也是一种隐性基因

    障碍,其生成原因是神经元中缺少负责将一种有毒物质分解为无毒

    物质的基因。囊肿性纤维化症(遗传性胰腺病,Cystic fibrosis)也是一种隐性基

    因障碍。患病的儿童缺少一种防止黏液阻塞呼吸和消化道的酶。过

    去这种遗传病的患者很少存活到青春期以后,现在由于及早诊断和

    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年限大大延长了。

    色盲(color blindness)主要见于男性;表现为无法分辨红色和绿

    色。其原因是仅出现于X染色体的一个隐性基因。由于女性携带的

    染色体对由两个X型染色体组成,一个有缺陷的基因的功能会被另

    一个正常的基因补足;只有当两个染色体都有基因缺陷的时候才会

    出现色盲。男性的染色体对由一个X型染色体和一个Y型染色体组

    成,有缺陷基因的X染色体无法在Y染色体中得到补偿,因而比较

    脆弱。

    血友病(Haemophilia),患病的儿童缺乏使血液凝固的物质,所以

    任何创口和瘀伤都可能导致流血而死。几乎仅见于男性;其基因原

    理与色育相似。最知名的病例是19世纪某欧洲皇室家族——其源头

    可追溯到维多利亚女王和一个她大概得自父母的缺陷基因。然而,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女性后裔没有发生病情——尽管她们中的一部

    分是其缺陷基因的携带者;只有她的男性后裔有成为血友病患者的

    危险。

    对上述基因紊乱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一部分

    的原因是对可能生育有基因障碍子女的父母进行基因检查,一部分是由

    于在诸如DNA分析这样的检测技术上所取得的进展,甚至还有一部分是

    因为治疗技术的提高。但是,所有基因的位置和功能的准确识别以及基

    因疗法能够保证将所有紊乱去除将是最重要的进步。

    先天和后天人类的行为至今为止都被认为是一个先天或后天的问题。我们究竟

    是遗传的产物,即从出生开始就按照某种从上辈得来的计划而发生行为

    呢,还是由我们出生后的经验,尤其是早年经验所塑造的?至今为止的

    学术解释在侧重点上已经出现了多次的风潮:在20世纪初遗传主义在心

    理学理论中占上风;而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环境主义则成为流行的

    理念,它认为儿童发展是主要甚至仅仅受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所决定的。

    有足够的材料表明“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惯于惩罚的家长通

    常会有有暴力倾向的子女,抑郁的母亲通常会有抑郁的女儿,而敏感的

    培养方式往往会导致具有安全感的子女人格。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一

    点,即父母不仅提供了儿童成长的环境,也提供了他们的基因。然而人

    们往往会各执一词,认为要么是先天要么是后天,非此即彼。

    直到近年来我们才从猜测和假设中摆脱出来并进入有根有据的研

    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为遗传学的诞生。行为遗传学的目的就是

    探索基因和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应当强调

    的是,行为遗传学只能解释个体间的差异,例如为什么一个人会比另一

    个人更聪明或者更善于交际,或者更可能精神分裂。它无法解释人类的

    智力本身,即究竟在多大程序上智力是遗传的还是环境的,它也不能解

    释一个人的智力究竟是得自遗传还是来自环境。行为遗传学的关注焦点

    仅仅是个体差异和个体独一无二的原因。

    行为遗传学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是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双生子

    研究即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比较。前者是从同一个受精卵

    发育而来,因此拥有同样的基因。异卵双胞胎则由两个不同的受精

    卵发育而来,因此在基因的相似性上,与普通的兄弟组妹并无二

    致,通常他们有大约50%的相同基因。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就

    像一个天然的实验:两者在基因的相关性上存在不同,但两者又从受孕之时起具有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子宫、同样的生产过程、同样

    的家庭。如果心理特征是遗传产生的,那么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应

    该大于异卵双胞胎;但是如果遗传毫无影响,那么同卵双胞胎之间

    的相似性不会多于异卵双胞胎。如果可以研究从出生之后就被分开

    并在不同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和异卵双胞胎,那么基因和环境因素分

    别扮演的角色将可以被分得更清楚。如表3.1所示,即使分开的同

    卵双胞胎,他们在心理特征上的相似性,也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成长

    的异卵双胞胎更强,由此可见,遗传的重要性十分清楚。

    表3.1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共同抚养和分别抚养在智力和外

    向型人格测量上的相关

    同卵双生

    子

    (共同抚

    养)

    同卵双生

    子

    (分别抚

    养)

    异卵双生

    子

    (共同抚

    养)

    异卵双生

    子

    (分别抚

    养)

    智力 0.80 0.78 0.32 0.23

    外向型人格 0.55 0.38 0.11 —

    相关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一种测量,在这里是双生

    子的各自测试分数之间的关系。系数越接近1.00,关系就越紧密。所以

    无论是一起抚养还是分别抚养,同卵双生子的分数比异卵双生子的分数

    更相似。

    资料来源:改编自Pederson et al.(1992)和Rowe(1993)。

    领养研究利用另一种天然实验来梳理出遗传和环境各自的作用。它

    涉及到对儿童与养父母和儿童与亲生父母之间的比较。如果出生后不久就被领养的儿童与养父母的相似性多于与亲生父母的相似性,那么环境因素可能是他们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如果子女与亲生

    父母的相似性大于与养父母的相似性,那么尽管他们彼此几乎毫无

    接触,基因的作用也被凸显出来。如表3.2所示,当这种方法被用

    于研究外向型人格和神经质这两种人格特征时,子女与亲生父母的

    较强的相似性相当明显。尽管两种心理特征的基因影响的强度有所

    差异,领养研究所提供的证据再确认了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尽管在

    过去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化的产物,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遗传的作

    用。

    表3.2 亲生的和收养的父母与子女在外向型人格和神经质测量上

    的相关

    新生的父母-子女组 收养的父母-子女组

    外向型人格 0.16 0.01

    神经质 0.13 0.05

    资料来源:改编自Rowe(1993)。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成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几乎所有被研

    究的心理特征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基因影响(见表3.3)。这种影响的

    程度视不同心理过程或功能而有所差异。研究发现,诸如一般智力、空

    间能力、认字和失语等认知能力,更多地受到遗传影响。而像外向人格

    和神经质等人格因素则相对较少地受遗传影响。此外,一些出人意料的

    两性差异也被发现:例如酗酒,对男性的基因影响比对女性的基因影响

    更重。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有一点局限性: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到相同的

    结果。特别是双胞胎研究和领养研究有时候产生分歧,表明研究方法本身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尽管如此,总体上的结论是清楚的:我们必须

    考虑儿童的遗传构成并认识到基因在决定行为方面的影响力,才能理解

    儿童成长的过程和轨迹及其动因。

    表3.3 用以研究遗传影响的心理特征

    认知 反社会行为

    一般智力 行为不良

    语言能力 犯罪

    识字能力(读、拼

    写)

    反社会人格

    失语症 (综述见Rutter, Giller和Hagel,1999)

    空间能力

    (综述见Plomin,1990)

    个性 心理病理

    外向性 神经分裂

    神经质 自闭症

    攻击性 多动症

    冒险 (综述见Rutter, Silberg, O'Connor和

    Simonoff,1999)

    保守性

    自尊(综述见Loehlin,1992)

    但是我们也还应该认识到第二个结论。在所有基因发挥作用的案例

    中,他们只能部分地解释个体差异而不能够解释全部。就连在一般智力

    或精神分裂这样的领域,环境的作用也是很显著的。因此问题在于先天

    和后天,而不是先天或后天。两种影响不是对立的或者各自发生作用。

    相反,两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互动并共同发生作用。

    先天和后天相互结合的方式有多种。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的基因禀

    赋增加了处于某种环境中的人们以某种方式对待他人的可能性。一个外

    向的活泼的儿童,会比一个安静严肃的儿童引来多得多的积极反应:即

    使在生命的前几个月,好动爱笑的婴儿也会比被动的婴儿得到更多的关

    注,结果前者会被鼓励去寻求更多的互动,后者则受到打击。由此最初

    的倾向会受到它所引发的反应的强化。说儿童完全是父母培养的产物显

    然是太过简单。在相当程序上,儿童凭借自身的基因构成决定他们自己

    的培育。正如任何有不止一个子女的家长会认识到的一样,第一个小孩

    所接受的未必会被第二个小孩接受,因为每一个都是不同的生命并因此

    要求被不同地对待。在不知不觉中,儿童会引发与他们天性相符合的特

    定的培养方式。

    另一个例子在于人们积极选择那些适合他们特定基因构成的环境的

    倾向。因而,那些生来具有好动和好斗禀性的儿童会寻求与自己类似的

    伙伴,从而获得从事相同兴趣爱好的活动机会。与此相似,天生害羞安

    静的小孩会选择与这些特征相同的环境和伙伴,从而加强了他们原先的

    禀性。我们很容易理解成年人有意识地选择情趣相投的环境,例如朋

    友、伴侣、工作,等等。然而,就连很小的儿童也会积极地进行所谓的“选位”,以求在与他们的志向、知性和人格特征相和谐的环境中生

    活。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都不是弧立存在的。两者共同影响儿童的发

    展。如在专栏3.1中所示,这一点对性别身份认同的发展也同样适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基因强大影响的特征仍然可能受到环境的巨

