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18472
欠发达地区推行“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72期
     在日前召开的安徽省阜阳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阜阳市委和阜阳市卫生局分别就该市推行“新农合”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受到与会的政协委员的重视。

    安徽省阜阳市位于皖西北,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有900多万人口,但农民占85%以上,去年才有一个县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新农合”试点县,并于今年初开始实施。据记者了解,由于农民的支付能力差等原因,欠发达地区在推行“新农合”过程中,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宣传不深入,农民不主动。目前,“新农合”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主要靠乡、村基层干部和乡镇卫生院人员,他们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决定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办成和巩固。但有些乡镇领导对此工作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大,主要表现为启动时宣传声势浩大,启动后不能持续宣传。甚至少数乡镇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认识模糊,片面认为是卫生部门的事,只要靠行政命令完成筹资即可,从而使少数农民产生抵触情绪而不主动参与。
, http://www.100md.com
    2.补偿受益低,眼前利益小。因“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原则,参合农民门诊费用无论多少都不能报销,没有眼前利益,困难家庭“小病拖”依然存在。调查显示,安徽省“新农合”补偿受益面不到2.5%,其实际补偿比例在30%以下,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势必影响农民筹资参合的积极性。

    3.人员设施少,管理效率低。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该市颖上县参合对象有99万多人,县“新农合”中心只有10个编制,目前到位7人,均是从县直卫生部门调剂过来的,且缺少懂财务、药剂、微机的专业人员,无办公车辆,与城镇医保机构相比,其工作对象和编制人数形成强烈反差,尤其是定点医院的结账报销员大多为兼职,日常工作难以落实。到目前为止,该县“新农合”机构办公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基本是从乡镇卫生院支出,日久势必影响其积极性。而且由于该县应参合农民基数大,资料多,县管理中心与定点医疗机构计算机网络却不能进行适时连接,给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带来不便,增加了管理和操作的难度,工作效率低下。而负责参合农民费用收缴的专管员队伍,大都是从乡镇农经站或财政所抽调的临时或兼职人员,又缺乏必要的办公经费和设备,所以台帐不能及时上报,票据不能及时清理,不仅效率低,还存在着各种隐患。
, 百拇医药
    4.配套改革慢,迟滞原因多。实施“新农合”应由政府牵头,卫生、财政、农业等部门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卫生部门唱独角,其他部门积极性不高,如在配套经费上,就需要卫生部门经常向财政部门催讨。按农村卫生院改革要求,卫生院人、财、物三权上划给卫生局,但在该市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政府下发了文件,编委给了编制,但财政不给钱,乡镇卫生院上划在该市只是停留在纸上。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村卫生室基本上还是乡村医生自己在家里办,布局不合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农民患大病和特困家庭仅靠合作医疗补助难以根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农村药品陪送网还没有建立,城乡之间、乡镇之间药价混乱;农村药价虚高,非法诊所泛滥,恶性竞争等都不同程度的对定点医疗机构产生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1.广泛动员,持续宣传。熟悉“新农合”的政策、作用和意义是广大农民参加“新农合”前提和基础,开展“新农合”,宣传要到位,一是工作人员要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领,清楚“新农合”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大病救治,防止因病返贫,而不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二是宣传不仅面向农民,还要面向涉及“新农合”的领导、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三是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同时,要帮助农民消除参加新农合的顾虑,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应该知道的报销程序、转诊程序、报销比例、不报销的诊疗项目、不报销的药品要进行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交代,接受群众监督;还要通过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因病致贫现象和参合后得以缓解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 http://www.100md.com
    2.改善条件,强化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量大面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为这一工作创造条件,搞好服务。不仅要保证开展新农合工作的办公和交通设施齐全,还应当将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增加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要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取信于民。

    3.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改造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中央财政将增加42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对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资金,铺村级卫生室这个网底,修乡镇卫生院这个枢纽,补县级医院这个中心,大力兴建农村医疗卫生网,不断加强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建设,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整合医疗资源,确保“新农合”高效运转。

    4.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推进“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财政部门负责中央、省、市三级新农合配套经费落实;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统一的工作机构。此外,各地党政一把手都要把新农合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亲自协调,务求实效。

    5.政策支持,配套跟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农村卫生改革的及时跟进,配套支持。如认真及时的实行乡镇卫生院上划,由县卫生局人、财、物统管;县级财政要将乡镇卫生院上划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乡村医生对新农合的支持非常重要,要把村卫生室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业务用房、补贴费用等方面给予照顾,并努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商、税务等部门也要依法行政,合理扶持村卫生室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居民大病救助制度、实施农村药品配送网络建设、整顿规范药品市场、打击非法行医等,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障,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百拇医药(姜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