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0539962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8日
     一、心理健康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的标准,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来分析,并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

    2、情绪健康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同时,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标准是:行动得到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心理健康的人总是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活动;在遇到问题时能经过考虑而采取果断决定;善于克制自己的激情。

    4、人格完整

    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志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既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6、必与社会协调一致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的关系,能对社会现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观念、动机、行为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自己的愿望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能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84 字符