    大影响。例如,身高是最依赖于基因条件的人类特征之一,但在最近的

    一百年中,人类营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身高。这一点也可

    见于青春期到来的时间:它受到基因禀赋的重大影响,但是今天的儿童

    比从前的儿童更早地到达青春期。这有可能也是因为营养方面的进步。

    我们可以就此得出结论:基因影响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

    专栏3.1

    男性还是女性?性别身份的发展

    我们的基因性别早在受孕时就已经决定,它取决于精子究竟提供

    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如果是前者,那么婴儿从基因意义上讲

    是女性;如果是后者,则是男性。卵子所提供的性染色体必然是X染

    色体,因而女性被表示为XX,男性表示为XY。受孕后六周,性别区

    分就开始出现,XY染色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将促使睾丸的发育;

    再过六周后,XX染色体则将保证卵巢开始发育。因此我们的性别在

    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但是我们最终到达的性别身份同样也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其中

    的一部分就是家长的培养。这一点在一些性别发展出现错误的病例中

    尤为明显。莫尼和埃尔哈特(1972)详细地描述了这样的异常及其对

    心理发展的影响。一个惊人的案例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的男孩。其中一

    个男孩在七个月大时,因为接受电子包皮环切术而失去了阴茎。经过再三考虑,他的家长决定把他当做女儿抚养,并在他十七个月大时,把他的名字从约翰改成乔安,并把他的衣物和发饰都改成女性的。后

    来的措施还包括手术修复和在他青春期时进行荷尔蒙治疗,以求促进

    女性特征的发育。

    结果,乔安很快发展出一些明显的女性特征,并开始和他的双胞

    胎兄弟显示出了多种差异。据莫尼和埃尔哈特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父母亲的养育方式,包括尽心尽力地将他打扮得亭亭玉立,让他

    佩带手镯和发带,并鼓励他帮忙做家务等。与他的兄弟不同,乔安变

    得干净整洁,喜好服饰,以他的长发为傲,在他的兄弟喜欢车或者枪

    一类的所谓男性化的玩具的时候,乔安则喜欢玩具娃娃和所谓其他女

    性化玩具。然而,乔安的女性化过程显示很不完整。他被认为很像男

    孩子,因为他显示出某些通常被认为与男性密切相关的特征,例如精

    力充沛和争强好胜的行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在出生前接受的男性荷

    尔蒙影响。他越来越拒绝家长给他的衣物和玩具,尤其是从十九岁开

    始,他感受到严重的性别身份的难题;主要问题就是他略带男性化的

    外表特征和对男性身份的偏好。后来的报告显示(Diamond和

    Sigmundson,1997),这一问题后来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最后乔

    安又经过了一次变性手术,通过手术和荷尔蒙治疗,他又成为男性,并重新更名为约翰,结果约翰变得更加愉快并能够接受自己,并发展

    成为一个颇有魅力的魁梧的年轻男性。25岁时,他与一个较为年长的

    妇女结婚,并收养了她的子女。

    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Golombok和Fivush,1994)。这包括所谓

    的伪双性人,即生来具有较为模棱两可的生殖器官,因而可以既作为

    男性,也可作为女性抚养的个体。尽管在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儿童所发

    展出的心理身份与后天所赋予的性别相符,我们尚无法就先天和后天各自的角色做出总结。一方面,性别身份的后天改造必须在3岁前完

    成,在那以后它将越发困难。另一方面,家长的抚养方式所产生的影

    响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荷尔蒙治疗的,因而很难决定心

    理和生理因素各自的角色。我们只能说,先天和后天都各有作用,在

    通常情况下,它们彼此联系对性别身份的发展产生作用。

    关于基因的说法的真伪辨

    近年来,我们对基因构造的科学理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Rutter,2002)。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还存在着大量的关于基因

    的性质和功能,以及我们对人类发展的本身存在误解。我们已经讨论了

    把先天和后天分裂开来的误区,但是还有种种其他的错误的概念。所以

    让我们一起审视一下某些最常见的谬误,以及与之相对的事实。

    谬误:基因导致行为。

    事实:基因对行为的影响从来不是像上面这句话所描述的那样直

    接。基因是对人体具有化学影响的化学结构,因此它对人的行为的

    影响是通过人体对环境的反应调节来实现的。因此并没有专司神经

    质的基因,尽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神经质受到基因的影响。事实

    上基因对神经质行为的影响可能还涉及到一种对压力特别敏感的神

    经系统。同样地,也没有专司酗酒的基因:尽管基因条件可能以某

    种方式影响人体对酒精的敏感度。因此所有基因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都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

    谬误:每一种心理特征都与某个特定的基因活动有关。事实:除了像PKU这样由单基因紊乱导致的病症外,其他已知的心

    理特征都与不止一个基因相关。与此相反,这些心理特征是如此的

    复杂,它们更可能是依赖于很多基因之间相互协作所产生的结果。

    更甚,任何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很多不同的心理现象,因此基因与行

    为之间的链接不是简单的。

    谬误:基因程序使人的发育的里程碑出现在特定年龄并呈现出特定

    序列。

    事实:这只是部分正确。例如早期行为能力发展的里程碑(头部控

    制、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是由基因时钟所触发的。然而基

    因时钟却可能受到环境事件的影响。当儿童在极端贫乏的条件下成

    长时,他们到达这些里程碑的时间可能会比通常情况晚很多。里程

    碑出现的序列也不是不可变的,而是可以受到环境中机会因素的干

    涉。

    谬误:基因决定的状况是不可改变的。

    事实:认为任何遗传得来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和不可修改,而任何

    后天习得的特征都是容易改变的,这一看法是错误的。这两个极端

    都是错误的:如PKU这个例子所显示的,遗传紊乱是可以治疗甚至

    能完全治愈的。而某些恐惧症向我们表明后天习得的行为可能极难

    消除。把基因当做宿命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谬误:基因特征世代相传并且以相似的方式表现出来。

    事实:像血友病这样的状况会发生遗传,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代人

    都会受到影响。父母亲可能是携带者并将这种状况传给子女,但他

    们自己未必会受到影响。类似的,自闭症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但患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亲极少显示出心理异常,以至于很长时间里

    自闭症都被认为是环境因素——如父母亲态度造成的。这种认识被认为是错误的。

    谬误:基因影响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

    事实:很多人认为遗传因素在发育早期影响最为重要,但随后被逐

    渐增加的环境因素影响而逐渐削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对某些特

    征而言,这可能是正确的,但对其他则不然。有证据表明,随着年

    龄的增加,基因因素对我们理解儿童智力差异的重要性有增无减。

    而且,某些基因决定的特征只在发育较晚的时期才出现,青春期的

    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与此相似,某些遗传紊乱直到童年晚期

    甚至成年期才出现。

    谬误:基因就是遗传,它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环境的信息。

    事实:行为遗传学可以极大地增进我们对环境影响的了解。一来它

    揭示了先天与后天因素的紧密相互作用;同时它可以估测先天和后

    天影响对成长发育的相对贡献;最后它可以分析环境影响的组成。

    这最后一点受到了很大重视,因为行为遗传学者通过分辨两种环境

    影响——共享和非共享——而做出了贡献。前者包括那些所有儿童

    在家庭中都会遇到的因素,例如社会阶层、街坊邻里、家里的书籍

    数量,等等;后者则是每一个儿童在家庭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因素,例如长幼次序、家长对子女的偏好、疾患和事故,等等。这一个区

    别的重要性在于它指出了非共享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与共享因素的

    相比毫不逊色,而后者至今为止是人们主要的关注对象。与表面现

    象相去甚远的是,基因与环境的相关度丝毫不低于它与遗传的相关

    度。

    从受孕到出生从前,在中国和日本,人们都认为新生儿已有1岁。从某些角度来

    看,这可能比我们自己对年龄的看法更接近事实。因为儿童在子宫中已

    经历了很多将影响他成长发育的事件。从生理上说,在这一阶段变化的

    速度比任何其他时间都更快。从心理上说,出生前的生活也与生长发育

    密切相关。

    究竟子宫中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些事件怎样影响尚未出生的婴儿,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行星的位置,魔法的施与,还是神

