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薏苡附子败酱散
编号:10249223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用青霉素治疗肾脓肿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兰洪英 薛秀荣 林淑芬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635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717(1999)0602490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脓肿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29岁。主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伴有发热,体温38.0~38.5 ℃,头痛,身痛,初始诊断为“感冒”。服用速效感冒胶囊和抗生素。病情稍好转,但腰痛不减。2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反复发热(体温38.4~39.0 ℃),腰痛更加严重,并撑胀作痛,叩痛明显,并有脓尿排出,但无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到某医院诊治,查尿常规:蛋白(+)、脓球(++++)。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4×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肾脏B超检查:右肾体积增大,于中上极部位可见一个5.8 cm×5.0 cm的肿块,边界欠清。提示右肾脓肿。决定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问题拒绝手术治疗,而来本院就诊 。服中药保守治疗。查体:痛苦面容,消瘦神疲,面色萎黄,右侧肾区饱满、有压痛,体温38.2 ℃,脉搏108次/min。脉细数无力,舌质淡红、舌苔腻。西医诊断肾脓肿,属中医“内痈”。

    中医辨证:发病1个月,病程较长,久病伤正,正气损伤,正不胜邪,故热势必高,脉数无力,证属虚实夹杂。治当扶正祛邪,给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以益气托毒排脓消肿。药用:薏苡仁30 g,附子10 g,败酱草30 g,黄芪30 g,杜仲15 g,牛膝15 g,川断15 g,泽泻15 g,茅根30 g,赤芍15 g。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给青霉素80×104 U肌注,每日3次。用药10日后热退,腰痛明显减轻,精神好,食欲好,停用青霉素,中药原方再进10剂,腰痛消失,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脓细胞(+)。原方减川断、附子再进7剂,复查肾脏B超示:肾脏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可。

    2 体会

    肾脓肿临床少见,西医多手术治疗。中医辨证属内痈。笔者启发于张仲景治疗肠痈之法:“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此方虽为肠痈所设,但肾脓肿属内痈,同属下焦,故笔者大胆设想用之。所不同之处,肾西医属泌尿系,中医肾主水,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加茅根、泽泻利水,使邪从尿排出;杜仲、川断以补肾扶正;牛膝、赤芍活血消肿、祛瘀生新;黄芪益气托毒排脓。诸药相辅相成使邪气祛,正气复而病愈。

    作者简介:兰洪英,女,54岁,副主任医师。

    (收稿日期:19981022

    修回日期:19990224),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薏苡附子败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