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
编号:11349016
痛经如何辨证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5期
     江春 福建省连城县

    痛经是妇女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腰骶部疼痛,这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治疗上,西药多服止痛药,也可在医生或有经验的药师指导下使用内分泌激素如雌激素乙烯雌酚或孕激素黄体酮等。中药治疗该病经验丰富,有较好疗效,但要辨证论治,现分述如下:

    气滞血瘀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月经量少,淋漓不畅,经血色紫有块,块下痛减。胸胁胀满,两乳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沉弦或沉涩。可服用元胡止痛片、益母草膏、云南白药等;也可用益母草30~60g,煎汤,加红糖适量内服。

    寒凝气滞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行不畅,色淡或暗,畏寒肢冷,便溏。舌边紫,苔白润,脉沉紧。可服用艾附暧宫丸、益坤丸;还可用生姜9~15g或艾叶9g煎汤,加红糖适量内服。

    湿热蘊结

    经前小腹胀痛,经期灼热疼痛、拒按,或伴腰骶部胀痛。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有热感,或有低热起伏,或有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数。可服用清热调血汤: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生地12g,黄连6g,香附6g,桃仁6g,红花6g,败酱草9g,延胡索10g,丹皮6g。

    气血虚弱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或伴下坠感,喜按。月经量少,面色苍白或萎黃,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质淡,脉象虚细。可服用乌鸡白凤丸,十全大补丸等;也可服用当归6g,黄芪30g,水煎服,或汤剂八珍汤:党参9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当归9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2g。

    肝肾亏虚

    经后小腹作痛,喜按。经量淡且少,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脉沉细。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调肝汤:山药10g,阿胶12g,当归9g,白芍9g,山茱萸6g,巴戟天9g,甘草6g。,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