    仙的说法,这些是关于儿童产前发育的影响因素的种种说法。如今有一

    些高度精密的技术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观察,使我们可以看到胚胎的照

    片,甚至可以看到在孕期较晚阶段的婴儿所能从事的相当复杂的行为:

    吮吸拇指、蹬腿、表达情感,等等。现代研究还可以向我们揭示胚胎怎

    样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民间也有很多说法,例如孕期多听

    音乐的母亲会生出音乐奇才。如今,营养、药物、吸烟、酒精和压力,都被看做是影响婴儿成长发育的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外在因素所产

    生的影响是长期甚至永久性的,就像萨利多胺(thalido-mide)中毒所导

    致的悲剧。

    这些影响表明子宫并非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因此可以使婴儿免受

    外界影响的环境。尽管这些影响经过了母亲的传递,但这样的传递也说

    明即使在儿童出生前,母亲也已经扮演着一个对婴儿未来成长发育具有

    决定性作用的角色。但我们应当记住这个影响是相互的;母亲影响胚

    胎,但胚胎也影响母亲。如海顿(Hytten,1976)所描述的:

    胚胎是一个自大狂,他完全不是一个母亲可能会想象的那样讨

    人喜欢又弱不禁风的小可怜。一旦他把自己植入子宫壁,他就会全

    力保证他的需求得到满足,无论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便。为了做到

    这一点他几乎要完全改变母亲的生理状况。看来儿童与看护者之间影响的相互性在产前和产后一样重要。

    产前发育阶段

    为了描述的方便,孕期的九个月通常被等分为三段。但从发育的角

    度,更适当的区分方法是将孕期分为三个长度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

    胚芽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1. 胚芽期

    胚芽期长约两周,即从受精直到受精卵植于子宫壁。在这段时间这

    一个原先的单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随后这两个细胞又各自发生分裂,依此类推。这个成倍增长的过程以高速进行,并这样最终将最初的单细

    胞转变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最初这些细胞是尚未分化的,但在细胞期结

    束之前他们已经开始担当起不同的角色,分别形成器官、四肢和生理系

    统。

    2. 胚胎期

    胚胎期长约六周,在这个时期里,越来越多的细胞生成,分别形成

    脊柱、主要的感觉器官、手臂和腿,并开始形成心脏和脑等器官。就连

    手指脚趾,以及口、舌、眼皮,都会在这一阶段出现。到胚芽期结束的

    时候,胚芽大约只有一英寸长。但它在外形上已经呈现出清晰可辨的人

    的形状。只是在身体的比例上他还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此时的头部占

    全身的比例大大超过随后的时期(见图3.3)。此外,各个器官已经开始它们各自的功能:心脏会搏动,胃生产消化液,肾脏过滤血液。然而

    就在这个重要器官和身体部分迅速形成的时期,这个机体却变得越发脆

    弱,易受到某些外界危害的侵袭。因此这也是德国麻疹的危险期,德国

    麻疹可以导致对脑和眼的不可修复的损害,而产生智力残疾和失明。在

    这一个时期,使用含有萨利多胺的药物(用于减轻母亲的晨呕现象)可

    能导致发育中的四肢的严重变形,产生无壁或无腿的婴儿。

    图3.3 从胎儿到成人的身体生长比例

    3. 胎儿期

    这一阶段长达7个月。胚胎的身长和重量会急剧的增加——从1英寸

    到21英寸,从几盎司到7磅左右。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就是在最初2个月

    就已出现的身体部分和器官的增大和增强。骨骼开始形成,头发开始生

    长,眼、耳、味蕾等感觉器官全面发展。到28周时,即使发生早产,婴

    儿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已能够支持他的独立生存。从大约

    第16周开始,母亲就可能感受到婴儿在她体内的运动。用不了太久,婴儿就可以进行颇有力度的蹬踢运动。胚胎之所以做这些动作是因为他需

    要锻炼四肢。在胚胎期的前几个月,他可以进行前后转身甚至上下转

    体。只有当到达胚胎期的后几个月,他才会变得不那么好动,因为他已

    经长得太大,而子宫中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许他太多的运动。这些运

    动我们可以从超声波记录中观察到,都是自发的;这些是大脑迅速发育

    的标志。此时的大脑已经越来越能够控制婴儿运动的方向。

    环境对产前发育的影响

    大脑最迅速发展的阶段是在胚胎期的早期,这也是尚未出生的婴儿

    最容易受到通过母亲传递的环境影响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通常

    只能通过畸胎剂的负面影响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畸胎剂是指被母亲摄

    入体内并经过胎盘对胚胎发育产生危害的物质,它可能导致先天缺陷和

    长期的生理、心理障碍(英文中“畸胎剂”一词的前缀tear是希腊语中魔

    鬼的意思,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缺陷——至少在它们还属于常见、不可预防,而且原因不明而令人求助于迷信的时候——所导致的恐

    慌)。

    最常见的畸胎剂可分为三类:成瘾、疾病和饮食。

    1. 成瘾

    酒精。在20世纪70年代,一群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酗酒的母亲

    所生子女所常有的体质和神经症状,并把它们命名为胚胎酒精综合

    症(FAS)。从此酒精对胎儿的危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生理方面,患有FAS的儿童的头部显得小而窄;他们的面容也较为

    独特,例如眼距较宽,短鼻,下凳发育不全,与同龄人相比,体格

    大多偏小。在心理方面,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智障,尽管往往不是特

    别严重,但FAS已经成为导致智障的常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各种

    其他中枢神经故障的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睡

    眠紊乱以及反应功能障碍。基本上可以确定当孕妇在孕期大量摄入

    酒精时,酒精可以通过胎盘对成长中的胚胎产生显著的危害和永久

    性的影响。FAS通常只在酒精摄入量占前5%~10%的孕妇所生子

    女中发现,而小量酒精摄入的影响则更具有争议。有一些证据表

    明,未出生的婴儿可能被影响,尽管这影响可能是温和的,但它可

    能在童年晚期发现(见专栏3.2)。

    专栏3.2

    孕期少量饮酒是否影响胎儿

    大量饮酒对胎儿的影响已是证据确凿,但人们似乎还不愿接受少

    量饮酒也可能导致危害这一观点。西雅图追踪研究是在美国进行一个

    大规模的研究,它找到一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Olson, Streissguth,Sampson, Barr, Bookstein和Thiede,1997;Streissguth, Barr和

    Sampson,1990)。

    在这项调查中,研究者对500名孕妇进行了访谈,以确认她们在

    孕前以及孕期中的酒精摄入习惯。其中少于1%的孕妇有严重酗酒问

    题,另有80%的孕妇承认在孕期中曾经饮酒。研究者也提出了关于酒

    精、咖啡因等依赖性药物摄入的问题。在这些孕妇分娩后,研究者对

    她们所生的子女分别在2月龄、8月龄、18月龄,以及4岁、7岁和10岁时进行了评估。在每次跟踪调查中,研究者都对这些儿童进行广泛的

    与其年龄相当的神经发育和心理发展测试。

    研究发现,即使在摄入少量酒精的母亲群体中,孕期酒精摄入也

    被发现具有消极作用。摄入酒精的孕妇所生胎儿在出生时就更容易出

    现呼吸紧张和心跳不稳的症状,并在产后两天内显示出行为缓慢、吮

    吸无力及各种中枢神经障碍的标志。在随后的婴儿期中,他们的行为

    和脑部发育都略微滞后,而从4岁开始,那些出生前每天接触一盎司

    以上酒精的儿童就明显地显示出较低的智商。他们与不饮酒的母亲的

    儿童相比,智商成绩要低大约7分。相差7分并不是大问题,但这是一

    个普遍存在的差异,而且这项研究表明这个差异值与母亲的酒精摄入

    量成正比。在7岁以后,学习障碍变得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阅读和

    算术能力较低。这些问题尤其与母亲的“豪饮”相关,即在怀孕早期经

    常饮酒并每次达五杯以上。有可能这些认知困难实际上反映了这些儿

    童在维护注意力方面的障碍;警觉测试表明这些儿童在注意力和反应

    力两方面都较弱;与此相吻合的是,这些儿童刚出生时对光和声的反

    应以及随后对乳头的反应都显得较为迟缓。因此很有可能源自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某种基本器质缺损。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那些母亲在孕期少量饮酒的儿童即使到了少年

    期仍表现出不少问题。有的问题体现为信息加工缓慢或低效率,从而

    影响学习成绩;其他问题则可能与自卑和反社会行为相关。当然,不

    是所有在出生前接触酒精的个体都显示出缺陷;然而这项研究清楚地

    表明:哪怕是少量的接触酒精,也可能给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功能带来

    风险。吸烟。大量吸烟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的体格明显小于其他婴儿。这是

    因为尼古丁限制了流向胎盘的血液流量,从而限制了胎盘所获取的

    营养。同样,母亲在孕期吸烟越多,发生早产的可能性也越大,而

    早产又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问题。与酒精相比,尼古丁没

    有很强烈的后果,尤其从长期来看。然而一些研究在吸烟孕妇所生

    育子女的行为中发现了较多的行为困难和学习障碍,而这样的作用

    与尼古丁摄入量成正比。

    可卡因。摄入可卡因的父母所生的婴儿,有一系列的健康风险。这

    些风险包括死产、早产、低体重儿、夭折以及各种可能导致注意力

    问题和学习障碍的神经功能缺乏。这一类婴儿通常很难相处,他们

    可能显得易怒和急躁、难于安抚、睡眠紊乱以及回避社会接触。就

    连母亲要与这样的子女建立联系也并非易事。例如婴儿可能对母亲

    的问候不理不睬,影响进行更深入交流的愿望,这类婴儿也可能因

    为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积极游戏而加深母亲的挫折感。这样一来,在

    所有其他的直接负面影响之外,可卡因还可能间接造成不和睦的亲

    子关系这样一个循环后果。

    2. 疾病

    风疹。我们已经讨论了怀孕最初几周的风疹,或称德国麻疹,是最

    危险的,它可能导致失明、失聪、智力残疾、心脏缺陷和其他严重

    问题,因而是胎儿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好在人们已广泛意

    识到这种威胁,并通过对女性在童年期进行免疫的办法进行防治。

    艾滋病。感染艾滋病的女性通过怀孕将病毒传染给子女的风险是实

    实在在的。据佑算,传染率在12%~30%之间,但人们尚无法解释

    为什么有些婴儿可以避免传染而其他的却不能。患有艾滋病的母亲更容易产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而且这些儿童也面临感染像肺炎这

    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据美国统计数据表明,艾滋病是导致

    儿童从出生到四岁之间夭折的第七大原因。

    3. 饮食

    营养不良。母亲摄取的食物决定着胎儿的成长与发育,而胎儿的营

    养供应是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当胎儿无法获取充足数量的某些重要

    营养物质时,他会试图直接从母亲的身体取得这些物质。例如,如

    果母亲摄入的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钙,胎儿会转而从母亲的骨骼中

    取得。如果母亲长期营养不良,母亲的营养供给将被掏空并反过来

    影响胎儿。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纳粹军队切断了荷兰人的

    粮食运输线时,一场严重的饥荒爆发了,其结果是大面积的饥饿导

    致的营养不良。这一事件的影响事后被密切关注,人们发现孕期的

    饥饿发生的阶段是很重要的。如果营养不良发生在孕期的前3个

    月,即脑发育的关键时刻,中枢神经系统缺陷(如脊柱裂和脑积

    水)和死胎的概率比其他胎儿高出一倍。如果营养不良发生在中间

    3个月尤其是后3个月,婴儿发生低体重的概率较高,但是一旦食物

    供应恢复,婴儿就会在体重和体力及脑力的发育上赶上同龄人。那

    些在上例中经历了营养不良的妇女产下的男孩,当他们19岁服兵役

    时接受了检测,此时他们很健康而且正常,他们出生前的营养不良

    似乎没有长期后果。然而随后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营养不

    良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第三代:那些孕期中间3个月或后3个月经历

    了营养不良症的孕妇所生的女性婴儿的子女,在体重和身高上大大

    低于平均数(Diamond,1990)。这种隔代遗传的机制人们尚未了

    解。的确在某些方面,人类具有出色的韧性和弥补的能力,然而就像这个营养不良的例子所显示出来的并为其他孕期负面影响所共同

    具有的,有某些种类的伤害,如果在特定的发育阶段发生,那么后

    果可能是严重的甚至可能无法逆转。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威胁胎儿健康的环境因素——诸如辐射、铅、汞、安非它命、生殖器疱疹、天花等畸胎剂。这些畸胎剂都可以经

    由母体的胎盘引发生理的以及长期的心理创伤。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因

    素,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因素,就是母亲的焦虑。在孕期感到持续或突

    发的焦虑的母亲,人们担心这种焦虑会影响到胎儿,这样的担心是很自

    然的。然而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出现,因为很难对母亲的压力的影响

    进行研究。至今为止有不少的研究探索在极度的心理创伤状态下的孕

    妇:例如战争、地震或龙卷风等灾难,以及在集中营里的囚禁生活,等

    等,但这些研究的结果有些模棱两可。其中有的研究发现这些妇女所生

    育的子女出现异常的情形并未增加;其他的研究者则轻易地将任何胎儿

    异常状况的增加归于精神紧张及其并发的生理状况,例如虐待、营养不

    良或者疾病。我们还应当考虑到母亲在分娩后的情感状态。因为极度的

    紧张的确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的荷尔蒙,而后者可经由胎盘影响胚

    胎。但这些荷尔蒙所产生影响的性质和期限尚属未知。

    新生儿对世界的适应

    由于新生儿在子宫中的生活就像水生动物,而且是完全依赖于母体

    的,可以说当婴儿出生的时候是被突然推入一个非常不同的环境——在

    这里它需要呼吸空气,控制自己的体温,并以全新的方式获取营养。那

    么人们对于这样一个至少看似突然甚至暴力的变化的长期影响而充满好

    奇也就不足为怪了。分娩以及心理发展

    一个婴儿的出生不只是一个涉及到母亲和婴儿身体变化的生理事

    件,它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着社会意义的事件,而每一个文化对此都有各

    自的看法。如马格利特·米德和牛顿(Margaret Mead和Newton,1967)

    所说:

    按照不同文化对分娩的描绘所使用的词语,分娩可能被认为是

    危险和痛苦的,或有趣而吸引人的,或自然而然、不足为奇的,或

    带有巨大的超自然力量的。

    结果,不同的社会对分娩过程的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它在何地发

    生,谁可以在场,对分娩母亲所给予的帮助,对刚刚出生的婴儿的照料

    以及分娩会在多大程度上干扰母亲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国,在操作的

    方式上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分娩的场所已经从家庭转移

    到了医院,对分娩时父亲在场的鼓励,以及对分娩母亲给予镇痛剂的许

    可程度和种类。这些变化,以及关于剖腹产而非顺产或者像迪克

    (Dick-Read)所宣称的“没有恐惧的分娩”和勒博尔(Leboyer)所宣扬

    的“无暴力分娩”,都说明分娩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及其各种可能的形式。

    那么对儿童的未来发育而言,这些不同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人们通常认为,分娩作为儿童迈向外界生活的第一步,对他们的未

    来具有相当的影响。分娩过程的轻松程度和自然度,母亲分娩时的行为

    和念头,婴儿分娩前的体位,以及很多其他关于分娩的方方面面被认为

    对儿童的未来具有影响,但实际上这样的看法可能缺乏根据。但不少专

    业人士也有类似的观念:例如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Otto Rank)认

    为分娩是一个严重的具有创伤性的事件,它是未来生活中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从一个具有高度保护性的子宫环境中被驱逐到一个

    紧张而缺乏安定的世界所产生的各种感受,将会以因分离所产生的忧虑

    和其他神经质的恐惧等形式再现在生活中,长时间、复杂程度高、具有

    创伤性的分娩尤其如此。必须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确认这

    一理论;连弗洛伊德也认为这个理论缺乏确凿证据,而声称与它保持距

    离。

    当然,有某些难产会导致心理的后遗症,但这只适用于有生理创伤

    尤其是脑部创伤发生的情况。脑细胞的活动需要持续不断的供养,因

    此,如果婴儿分娩时脑长时间缺氧,即所谓的缺氧症发生时,脑细胞可

    能遭到永久性损伤,留下脑瘫、智力残疾、癫痫或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虽然现代妇产科技术已经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

    产道狭窄和必须迅速适应新的生存方式等困难挑战,分娩仍是一个充满

    危机的关头,约1%的婴儿会经历严重挫折。所以,通常在新生儿诞生

    后,人们会仔细地观察他们的状况和记录他们的心率、肤色和呼吸等数

    据。最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给新生儿在五个项目上评分,即阿普伽新生儿

    评分(见表3.4)。其满分是10分,7分以下的被认为是危险的,低于4

    分的婴儿被认为非常危险。

    表3.4 阿普伽新生儿评分

    极低的阿普伽得分通常可能与大脑缺氧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婴儿有幸存活,也常会留下永久的甚至严重的残疾。中等的阿普伽得分

    (5~8分)则往往不能单独说明问题,因为这些儿童的成长发育不仅有

    赖于其最初的生理条件,而且与随后所处的社会和物质环境有关。如果

    后天环境较好,那么最初的影响可能逐渐减小。但如果后天环境较差,留下永久性残疾的可能性就更大。

    早产儿

    生理因素和环境条件怎样相互作用影响成长发育还可以见于另一类

    先天不足的儿童,即早产儿和低重儿。首先,有以下一些基本情况。

    早产儿指在怀孕37周内出生的婴儿。如今最低龄出生并存活的纪录

    为20周。

    早产儿通常也是低重儿。但是,低重儿未必是早产儿,因而自成一

    类。某些足月出生的婴儿也低于2500克的界定标准。

    早产现象约占所有生产的比率的5%,但它在不同人群中发生的数

    量差异很大。分娩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越低,发生早产的几率越

    大。在低龄产妇中早产几率也经常偏高。

    导致早产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孕期饮酒、吸烟、滥用药物、糖尿

    病、先兆子痫等疾病、孕妇生殖系统异常和其他影响孕妇整体健康

    状况的社会因素,如贫困、营养不良、孕期医疗条件欠缺等。

    早产儿容易在出生后发生多种问题。这包括黄疸、呼吸和体温控制

    困难、吮吸和吞咽障碍。这些病症的程度差异可以很大,并与婴儿

    产龄和体重相关:产龄接近足月的几乎不会发生严重后遗症,而产

    龄小的则可能因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而需要更长时间在新生儿病房内

    接受看护。在短期内,早产儿在应付外界环境这方面明显处于某种劣势,但长

    远来看,有很多长期追踪这些儿童的研究,有的延伸到他们的青少年甚

    至成年期,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至少就那些完全将早产或低体重作

    为发育动因的研究是这样(见Lukeman和Melvin,1993)。总体而言,早产儿有可能在感知和运动能力、语言获得和游戏等方面较其他儿童滞

    后;也有报告声称他们显示出更多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缺乏情感

    控制能力等问题。随后,他们的智商常会偏低,学习困难偏多;有些研

    究表明种种社会适应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然而这样的群体倾向不应掩

    盖早产儿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他们当中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处于极端劣

    势的,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持续地显示出各种障碍,而很多其他的早产儿

    在生理和心理功能两方面都能与其他正常儿童无异。至于他们是否能够

    赶上正常儿童,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时候,这些大部分取决于他

    们出生时情况的严重性和他们随后得到的医疗看护,并在相当程度上取

    决于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所得到的心理支持。萨莫夫和钱德勒(1975)在

    对各种产前和产后问题的影响的总结中强有力地论证了这一点。

    萨莫夫和钱德勒认为早产是带有风险性的,但早产本身并不能预测

    儿童在未来生活中的认知和社会能力,任何的预测必须将早产儿的成长

    环境考虑进来。如果家长可以帮助儿童削弱早产的消极影响,那么儿童

    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反言之,如果他们不能给予必需的支持甚至加

    重恶劣的影响,那么病情将可能蔓延成为生活的全部。因此要想理解儿

    童的发展过程就必须把环境和儿童的早期条件综合考虑。当然环境因素

    还有很多其他可能对儿童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方方面面,但萨莫夫和钱

    德勒认为综合起来最具有解释能力的概念就是社会阶层。先天条件不利

    但在社会条件优越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显示出极少的长远影响;而最初

    病情一样但在条件较差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则显示出负面的影响。

    当然社会阶层是一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那些构成儿童实实在在生活经历的诸多具体条件:如家庭中的玩具和书籍的数量、语言环

    境、对教育的鼓励、拥挤程度、营养、学校质量等。关键在于这些具有

    持续性的生活经历与那一次性的围产期的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长

    远意义上的发展结果。

    当然儿童接受的照料的质量主要是父母亲的责任:是他们提供了诸

    如语言激发和教育鼓励这样的生活环境;如果想理解环境怎样对那些从

    出生开始就有残缺的儿童进行补偿,就必须探究父母亲与他们的婴儿之

    间的交往。毫无疑问,产下一个低体重而且有可能有疾病的婴儿对父母

    亲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挫折,而且早产影响程度越深,亲子之间的初期

    联系就越容易被诸如妨碍母子直接接触的早产儿保育器所影响。父母亲

    面对医护人员全面负责婴儿的看护而产生的无助感越深,对婴儿的未来

    的不确定性的感觉就越强。除此之外,早产儿常有的消极行为特征也可

    能影响父母亲(见专栏3.3),更何况良好的关系的建立本身就不是一

    件轻松或简单的事情。

    专栏3.3

    与早产儿交往

    早产儿通常被描述为行为失调,无法预测其反应,难以适应日程

    安排的变化,既对某些形式的刺激反应过度,又对另外一些形式的刺

    激反应不足,并且外貌缺乏魅力。所有这些特征都可能对其看护者以

    及亲子之间的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

    早产儿社会能力的发展与正常婴儿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Echerman和Oehler,1992)。一、社会交往开始相对过早。这样,婴儿可能尚未做好处理家长

    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准备。

    二、早产儿尤其是那些低重早产儿,不仅可能发育不成熟,甚至

    可能有疾病。具体而言,他们可能患上加深其行为异常的神经紊乱

    症。

    三、早产儿产后阶段可能给父母带来极大压力,他们的行为可能

    因此而改变。

    四、由于早产儿最初处于重症看护下,他们的社会互动是在一种

    很不同的物质约束下开始的。父母亲与婴儿的接触极其有限;他们常

    会被那些必要的医疗设备震慑住;他们也可能觉得与医生护士相比,自己无足轻重。

    鉴于以上,早产儿与父母亲的早期交往与足月婴儿的情形很不相

    同是不足为奇的。由于异常高和异常低的刺激阈限,要达到同步显得

    更加困难。由于无法轻易地获得和保持婴儿的注意力,父母亲通过说

    话或抚摸提供额外的刺激的尝试可能收效甚微。在这样的条件下,父

    母亲可能感到被拒绝,并因此减少尝试,这样他们自身就提出了对特

    殊指导的要求。

    但即使在最初的几周,早产婴儿已经可以对某些社会刺激做出反

    应。例如话语可以使他们保持清醒并对视觉刺激保持警醒,而这样的

    状态有利于社会互动的开展。因此,无论早产婴儿面对的初始困难是

    什么,他们都有成为良好社会伙伴的潜力,而且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

    数在产后的三到六个月就能赶上足月婴儿的步伐。新生儿眼中的世界

    “一大团闹哄哄的混沌”——这是19世纪末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笔下的新生儿的心理世界。这个简明扼要的短句成为最被广泛引

    用的对早期婴儿的描述之一。但很遗憾的是,它强调婴儿的无能并且暗

    示只有成熟和经验才能给思想带来秩序,为早期的心理生活描绘了一幅

    以混乱和无序而具有相当误导性的画面。

    作为这种观念的一个例子,直到最近人们都认为新生儿的视觉功能

    最初是没有行为能力的,而且在最初的几周内婴儿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当然问题是婴儿无法告诉你他看见了什么。所以要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

    想,需要相当的智慧。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样的一些技术才被发展出

    来,从而使得用实证数据取代猜想成为可能。以下是一些当今的主要研

    究方法。

    偏好技术。罗伯特·范兹(Robert Fantz,1996)首先指出,婴儿可

    能在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上不够成熟,但他们能够用眼睛观察周围

    环境并借此告诉我们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记录

    婴儿的视觉注意力(见图3.4),我们不仅能确认婴儿在看什么,而且能确认他喜欢看什么。就这样,人们已反复证明从生命的最早

    期开始婴儿就有明确的视觉偏好:喜欢有图案的胜过平淡的表面,喜欢立体的胜过二维的物体,喜欢运动的胜过静止的事物,喜欢高

    反差的胜过低反差的轮廓,喜欢弧线的胜过方形的图案,以及喜欢

    对称的胜过非对称的视觉刺激物。图3.4 记录婴儿视觉注意力的装置

    (来源于Oates,1994)

    习惯化技术。当一个婴儿反复地看到某个视觉刺激物,经过多次

    后,他所给予该刺激物的注意力将会越来越少(即他会产生习惯

    化)。因此通过对婴儿给予在某些方面与上述刺激物不同的视觉刺

    激并观察婴儿是否发生注意力变化(即呈现出习惯化),就可能知

    道这两种刺激物是否被婴儿感知为不同。

    非进食性吮吸技术。婴儿很快就能学会只要他们吮吸一个装有压力

    传感器的假乳头,就能制造某些有趣的表情或声音。他们吮吸的力

    度或坚持的时间也可以表明他们区分和偏好刺激物的能力或程度。

    心率和呼吸测量。这两者因婴儿对环境中特定事物的兴趣而变化,因而可用于探索年幼婴儿的感知能力。这些方法已经证明新生儿不是缺乏视觉识别能力,相反,是一个有

    看相当能力的生命。的确,与较年长的个体相比,生命最初几个月的视

    觉系统在多个方面还不完善。例如,视敏度、颜色知觉和双眼协调能力

    远远低于成年人。此外,在头几周里,婴儿只能看清大约八英寸远的物

    体;较远或较近的事物都显得较模糊。然而这些在婴儿的世界里可能并

    非意味着残缺,因为他们虽然看似障碍,但并不阻碍婴儿的发育或婴儿

    解决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任务。例如,约八英寸远的清晰视力恰好大约

    是母亲和婴儿在哺乳及其他互动的时候脸部之间的距离,从而给婴儿足

    够的机会来认识母亲和学会把她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婴儿的视力可能不

    如成人,但他们的视力对他们作为婴儿的角色而言,已经足够了

    (Hainline,1998)。

    无论如何,任何存在于视觉系统的不足都随着视觉经验而补足。也

    就是说,看的能力随着看的行为而增强。这样的视觉经验的获得,部分

    地来源于他人:别人给的玩具,他们做的鬼脸,他们对墙上的画指指点

    点,等等。但把婴儿当做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刺激是很大的错误:从很小

    的时候起,人们就能发现他们积极地用眼睛探索周围的环境,寻找有趣

    的事物,从而为自己提供视觉刺激。早在子宫里的时候,眼的运动就已

    发生了;即使在黑暗中婴儿的眼睛也会运动,因此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对

    刺激的反应,而且意味着婴儿生来就已准备好探索视觉世界。而且这样

    的探索不是偶然的,它似乎具有以下四种“规律”(Haith,1980)。

    1. 如果醒着且警觉而且环境亮度不是太高,就睁眼。

    2. 如果在黑暗中,则进行有控制的细致的搜索。

    3. 如果明亮的视野中没有形状,则迅速地扫视,寻找物体的边界。

    4. 一旦找到一个边界,则停止扫视并停留在这个边界的附近。

    所以,可以说婴儿是携带着专门的用于认识世界的策略来到人世的。如前所述,他们的注意力有特定的偏好,因此不是漫无目的而是主

    动在目之所及的世界中寻求对他们重要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最好的例证

    就是他们对人脸的兴趣。

    关于视觉偏好的研究多次表明,婴儿对人面部形状的刺激的反应多

    于对任何其他刺激物的反应。也许这并不令人惊讶,脸作为视觉刺激物

    具有几乎所有婴儿天生感到值得注意的特征:复杂、有图案、对称、立

    体三维、可动,而且经常出现在适合聚焦的位置。这就仿佛是早已经让

    婴儿做好了关注那些对他们的生存和安全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人

    ——的准备。例如,给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呈现如图3.5所示的三种刺

    激,测试婴儿视觉跟踪。研究者发现,新生儿的注意力跟踪“脸”比跟踪

    另外两个刺激物多得多。这也许表明着某种引导婴儿视觉注意力的“脸

    部探测器”的存在(Johnson和Morton,1991)。即使这种探测器的搜索

    对象只是在眼睛和嘴的位置上的三个窟窿,它至少将婴儿引入了与看护

    人的互动之中,从而迈出建立社会关系的第一步。

    图3.5 面孔知觉实验中所使用的刺激

    但是,要幼小的婴儿有效处理人脸的信息还为时过早。这一方面体

    现在所谓的“外缘性效应”,即婴儿在头几周关注视觉刺激物的外缘而忽视其内部(除了发际和眼部区域)的倾向。因此,婴儿吸收信息的能力

    起初较有限,并只会随着成熟和经验的积累慢慢获得关注更多面部特征

    的能力(见图3.6)。这意味着婴儿最初无法将人与人区分开来。所有

    人对年幼的婴儿而言都是一样的——至少在视觉上如此。约翰逊和莫顿

    (1991)认为面部识别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 一种与生俱来的应激反应似的较强的关注面部图案(胜过任何其他

    视觉刺激物)的倾向。尽管尚缺乏辨别能力,上述倾向保证婴儿最

    大限度地看到人脸,并因此拥有进一步学习和辨别的机会。

    2. 从看到人脸开始的几周后,婴儿发展出主要通过观察脸部内在特征

    识别人脸的能力。从而,在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感知偏好的基础

    上,并在反复经历不同人脸后逐步建立其视觉形象。第一阶段可能

    是建立在脑中较低级、原始的部分,而第二阶段则要求脑皮层的较

    高级功能,而脑皮层是在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工作,然后逐渐控制

    婴儿的视觉异向的。

    图3.6 1个月和2个月大婴儿对人面部的扫描线(Fogel和Melson,1988)

    当我们转而考虑婴儿对听觉世界的认知能力,发现从前我们可能低

    估了他们(Aslin, Jusczyk和Pisconti,1998)。在这一方面,也有证据表

    明可能存在着一种推动婴儿主动关注某些环境因素的先天机制,而这些

    环境因素再次指向人。与视觉相比,新生儿的听觉系统的结构发展在很

    多方面已相当发达。事实上,从胎龄约7个月时起婴儿的听觉系统就已

    经在子宫中发挥作用。但是,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期内所具有的对

    某些声音的偏好的发展程度之高仍然可圈可点。这些偏好在多个层次上

    有所表现。

    总的来说,最容易吸引新生儿注意力的就是人的声音。通常听觉偏

    好的测试方法是检查婴儿的辨向反应,如扭头,或生理指标,如心率。

    这些测试清楚地表明,就连早产儿对人声音的反应度也大大高于对任何

    非人的声音的反应度。因此,与对人脸的视觉偏好相似,新生儿的神经

    机制中似乎也存在着对人声音的选择性注意。

    在各种人的声音中,新生儿最喜欢的是成年女性的声音。年幼的婴

    儿也会转向尖声说话的男性。无论如何,婴儿对女性声音的明显偏好很

    可能是来自出生前对母亲声音的熟悉。胎儿在产前进行学习的可能性,以及随后及早辨出母亲声音并将其与其他女性声音区分开来的能力,是

    近年来的重大发现之一,更详细的介绍请见专栏3.4。

    专栏3.4

    新生儿能辨母亲的声音无论是通过影像还是通过声音认识他人的能力本身都是很复杂的

    心理过程,而人们直到最近都以为头几周的婴儿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如今,我们已能清楚地看到,新生儿至少已具备辨别声音的本领。

    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非进食性吮吸研究法被用于测试出生不到三

    天的婴儿是否能够区分母亲和另一位成年女性朗读同一个故事的声

    音。婴儿首先很快发现,当自己用两种不同方法吮吸一个假乳头时会

    产生出两种不同的声音。随后,婴儿一贯地通过吮吸来激发母亲的声

    音,从而显示出对母亲声音的明确偏好。很显然,年幼的婴儿已能分

    辨两种声音。

    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婴儿在出生后接触并认识母亲声音。

    但如果是这样,其必要条件就包括极其迅速地学习,因为这些婴儿住

    在与母亲分开的看护室,与母亲最多只有数小时的接触。另一种解释

    则会涉及到(婴儿的)胎儿期学习。如前所述,婴儿在最后一个3月

    期里获得听力,而他们最常听到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因此,婴儿很早

    就显示出分辨声音的能力也可能是长期的学习的结果,尽管主要是出

    生前进行的学习。

    研究之后又有多个相关探索,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在出生前6周母亲大声朗读过的故事和一个从未听过的故事之

    间,出生2~3天的新生儿显示出对前者明显的偏好。在测试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另一位女性讲述这个故事,研究者都观察到了这

    个差异(DeCasper和Spence,1986)。

    与不熟悉的旋律相比,新生儿更喜欢听一首母亲在胎儿期反复吟

    唱的旋律。当在胎儿期听过母亲所喜欢的音乐(一组古典音乐或

    爵士乐)的婴儿在出生后听到两种音乐时,他们偏爱较熟悉的一种(Lecanuet,1998)。

    当说英语的母亲和说西班牙语的母亲所生的两天大的婴儿分别听

    到两种语言时,他们偏爱各自的“母语”(Moon, Panneton, Cooper

    和Fifer,1993)。

    研究发现,即使经过4~10小时的产后接触,婴儿对父亲声音的

    喜爱程度并不高于对别的男性声音的喜爱程度。关于父亲和母亲

    声音的研究结果之差异,最可能的解释是婴儿产前与父亲声音缺

    乏接触(DeCasper和Prescott,1984)。

    当新生儿听到母亲声音的两种录音版本——一个是空气传播的自

    然声,另一个是模仿婴儿在子宫中听到的声音——他们显示出明

    显的对后者的偏好(Moon和Fifer,1990)。

    这些研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婴儿出生后立刻分辨声音的出色能

    力,也提出对这种能力的最好的解释就是婴儿在子宫中的学习。至少

    在某些方面而言,在产前和产后之间存在着的连续性。

    更具体地说,幼年婴儿爱听的母亲的话语——即成人对儿童说话时

    会自动采用的,具有夸张的语气,高调的声音,以及大量起伏等为特点

    的说话风格。比如,在一个实验中,当婴儿学会将头转向一侧激发一种

    正常的话语,转向另一侧则会激发“母亲的话语”时,所有的婴儿都更多

    地扭头以听到后者。这有可能暗示着母亲的话语使幼儿学习语言更容

    易;如果是这样,这将是另一个证明婴儿天生就具有促进其发展的生物

    机制。

    行为模式与脑婴儿可不是闲人。他们的时间不仅用在饮食、睡眠和哭闹上,而且

    用在大量自发的或是因外界刺激反应产生的行为上。这些行为中很多都

    是较原始的,诸如呼吸、吮吸、眨眼和小便等反应已能保证婴儿在某些

    方面的独立生存;但别的一些反应,如握拳和扭头,则发展出稍晚出现

    的更为复杂的功能。经细致的分析,就连普普通通的扭动也不是漫无目

    的的,而是有节奏的,固定模式的,并服务于自我刺激这个最高目标的

    运动模式。我们强调婴儿从一开始就能够进行自发的行为,而并非完全

    依赖于外界刺激。

    这种行为的基础工作早在胚胎期就已经开始。对胎儿的超声波记录

    显示,从胎龄36周起就可观察到吮吸、呼吸和哭泣等动作,而尽管这些

    动作直到出生才有实际作用,他们的确表明婴儿的适应性系统中主管运

    动的部分早就到位了。从26周胎龄时已可能观察到胎儿具有明显的清醒

    和睡眠状态——大约每40分钟一次的周期,并将在随后数周变成更为复

    杂的模式。到32周胎龄时,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EM)都已出现;随后几周里,各种其他的状态,如昏昏欲睡、安静和主动觉醒等也清晰起来。因此,到出生时,婴儿已经可以将时间

    分成介于高度兴奋和深度睡眠之间的多个休息和活动的状态(见表

    3.5)。

    表3.5 新生儿睡觉和清醒状态

    状态 描述

    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

    (Quiet sleep)

    眼睛紧闭,静止不动,呼吸规

    律,完全休息

    快速眼动睡眠(REM)(Active

    sleep)

    眼动急剧,呼吸不规律,自然地

    运动周期睡眠(Periodic sleep) 缓慢呼吸和急促呼吸相交替

    昏昏欲睡(Drowsiness) 眼睛一睁一闭,呼吸不同,活动

    增加

    警觉的静止(Alert inactivity) 眼睛明亮、专注,呼吸规律,身

    体静止

    主动的警觉(Active alert) 不断地移动,发声,呼吸不规

    律,不太关注环境

    不安(Distress) 哭,身体不断移动

    这些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构成了婴儿和他们的看护者的

    日常生活的背景。所以,警觉的静止状态是婴儿最容易对环境发生反应

    的时间段,也因此是进行社会互动和学习的最佳时间。然而,很多家长

    最关心的是婴儿什么时候睡眠,以及睡多少的问题。平均而言,新生儿

    每天睡16~17个小时,有的新生儿只睡11个小时,而有的睡多达21个小

    时。在头几周里,婴儿的睡眠由分布于全天的短暂睡眠组成,其间的间

    歇则是更短暂的清醒时段。但很快睡眠和清醒的时段都会延长,并更有

    规律地分布于24小时内;当一个日常规律逐渐地形成,疲惫的家长会发

    现婴儿长大了(见图3.7)。图3.7 婴儿从11天到31天时每天睡觉和苏醒的阶段:实线代表着睡觉

    (源于Sander, Stechler, Burns和Lee,1979)

    这些变化的发生是各种环境压力作用于婴儿的结果——尤其是家长

    所施加的使婴儿服从于他们的偏好的压力。同样地,婴儿的哺乳节奏

    从“自然的”状态变为服从母亲的方便或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社会状态。婴

    儿带着某些先天的特性来到世界(例如饮食的节奏、睡眠和清醒的轮换

    等),但这些特性必须适应外在环境的要求。所幸的事,这些特性具有

    一定的弹性,因此儿童的社会化的第一步从生命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婴儿的行为能力取决于脑的发展。但是,脑的发展也反过来在相当

    程度上取决于婴儿的行为:做什么以及做多少。所以,一方面脑在胚胎

    期和婴儿期的发展有一定的速度,从而使婴儿显示出逐渐增多的行为能

    力,但另一方面,这些行为产生的反馈刺激也在推进脑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会成长滞后,因为

    (脑)成熟本身不是行为变化的充分条件;如果各种机能缺乏锻炼的机

    会,儿童的神经发育会迟缓。因此,脑、经验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

    让我们概述一下一些关于早期脑发育的知识(详细见van der Molen

    和Ridderinkoff,1998)。

    早在胚胎期,脑的发育程度就已超过了身体的所有其他部分。例

    如,在胎龄4~6个月之间,脑的重量增加4倍。所以新生儿的头与

    身体其他部分相比大得不合比例(见图3.3)。

    胚胎大脑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反映了脑神经细胞数量的增加。据估

    计,每天新增大约25万个神经元;最终总数达到数千亿个。

    脑细胞会在出生后的数年内继续快速增长(见图3.8)。新生儿的

    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25%,但在3个月内就会达到约40%。6个

    月的婴儿的脑重量已经达到它成熟时重量的50%,而儿童的体重直

    到10岁时才会达到成人的一半。图3.8 大脑的、生殖器官的和身体的相对生长率(Tanner,1962)

    神经元的数量在出生后不再增加。出生后脑的重量和体积的增长完

    全是由于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的成长。到2岁时,任何

    一个神经元可能与多达1万个其他细胞建立不同联系,从而创造了

    一个反映出儿童越发复杂的脑力活动的高度复杂的网络。

    但是,突触的数量并不简单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大约两岁时,在一个仿佛“修剪”一样的过程中,那些个体所不用的突触会被去除

    掉,从而对脑中的路径进行重新组织以适应儿童的生活模式。

    脑的各部分的发展不是均衡的,而是从低到高进行的。皮层下组织

    ——我们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拥有的“老”的部分——首先发展,而

    脑皮层——即控制较高级的心理功能的部分——最后发育,并且在

    儿童期继续发育。

    脑皮层内部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例如,与视觉有关的枕叶的发育

    比与注意力和计划有关的前额叶要早得多。结构的发育带来的是功能的提高,因为细胞功能的专门化越发深

    入。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注意区分新生儿脑内的两个神经系统

    (Greenough, Black和Wallace,1987)。

    1. 经验—预期系统指那些出生时就已建立的、管理人类所共有的经验

    和行为的神经回路。他们主要负责像吮吸、呼吸和体温控制这样事

    关生存的反射和功能。婴儿必须生来就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可以说

    他们是“预装”好的,尽管有的功能可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有效发

    挥,它们仍主要是人类所共有的基因程序的产物,并因此从一开始

    就“知道”自己的使命。

    2. 经验—依赖系统包括那些出生时没有专门功能的神经回路。它们会

    做什么完全取决于儿童所接受的感知输入,而特定的神经联系在反

    复经验特定的输入中形成和加强。儿童获得这些联系是学习和经验

    的结果。经验-预期系统必须及早到位、而经验-依赖系统则会在一

    生中不断发展。只要个体间还存在不同的经验,经验-依赖系统就

    会反映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因此,脑发展的某些方面是基因决定的,而另一些则因个体的经历

    不同而不同——前面所提到的对面部的识别的两阶段发展就说明了这一

    点。当然,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它们的区别是动作方式

    的倾向的不同。学习和经历的确会在建立经验-预期系统中发挥一些作

    用,但因为神经组织的准备工作,某些感知和动作的学习很快就能学

    会。而在经验-依赖系统中,细胞组合的设定则是一个缓慢的、需要与

    相关的视觉听觉刺激反复接触的过程。任何未被使用或者强化的组合都

    可能被抛弃。

    然而,即使脑的结构—功能关系非常的固定,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仍

    然存在;即脑的不同部分可以承担起以前由别的部分所承担的功能。当脑的某些部分由于外伤被损坏或因为别的原因而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的

    时候,这一点就显得极其重要。但是,可塑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年

    龄:有证据(见专栏3.5)表明,年龄越小,脑的一部分对别的部分遭

    受的损坏进行补偿的可能性就越大。这说明年幼的脑的动作方式还尚未

    僵化。

    专栏3.5

    脑伤与脑的可塑性

    对脑的伤害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孕期母体内的有害物质,在围

    产期当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婴儿期及后来所遭遇的事故,疾病或

    伤害都可以导致脑损伤。对这样一个重要器官的损伤必须非常重视;

    但由于脑细胞无法再生,唯一的希望就是一部分脑细胞可以担当受损

    部分的功能。但这样的可塑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脑的各个部分是否有各自专门的心理功能,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受

    到争议的问题,而且至令没有定论。毫无疑问,某种定位的确存在;

    例如,语言主要依靠左脑的皮层,而空间能力依靠右脑皮层。那么,如果这些作为基础的皮层受到损害,这些功能会怎样呢?可能这个问

    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但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因为年

    幼儿童的脑损伤往往会比年长儿童恢复得好。它还取决于脑损伤是双

    侧还是单侧,以及受到影响的具体心理功能本身。

    脑发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Goodman,1991)。

    1. 产前和婴儿早期。在这个时期即使是双侧损伤也可以得到相当好的恢复——至少就具体功能而言。未受损伤的部分会担当它们通常

    不会负责的功能。可塑性在这一时期最强,神经元的重大重新组合仍

    有可能。

    2. 儿童期至青春期。单侧损伤的恢复仍很有希望,但双侧的损伤

    则不然。功能从一个半球到另一半球的转移尚有可能。例如,当左脑

    受损,右脑可以“重修”语言功能。

    3. 成人期。由于神经元的组合不再像以往那样富有弹性,此时单

    侧和双侧损伤都更可能产生永久性缺损。例如,在左脑受损后,多数

    成人都无法完全恢复语言功能。可以料想,这是因为右脑已经太专门

    化而不能担负本职以外的功能。但某种程度的恢复仍然是可能的;即

    使是在少年期以后,脑也并未被完全定型,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

    (C. Nelson和Bloom,1997)。

    一般来说,年龄仍是最重要的治疗依据。但是,很大程度上治疗

    还取决于受到影响的究竟是具体的能力(如语言或视觉-空间能力)

    还是一般智力。尽管早期脑损伤比晚期脑损伤较少导致具体的功能缺

    损,它们对一般智力的影响恰好相反:早期脑损伤更容易导致总体智

    力水平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神经元重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或无用连接

    (Rutter和Rutter,1993)。

    因此,与成年的脑相比,成长中的脑相对损伤而言既是更坚韧也

    是更加脆弱的。恢复的程度取决于三种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损坏发

    生的年龄、被损坏的半球(单侧还是双侧),以及评估的对象效果

    (是特定功能还是一般智力)。父母的适应

    就像婴儿必须适应外部世界(例如父母)一样,父母也必须适应他

    们的新生儿。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充满喜悦的阶段;但是很多成人也

    会经历各种压力,尤其是面对第一胎的时候。压力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

    几种(Sollie和Miller,1980)。

    1. 体力吃紧。无法连贯地睡眠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照料一个几乎

    无法自理的小生命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都能使人感到疲惫,当成人必须

    将照料婴儿的任务融入到继续进行的日常生活之中的时候尤其如此。

    2. 情感投入。新生儿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可能是家长此时的第一感

    受。尽管如此,知道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依赖于自己这一点仍可能比

    体力消耗更令人紧张。

    3. 其他活动的限制。孩子的依赖意味着家长必须采取可能影响其工

    作和休闲的新的生活方式。母亲也许不得不放弃工作,从而对家庭经济

    造成影响;父母参与外界活动的机会可能减少;总的来说,家长的日常

    生活范围会比以前窄。

    4. 婚姻关系紧张。尽管很多时候小孩的出生会拉近父母间的距离,但有的时候它却会至少暂时造成婚姻关系恶化。过去的两人世界如今变

    成了三人世界,嫉妒、性关系的波动,以及这些所产生的压力感都能造

    成夫妻间亲近感的流失。

    5. 向父母的角色的过渡中,不同夫妻的结果迥异(Heinicke,2002)。造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很多:家长的年龄和成熟度,他们与自

    己的家长的关系,他们的社会支持,生育前的婚姻满意程度,以及母亲可能经历的产后抑郁等(见专栏3.6)。婴儿自身也应当被看做影响父

    母的角色过渡的因素之一。无论是由于先天的情绪特性,早产、疾患还

    是残疾,“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不仅会经历更为艰难的过渡,而且在婚姻

    关系较脆弱的时候可能就此分手(Putnam, Sanson和Rothbart,2002)。

    专栏3.6

    产后抑郁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无论婴儿的降生给母亲带来了多少愉悦,产后忧郁是一种常见反

    应。超过半数的母亲在产后几天有情绪低落和“想放手不管”的经历。

    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都是短时间的,可能与疲劳有关。但是,有

    约10%~15%的产后抑郁持续时间更长也较为严重。

    这些女性表现出抑郁症的所有征状:无助和绝望感,莫名的焦

    虑,持续的情绪低落,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不安等。多数时

    候,这些症状在婴儿出生后8~10周逐渐消失;大约1%到2%的案例

    中,它们会持续到一年以上,而且可能表现为精神紊乱。总的来说,产后紊乱常见于意外怀孕,缺乏伴侣支持,以及在近期经历了诸如失

    业或关系密切的人去世之类的重大变故的母亲。这些都只是外在因

    素,产后抑郁的原因尚不清楚,尽管它可能与生产后母亲身体向通常

    状态回归所导致的荷尔蒙变化有关。

    产后抑郁对子女的影响如何?鉴于以上提到的抑郁症状,可以料

    想这样的母亲-子女关系常会出现波折(综述见于Cummings和

    Davies,1994;Radke-Yarrow,1998)。婴儿期的观察表明,母亲可

    能会心不在焉:她多为沉默寡言,对婴儿的状态反应冷淡,对婴儿的信号缺乏回应,缺乏情感的温暖,甚至有时会凸现敌意。婴儿对此的

    反应犹如抑郁母亲的镜像一般:它们会越来越少笑而多哭,孤僻而缺

    乏活力,并对环境和游戏缺乏兴趣。他们表现出的情绪常常消极(如

    愤怒和哀伤)多于积极(如喜悦和兴趣)。即使是与他人(非母亲)

    在一起时,也可能表现出这些情绪,说明他们可能面临发展一种扭曲

    的社会交往的危险。

    对儿童的追踪研究,如默里及其同事所进行的(包括Murray,Hipwell, Cooper, Stein和Cooper,1996;Murray, Sinclair, Cooper,Ducournau, Turner和Stein,1999;Sinclair和Murray,1998)研究发

    现,即使母亲的抑郁历时不超过数月,儿童发育的某些方面也可能受

    到的影响是长期的。这些影响多见于男孩儿(一般来说年幼的男孩儿

    比女孩儿更容易受到生理和心理压力的影响),而且更常见于社会情

    绪方面而不是认知方面的发育。通过对幼儿1到2岁时日常生活的观

    察,默里发现与那些母亲未经历产后忧郁的儿童相比,产后忧郁的母

    亲的子女出现行为问题以及与母亲形成不安全依恋的几率较高。他们

    到了5岁时,对母亲的反应有所降低,破坏性行为增多,并倾向于机

    械运动,而不是更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并且,老师也报告说这些

    儿童往往显得更不成熟,更容易多动和分心。但在别的方面,他们与

    比较组的儿童无异。例如,他们与伙伴和老师的关系与其他5岁的小

    孩儿一样。尽管别的某些研究者称在这类儿童中发现认知障碍。默里

    在她的研究样本中并未发现。

    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产后抑郁,即使它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614KB,4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